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榕宝轩2021秋拍 | 石情悠然 —— 寿山石雕珍品专场

 石道手工艺 2021-12-20

福建榕宝轩2021秋拍“石情悠然—寿山石雕珍品专场”于12月11日正式开启,将于12月22在福州悦华酒店一楼华庭A厅举槌。本次拍卖会共103件拍品,汇集了郭懋介、郭功森、林发述、林亨云、冯久和、陈达、林飞等近现代雕刻名家和陈武、邱雁芳等当代新秀之作,以飨诸位藏家。

循着本次寿山石雕珍品专场的部分拍品,我们对于寿山石雕半个世纪以来的师承脉络和在时代浪潮中独立成长起来的各大派系或许可以增添某些清晰可感的新认知。

自成一家

清末同光年间,林谦培将平生所学悉数传其高足弟子林元珠。后经林元珠广泛传艺授徒,从而开创著名的“东门”流派。

此后,“东门派”薪火相续,名家迭起。

在不断延续的流派传人中,也有师法西门薄意,进而东西合璧,自成一家者,如郭懋介。

他年少时就拜“东门派”林友竹为师,后因时世动荡,暂时避乱南平。在南平期间,以刻章为生,也因此结识了沈觐寿、潘主兰、郑乃珖、高拜石等金石画家,受益良多,在传统艺术上得以上升至另一重境界。

退休后,郭懋介重新踏入寿山石雕这片天地。

随着技艺的日臻纯熟和个人风格的逐步确立,他的声名便传了开来。

本次专场郭懋介的作品共四件,分别是芙蓉石《三进履摆件》、水洞高山石《刘海戏金蟾》、鹿目石《松下问童子摆件》和《人物五件套摆件》。

LOT88

郭懋介 水洞高山石 刘海戏金蟾 印章

3.7×3.7×16cm

RMB  950,000-1300,000

其中,水洞高山石《刘海戏金蟾》是预展现场的热门。这件作于千禧年初秋的印钮作品,可以看作是郭懋介晚期风格的代表,稳健朴茂却不失灵动,自有一种不激不厉的隽逸之气。

崛起于九十年代的“郭家工”,向来是拍卖场上的焦点,郭氏一门作品一直为藏家所珍视。

关于“郭家工”的奠基人郭功森,方宗珪曾评价道:“从他所走过的艺术创作道路和成长历程中,可以看到寿山石雕半个世纪以来发展的缩影。”

LOT43

郭功森 汶洋石 古兽钮章

3.5×3.5×10cm

RMB 50,000-90,000

师承多派、融汇古今的郭功森很早就开始引领传统印钮审美复兴,但他不是一味地求古,而是在追求高古气韵的同时,结合现代审美理念,与古为徒,与古为新。在作品风格与气息上,郭氏父子在一脉相承的共性中又存有一些差异,郭功森侧重于写实,郭祥雄偏向典雅,郭祥忍则是在圆融中寓刚劲,灵巧而不失气魄。

LOT45

郭祥雄 荔枝洞石 兽钮方章

2.8×2.8×6cm

RMB  190,000-250,000

LOT52

郭祥忍 善伯洞石 龙腾鱼跃水洗

13×11.3×7cm

RMB 1100,000-1900,000

本次上拍“郭家工”作品共十件,包括郭功森汶洋石《古兽钮章》、郭祥雄荔枝洞石《兽钮方章》等。其中,郭祥忍的善伯洞石《龙腾鱼跃水洗》是此次秋拍的重头戏,这件作品于沉着中见灵动,于雄俊中见秀逸,螭虎的力量感与鲤鱼的动态感形成对比,流畅多姿,不落俗套,尽显“郭家工”风神。此外,郭祥忍的另外几件作品如水洞高山石《如意貔貅方章》、水洞高山石《兽钮方章》、芙蓉石《如意赐福摆件》等也是热门拍品。

LOT53

郭祥忍 水洞高山石 如意貔貅方章

3.8×3.8×10.6cm

RMB  580,000-680,000

LOT51

郭祥忍 芙蓉石 如意赐福摆件

14.5×3.3×5cm

RMB 410,000-500,000

LOT54

郭祥忍 水洞高山石 兽钮方章

4.2×4.2×7.3cm

RMB 480,000-580,000

LOT71

冯志杰 至尊田黄把玩 双狮戏球

121g

RMB  6600,000-9000,000

至尊田黄把玩《双狮戏球》是本次专场的重磅拍品,这件121克的田黄把玩珍品出自“石癫”冯志杰之手,是其巅峰之作。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冯志杰便开始专攻田黄圆雕,此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其圆雕田黄古兽作品,大多气象华贵,风神绝佳,此件《双狮戏球》正是其古兽题材的代表作之一。

西门薄意

始于清朝末年的另一大门派是“西门派”,也被称作“薄意派”。

清末名匠林清卿开创了西门薄意的新境界,成为“西门派”一代巨擘,世人称他为“西门清”。

LOT85

王雷霆 三色旗降石 对章

1.7×1.7×8.3cm

RMB  90,000-130,000

幼承家学的王雷霆,早先学习木雕,后在陈寿柏的图章店与林清卿相识,得其指点,技艺大增,遂成为林清卿之后“西门薄意”的代表人物。西门派薄意“重典雅、工精微、近画理”,王雷霆作品在整体上延续了这一特点,但在细微处又有别于清卿,风格偏于整饬,如本次专场王雷霆三色旗降石《对章》,用刀匀整平直,线条简洁,整作古质异常,但也见清雅之气。

因家学渊源,林其俤之子林文举自幼便与寿山石雕这门传统艺术结缘,专攻薄意。作为当代薄意的领军人物,林文举的薄意雕刻糅合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取法古代书画的笔意、构图和布局等,并擅长化用诗文之境,风格超逸高远,古朴雅致。

LOT74

林文举 田黄石 喜上眉梢摆件

107g

RMB 2600,000-3000,000

本次秋拍有两件林文举作品,分别是田黄石《喜上眉梢摆件》和田黄石《竹林笑傲图摆件》。其中,田黄石《喜上眉梢摆件》热度更甚。此件薄意作品随石形构图,表面刻有梅竹报喜之景,整作典雅而有古意,刀法高妙,极具神韵,加之田黄石石质细腻,温润通灵,系藏家珍视之宝。

林氏与学院派

谈及半个世纪以来在石雕圈内开启全新风气的成熟流派,林氏父子自然是绕不开的。父子三人在作品题材和风格上各有不同,林亨云擅刻熊雕,林飞钟情于女性题材创作,林东则多以诙谐手法雕刻人物。
作为石雕世家的传人及“学院派”的代表人物,林飞一直行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他将西方雕塑的艺术语言融入传统寿山石雕技艺中,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他人的革新之路。

LOT22

林飞 旗降石 贵妃醉酒摆件

20×8×25cm

RMB  300,000-390,000

LOT23

林飞 善伯洞石 蚌女摆件

14.5×10.5×7.5cm

RMB 80,000-130,000

本次秋拍共有两件林飞作品,分别是旗降石《贵妃醉酒摆件》和善伯洞石《蚌女摆件》。其中,《贵妃醉酒摆件》取材于传统经典剧目,融古代仕女图的神韵和西方人体雕塑之美于一体,别有一番风姿,兼之此旗降石质地凝脂温润,更显贵妃曼妙动人。《蚌女摆件》以其一贯的裸女题材风格,刻画了神女以海蚌为居的原始信仰与美感,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除林飞外,寿山石雕“学院派”的代表人物还包括陈文斌、林东、黄丽娟等。本次专场中,也有他们的部分作品,如陈文斌的旗降石《济公摆件》、林东的荔枝洞石《人物摆件》和黄丽娟的芙蓉石《惠安风情摆件》等。

文人雅致

习惯将自己定义为传统艺术家的陈达是当代寿山石雕界特别的存在,颇具文人风骨。他曾师从谢义耕、陈子奋、潘主兰先生研习书画与篆刻,又随冯力远先生学习竹刻,在传统艺术上造诣尤深。早年间的这些积累,后都被他自然地融于石刻创作中,其作品金石味和书画气甚浓,透着东方美学独有的诗意与浪漫。

LOT50

陈达 水洞高山石 海天辉映摆件

10.5×2.8×6cm

RMB  390,000-600,000

本次秋拍的水洞高山石《海天辉映摆件》在一众拍品中风格独具,一眼望去便知是出自陈达之手。此水洞高山石摆件以薄意法刻海浪纹,淡淡数笔,将万千气象纳于方寸。洁白莹澈的底色上现波涛万顷,与上部的天然巧色相映衬,大面积的留白上刀刻款识 “海天辉映,陈达刻”,深得文人画之理,造空灵古雅之境。

如今,陈达学生们承其文脉而成为当代石雕圈里具有文人式情怀的新生代。

LOT14

陈武 荔枝洞石 兰花薄意摆件

2.8×2.8×9.5cm

RMB 120,000-170,000

LOT75

邱雁芳 芙蓉石 一路连科摆件

7×0.7×9.3cm

RMB 200,000-280,000

本专场有五件作品来自陈达学生,分别是陈武的荔枝洞石《兰花薄意印章》和芙蓉石《薄意印章》、邱雁芳的芙蓉石《一路连科摆件》和芙蓉石《柿柿如意方章》、林云曦的水洞高山石《祥云日字章》,这些作品清雅隽逸,透着陈达一脉独有的文人审美。

LOT49

陈达字 郑颖艺刻 汶洋石 如意龙牌 雅玩

4.6×1.6×7.5cm

RMB  150,000-180,000

LOT69

陈达题字 郑颖艺刻 汶洋石 青溪赤龙图摆件

6.3×1.4×13.6cm

RMB  220,000-280,000

另外还有两件由陈达题字的郑颖艺雅玩和摆件作品,也都蕴藏古意。其中,一件是汶洋石《如意龙牌雅玩》,这件作品一面以巧色刻蛟龙之形,气势雄浑,另一面则以陈达“砂地阳文”技法作甲骨文,在粗粝的“砂地”上镌刻诗句,加之以深受文人雅士喜爱的汶洋石为材,使整作更添古朴雅逸的金石味与书卷气。另一件《青溪赤龙图摆件》以画入石,与陈达题字的篆籀气息浑然一体,文气尽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