分享

一个人最顶级的自律:藏言

 爱智慧的石头 2021-12-20


古人云:“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就是说:“君主如果不能保守秘密,就容易失去臣子的拥护;臣子如果不能保守秘密,就容易失去生命。”
有时候,我们把“巧言”当成一种难得的能力;其实,一个人最了不起的能力,是知而不言。

01

藏其言,不论人长短

有的人,总是热衷于谈论“东家长,李家短。”
如此行为,可能解一时之闷,但是,这样做,既容易伤害别人,也容易伤害到自己。
为何这么说呢?
有的事情,在旁人看来,只是能用来聊以解闷罢了;但是,这议论,却容易对当事人造成困扰。
毕竟,没有谁,喜欢别人在背后,对自己说长论短。

有的人,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听风就是雨,甚至道听途说还不算,还要添油加醋的去传播。
如此做法,便会让本来简简单单的事情,变得复杂;让本来清清白白的人,变得污浊。
造成这样的结果,便是在积累“恶行为”了。
恶行,不一定是做了什么事情,言语的力量,有时候,比行为的力量,更有威力。
当然,我们也不能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
只是对于别人的一些“私事”,一些无关“是非”的小事,少一点“插足”、少一点“议论”,避免对其造成困扰。
有时候,保持沉默,是一份善良。既善待了别人,也让自己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02

藏其言,话说三分

有人说:“距离产生美。”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是来源于走得太近了。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一切,都和盘托出,在自己看来,这是在表明自己的“诚心”,可是,却让对方在看得一清二楚的同时,没有了接触的欲望。
人与人之间,还是需要保持一点神秘感,保留一份余地的。

古人云:“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一个人,越是赤诚,就越容易“全抛一片心”,对身边的人没有半点防备。
结果,却让一些心术不正的人钻了空子,后悔莫及。
很多时候,伤害我们最深的,往往是与我们关系亲密的人。
因为他们最清楚我们的“七寸”在哪里。
所以,真正明智的人,即使是面对关系亲密的人,也不会“全抛一片心”,不会把自己的“把柄”全部暴露出来,而是一定会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来走。


03

藏其言,知而不言

一次,有人对孔子说:“冉雍这个人,虽然有仁德,但是他不善言辞。”
孔子却说:“何必一定要善于言辞呢?强词夺理地与人争辩,会经常惹人憎恶。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巧言善辩又有何用呢?”
一个人,有辩才,并不算真正的聪明,真正的聪明,是知道,自己的辩才,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该藏。
事实上,一个人的辩才,在大多数时候,是没有必要显露的。
为何?

与人争辩,争一时之输赢,即使争赢了,也会被人憎恶,这便是贪图虚名而招惹麻烦了。
杨修的祸患,就是太热衷于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仅看破了一切,还偏偏要把一切都说破,结果,终于让曹操忍无可忍。
其实,所谓“人外有人”,自己看破的时候,焉知别人没有看破呢?也许别人是明哲保身,装糊涂罢了,自己又何必当那个“出头的椽子”呢?
老子说:“大智若愚。”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会隐藏起自己的锋芒,来避免招惹无谓的麻烦,所以,他们能够安稳处事;
而只有一点小聪明的人,竭力的想要去炫耀自己的才华,却往往遭人嫉恨,难以走得长远。
所谓“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懂得适时的“藏其言”,是一份智慧,更是一份自律。
共勉。

关注石头,与你一起读书、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