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6月,在植物园的药园,拍摄到一种紫色花儿的豆科植物,当时APP给出的答案是葫芦茶,于是查询葫芦茶的资料,可是认真比对后,才发现答案错误。资料只能一直搁在公众号里,等待葫芦茶的美照。 今天去草堂,遇见葫芦茶,收集了一年的的有关材料终于可以套上照片,我的花花世界就又多了一位花仙子。可去年拍摄的是什么?还是不能确定,只能继续等,等我的不断进步,希望能早日认出她来。住进我的花花世界。 葫芦茶:豆科,葫芦茶属灌木或亚灌木,又名:剃刀柄、虫草、金剑草、懒狗舌、牛虫草、百劳舌等,海外侨胞称”仙茶”, 我国产于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及云南。太平洋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和澳大利亚北部也有分布 生于荒地或山地林缘,路旁,花冠淡紫色或蓝紫色, 她味苦、涩,性凉。全株供药用,能清热解毒、健脾消食和利尿。 用于中暑烦渴,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病咳血,肾炎,小儿疳积,黄疸,泄泻,痢疾,风湿关节痛,钩虫病,疥疮。 觉得这治内伤咳的“方歌”挺顺口的也摘录下来:清热消积葫芦茶,食滞肚痛有渣拿,根头可治内伤咳,瘦肉同煎效不差。 除了药用,她的叶可以预防咸鱼生虫,将叶方在咸鱼腮部,则不生虫,有虫者自附于叶上,便于除去。 【2001《中国高等植物》 第7卷】茎直立,高1-2米。幼枝三棱形,棱上被疏短硬毛。仅具单小叶;叶柄长1-3厘米,两侧有宽翅,翅宽4-8毫米;小叶窄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8-1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或浅心形,上面无毛,下面中脉或侧脉疏被短柔毛,侧脉8-14对,不达叶缘。总状花序长15-30厘米,被贴伏丝状毛和小钩状毛;花2-3朵簇生于每节上。花萼长约3毫米,上部裂片先端微2裂或有时全缘;花冠淡紫或蓝紫色,长5-6毫米,旗瓣近圆形,翼瓣倒卵形,基部具耳,龙骨瓣镰刀形,弯曲,瓣柄与瓣片近等长;子房被毛,胚珠5-8。荚果长2-5厘米,宽约5毫米,全部密被黄或白色糙伏毛,腹缝线直,背缝线稍缢缩,有近方形荚节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