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女房东不收八路军房租,周恩来:把租金定高高的是为了保护你

 lixj1028 2021-12-20

1985年4月14日,81岁的邓颖超回到了阔别几十年的红岩村,受到了当地同志和群众的热切欢迎。

邓大姐跟随陪同的同志,一步步慢慢走在红岩村的土地上,欣赏着红岩村的一草一木。当来到红岩主人饶国模的故居前,看到那介绍饶国模的说明牌时,邓大姐罕见地微微动怒:“你们怎么能够这么简单地介绍刘太太?当年那么困难的时候,是刘太太一直支持着我们。要是没有她,哪里来的红岩哟!”

文章图片1

随后,邓大姐在祭奠战友、亲人时,还特地去了一趟饶国模的墓地,亲自给她献了一束鲜花,还招呼周围陪同人员:“大家一起来向刘太太致敬。”

为什么一会儿“刘太太”,一会儿“饶国模”?这两个名字代表的是同一个人吗?是同一个。只不过这饶国模为何会是“红岩主人”?邓颖超还说“没有她,哪里来的红岩哟!”呢?

其实,饶国模在老一辈革命家中的知名度很高。

周恩来都说过:“欢迎饶国模同志参加到我们党的队伍里来!”连董必武都写诗说:“八载成功大后方,红岩托足少栖惶。”邓小平甚至还在西南人民革命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向大家介绍饶国模:“这就是红岩村的革命妈妈”。

本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革命妈妈”饶国模。

饶国模,1895年出生于四川省大足县的农村,不过,她比很多人好的是饶家家境可以。饶家祖上就都是读书人,在旧书籍、新书籍的交互影响下,可以说,饶家算是一个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家庭。

饶树奇和夫人雷氏育有三子一女,“国栋”、“国梁”、“国模”、“国材”的名字就寄予了饶树奇和夫人对儿女们的殷切希望,从排名就能看出,饶国模排行第三。

也许饶家人的血液中就流淌着革命的基因,饶国模的大哥饶国栋就是老同盟会员。饶国模的侄女饶友瑚1936年加入了共产党,饶国模的三个子女,均加入了共产党,当然,这是后话了。

饶国模的二哥饶国梁,结婚才三天,就踏上了革命的道路,从此,饶国模再也没有听到过二哥的消息。

直到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失败一事传开,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名单,出现在人们眼前。饶国模才知道二哥做了什么。

年仅16岁的饶国模,得知二哥饶国梁的死讯后,躲在屋里哭了半宿,她不明白:二哥才二十岁啊,为何如今这世道还是这般黑暗。原以为先贤们舍生取义的行为会唤醒国民。没想到,这次连哥哥都踏上了这条“以生命唤醒民智”的不归路。

二哥可以为国、为革命献出生命,我也可以。

1912年,擦干眼泪、立志向二哥学习的饶国模,考入了成都益州女子师范学校,还加入了由同盟会改组建立的国民党。不过,一年后,饶国模就脱离了这个组织——因为反袁运动失败,四川的国民党被迫解体。

在热衷于女权运动的校长(益州女子师范学校崔觉民)的影响下,饶国模在不同时期都非常热衷于女权运动:大革命时期,饶国模就参与过“重庆各界妇女联合会”;抗日战争爆发初期,饶国模就参与过“重庆妇女慰劳会”。

很多人以为,饶国模是在八路军办事处住进红岩时,开始接触中共党员的,其实,由于工作需要,饶国模很早就接触了中共党员。在与这些共产党人士和进步人士交流中,饶国模逐渐生出对共产党的好感。

文章图片2

在成都益州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期间,性格爽朗、思想进步的饶国模深受男生的欢迎,最终,就读于成都高等工业专科学校的刘国华突破封建媒妁父母的旧习俗,抱得美人归。

1915年,二人毕业后就结婚了。饶国模抱着教育救国的梦想,先后在威远、铜梁等地方小学任教。

1922年,刘国华因公调到重庆工作,饶国模也随着丈夫来到了这片红色土地,开始了她一生最重要的阶段。

不愿在家“享清福”的饶国模和朋友,先后投资过小煤窑、还创办了“三友实业社”。经过八年时间的辛苦打拼,饶国模积累起一笔不小的财富。

1930年,从“教育救国”变到“实业救国”理想的饶国模,用这笔钱财在重庆西北处的郊区买下了三百多亩荒地,办起了“大有农场”,辛辛苦苦经营,建起了一处“私人花园”。

没错,就是在红岩嘴。

当时,买下这片荒地的饶国模绝对想不到,日后这片土地为中共带来了多少便利。

在经营农场期间,饶国模与丈夫刘国华的矛盾越来越深,饶国模越来越看不惯丈夫那一副在官场中对上阿谀奉承、对下趾高气昂的样子(其实,最主要的是刘国华想纳二房),毅然选择了分居,带领孩子们住进了红岩,还盖了栋小楼。

在这样一个时刻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母亲身边,饶国模的三个子女刘纯化、刘参化、刘圣化都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时间一转,日军入侵,抗日战争爆发。为了躲避日军空袭,在周恩来的指示下,中共中央南方局迁往重庆,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一起工作。

但是,来了这么多人、新设备,原先的地方住不下啊;市区太拥挤了,容易成为日军空袭的目标。他们不得不开始在郊区寻找新的办公地点。

为此,川东特委书记廖志高、办事处的钱之光、周怡等人奔跑了多日,最终物色到了几处“好地方”,其中,廖志高最喜欢的就是红岩嘴的“大有农场”。

而当周恩来看到廖志高提交上来的报告中,有“饶国模系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妹妹,且三个子女均已加入共产党”时,毫不犹豫就敲定了:租用红嘴岩的“大有农场”。

可以说:历史选择了共产党,共产党选择了饶国模,饶国模支持了革命。

文章图片3

那天,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处长钱之光、副处长周怡特地乘车前往大有农场,拜访饶国模。当饶国模得知几人来意时,非常激动地说:

“欢迎!欢迎啊!我是天天想找共产党却找不到;没想到今天你们居然自己来了。我真是有说不出来的高兴啊!有什么需求尽管告诉我!我一定尽最大努力帮到!”

双方达成了口头协议:饶国模负责建造房屋等事宜,八路军办事处负责出资3000元作为建造费用。房屋建成后,办事处可以无条件使用三年。三年过后,按照当地市价向饶国模支付租金。

说干就干,饶国模迅速从老家找来一批建筑工人,购齐材料、选定地方后,开工了。1939年8月,在饶国模不断地监督、督促下,一座欧式建筑风格的三层大楼拔地而起(一楼给八路军办事处的人用,二楼住了南方局机关及其领导人,三楼则是机要科和秘密电台所在)。房子建好了,该签订正式的租房合同了。

这时,出了个岔子:饶国模不肯收下这“三千元”的建房款。钱之光无奈只能回去将此事告诉周恩来。周恩来立刻让钱之光、周怡等人再拟定一份租房合同,自己则带上合同和钱亲自前往红岩嘴。

周恩来说:刘太太对我们的心意,同志们都是看在眼里的。但是,这钱你必须收下;这合同,咱们也是必须签订的。党虽然经费困难,可是我们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时刻提醒我们:不能拿老百姓的财产,借用老百姓的东西,必须要付钱,您不收钱是在为难我们啊

周恩来继续对饶国模说:最重要的就是,签订租房合同是为了保障您的安全,要是没有这份合同,指不定就会有人给您扣上“通共”的帽子。所以,为了您的安全,咱们不仅要签订这份合同,还要登报公之于众;把租金定得高高的,让他们以为你租房子给我们,完全是看在钱的份上。

饶国模这才明白周恩来的良苦用心,签订了合同,收下了这笔建房款。饶国模这个重庆女房东,不肯收八路军的租金,也是对革命的一种支持,周恩来让她提高租金,更是对人民的一种保护。

从这一刻开始,饶国模就成为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十八路集团军驻渝办事处的房东。三年期满后,饶国模再也没收过办事处的一分钱,反而时时为办事处的同志们提供帮助。

文章图片4

这栋不受国民党欢迎的房子,后来被编为红岩嘴13号。

得益于二哥饶国梁“民国开国烈士”的身份、大哥饶国栋“国民党政府官员”的地位以及那份公之于众的租房合同,没人敢对饶国模下毒手。

但红岩村外到处都是特务,“八办”的对面还有一栋国民党参政会大楼,旁边还有碉堡式岗楼时刻将机枪瞄准“八办”。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办事处和饶国模一家,就生活在国民党日夜监控下。

1940年秋天,好不容易被释放出来的周恩来的父亲周懋臣老先生,和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老妈妈,在地下党的安排下,来到了重庆。二老早年在国民党监狱内待过,在狱中备受国民党的压榨,身体变差,随着办事人员越来越多,红岩嘴的住房也越来越紧张。

饶国模便主动向周恩来提出:将两位老人接到自己那里去。“杨振德老妈妈”被安排到了自己小楼的二楼上,周懋臣老先生则被安排去了离办事处百米多远、安静、空气清新的一处宿舍进行更好的休养。

1940年11月,杨振德老妈妈不幸病逝,也是饶国模四处张罗,并把自己一处地皮(位于小龙坎福园寺)拨出来,安葬杨振德老妈妈。

1942年5、6月,周懋臣老先生、周恩来先后卧病在床,邓颖超既要处理公务,又要经常去医院照顾周恩来,还得在家里照顾周懋臣老先生,忙得真是不可开交。饶国模为了减少邓颖超的工作量,主动和家中女佣去照顾周懋臣老先生。

可是后来,周懋臣老先生不幸突发中风,抢救无效于7月10日病逝。周老先生的身后事也是饶国模一手操办的,也被安葬于小龙坎福园寺中。

后来,凡是同志们自己或是在重庆的亲人去世,都被葬在了小龙坎福园寺里。

文章图片5

毫不夸张地说,饶国模除了各位同志的“生”没有管到,“老病死”都管到了。对了,还有“看孩子”一事,也是考虑到了:砍掉梨树,自己掏钱建房子,找保姆给八路军的同志带孩子。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国民党不仅不给八路军发粮饷,还密令重庆的所有粮商,不得卖粮食给十八路集团军驻渝办事处的任何人,不管他们出多少高价。

其实,只要钱够多,资本就会铤而走险,哪里会在意你什么命令。但问题是:八路军没那么多经费啊。

在此危急时刻,饶国模挺身而出,连夜赶回老家,以农场需要为名,购买了几大车大米回来,解决了同志们的伙食问题。另一边,饶国模还专门从自家果园拨出几块地,让同志们种菜,自力更生改善伙食。

先前说“也许饶家人的血液中就流淌着革命的基因。”饶国模的二哥、三个子女、侄女都加入了共产党。那么,饶国模本人究竟有没有加入共产党呢?

在长期与共产党的交往中,饶国模本人也受到了党的潜移默化的教育。饶国模还不止一次向周围同志表达“想加入党”的愿望。可是,碍于饶国模大哥和她本人资本家的身份,同志们每次听到都只能打哈哈,糊弄过去。

终于有一天,饶国模忍不住了,直接找到周恩来,说:“周副主席,我就想知道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加入共产党?”周恩来立刻非常严肃地告诉饶国模:

“刘太太说的是哪里的话,你为同志们做的事,大家都看在眼里,我们早就已经把你看作是自己人了,你是同志们的好妈妈这一点毋庸置疑的。但是,入党这事还得缓一缓。你看现在的情况,国民党不好好抗日,整日盯着我们八路军,军统特务整日在外面游荡。其实,不入党对你来说才是最安全的。饶国模同志请放心,党一直相信你。欢迎饶国模同志以后参加到我们党的队伍里来!”

周恩来郑重其事的话语,给饶国模吃了一颗定心丸:共产党还是愿意接受我的,此后周恩来再也没叫饶国模为“刘太太”过,而是改称为“饶国模同志”的举动,也让饶国模深切感受到党对自己的信任。

文章图片6

1945年,毛主席亲自飞到延安参与重庆谈判的时候,还特地在红岩村设宴,以此来感谢饶国模对党的帮助。宴席上,周恩来向毛主席介绍:“饶国模的三个子女均是共产党员。有两个前不久去了延安。”毛主席闻言称赞道:“不错嘛!是一个革命家庭嘛!”

1948年,饶国模向中共重庆地下市委妇委书记胡其芬再次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很快,饶国模“入党”的请求被中共重庆市委常委李维嘉代表市委批准了。

可是,还没等胡其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饶国模就被捕了。

真是太可惜了,饶国模在去世前一直都不知道自己被批准加入共产党了。这段历史一直未得到证明。因此,饶国模在去世之前,还一直被当作党外民主人士来对待。

新中国成立后的不久,重庆还笼罩在国民党恐怖冷酷的统治之下。饶国模在地下党的帮助下,躲回老家直到1949年11月30日,重庆宣告解放,才又回到了重庆,还担任了西南军政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委员,又先后担任过重庆市人大代表、四川省人大代表。

1950年,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和其他在红岩村工作过的“村民”集体设宴,款待了这位在战争时期帮助过自己的老妈妈饶国模。

1950年7月1日,饶国模托人送了面锦旗到中共中央西南局,还特地写了封信:

“中共成立今届二十九周年,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全面胜利,全国人民无不鼓舞庆祝。我自愧对革命贡献甚少,恰逢西南解放后,第一次公开庆祝,我唯有将重庆市红岩村内全部地产:包括房屋两大栋、果园一处、地皮一千丈,全部献给政府,以此略表敬意,并作永久纪念。敬祈中共中央西南局允纳。”

文章图片7

简单来说,就是饶国模把自己辛苦经营的果园无偿送给了政府。

这块充满光荣历史的土地,被中共西南局欣然接受了,很快在这片土地上,“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成立了,革命的光辉以教育的方式被传承下去。

在西南人民革命大学的第一次开学典礼上,邓小平小心翼翼地将饶国模请上台,自豪地告诉台下的新生:“我们学校所在的土地是这位妈妈捐的,这位就是红岩村的革命妈妈!”

台下掌声雷动,饶国模的眼里也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195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提名下,饶国模成为了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妇女执委中的一员。1958年,饶国模期盼已久的“红岩革命纪念馆”修建完毕,并正式对外开放。爱国主义教育又多了一个重要的基地。

1960年,饶国模于北京病逝,葬于北京,墓碑上刻着“饶国模同志之墓”。直到20年后,中央特批,饶国模的墓才被迁往红岩,终于落土归根了。

文章图片8

一个房东,一处农场,一颗赤子之心,一心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在党困难的时候,饶国模无私且无畏地四处为党奔走,不仅支持党的工作,还处处为党内同志考虑,赡养老人、照顾孩童、负责身后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党降低负担、解忧排难。

也难怪邓颖超会说“如果没有饶国模,哪里来的红岩”。

谨以此文感谢“革命妈妈”饶国模为党贡献的全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