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前言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中国历代能工巧匠将自然资源与人工技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源远流长、异彩纷呈的织绣艺术。本展从馆藏数千件纺织品中,精心甄选明清时期代表性织绣品百余件套,涉及织物、成衣配饰和鉴赏品等三大类,分别由“丝彩织成”“华服美饰”“绣缂(刻)画意”三个单元加以陈列展示。 第一单元:丝彩织成 本单元由明代大藏经裱封与清代妆花缎匹料构成。明代帝王曾多次敕命刊刻大藏经,由于帝王虔诚礼佛,所以经书皆选用上等锦缎作为裱封,在明代织物存世较少的情况下,裱封成为研究明代织造的珍贵资料;本单元所展示的另一类妆花缎,为云锦的一个品种,云锦类别有:妆花、库锦、库缎、库金等几类,尤以妆花织造工艺最为复杂,以手工挖梭盘织,装金敷彩而成,成品逐花异色,极其华美。 蓝色花果纹天华锦裱封 明 长26厘米 宽14厘米 绿色杂宝云纹织金罗裱封 明 长37厘米 宽12.5厘米 蓝色缠枝花卉纹二色罗裱封 明 长36.8厘米 宽12.8厘米 蓝色缠枝莲龙纹妆花缎匹料 清 长686厘米 宽77厘米 蓝色缠枝莲凤纹妆花缎匹料 清 长820厘米 宽76厘米 第二单元:华服美饰 本单元主要由清代服装及配饰构成,服装有:氅衣、袄褂、裙、法袍、戏衣等;附饰有:云肩、挽袖、荷包、扇套等。透过华服与美饰,我们既能看到传统服饰裁剪之精,亦能了解各类绣法之美;更会赞叹古人技艺之高。 多子多福图 20世纪50-60年代 纵69厘米 横121厘米 各色素缎小云肩 清 长26.5厘米 宽26.5厘米 蓝色缎绣花卉纹云肩 清 长33厘米 宽27.5厘米 白色缎绣人物地景纹云肩 清 长78厘米 宽75厘米 婴戏图 20世纪50-60年代 纵74厘米 横48厘米 蓝色缎绣虎镇五毒纹肚兜 清 长60厘米 宽55厘米 绛色暗花绸绣郁罗萧台云鹤瑞兽纹法袍 清 身长140厘米 两袖通长178厘米 袖口74厘米 下摆宽85厘米 红色暗花芝麻纱绣人物地景纹鱼鳞裙 清 裙长98厘米 下摆宽72厘米 第三单元:绣缂(刻)画意 本单元以织绣书画为主,织绣书画以书法和绘画为描摹对象,是织绣与书画的结合,属织绣工艺中独特的门类。从制作技法上,可分为刺绣书画、缂(刻)丝书画、织锦书画三种。本单元侧重于前两者。刺绣书画依靠各种针法的使用,运针走线,融画意于绣品之中,缂(刻)丝书画在经线贯通的基础上,依靠各色纬线的交错变化, 以梭为笔,使物像得到呈现。本单元中既有花鸟山水、隐逸雅集、博古清供等题材,又有宝相庄严的佛像。 米色绫绣博古图四条屏 清 纵250厘米 横56厘米 缂(刻)丝无量寿尊佛图 清 乾隆 外尺寸:纵692厘米 横344厘米 内尺寸:纵434厘米 横280厘米 缂(刻)丝五伦图 明 纵163厘米 横161厘米 结语 星移斗转,经历数百年岁月长河的洗礼,这些织绣品已由当初华美贵重的实用之物,升华为反映工匠技艺与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奇巧高妙的织造工艺是民族智慧的结晶,美轮美奂的图案纹样是美好祈愿的寄讬。流连在这批精美古代织绣艺术品的长廊里,相信您一定会乐而忘忧,细细体会古人寓巧思于设计、夺造物之天工的织绣之美。 展厅欣赏 清华藏珍·丝绣华章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品展/织绣部分 展览时间 常设展 展览地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9号展厅 展览总策划 杜鹏飞 策 展 人 倪 葭 高文静 策展助理 安 夙 袁 旭 龙 云 高 宁 项目统筹 王晨雅 兰 钰 视觉统筹 王 鹏 视觉设计 杨 晖 英文校对 王 瑛 拍摄剪辑 肖 非 宣传推广 李 哲 刘垚梦 周辛欣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特别鸣谢 上海博物馆 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 北京艺术博物馆 天津王树村民间美术研究中心 天津义成永画店 张 杰 朱亚文 熊 瑛 马 颖 张玉英 胡 楠 林 玲 倪东侃 开馆时间 本馆实行限流预约参观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参观门票 清华师生:持校园卡可免普通门票和特展门票 社会观众:需购买20元普通门票或80元特展门票(含普展) (优惠政策详见官网) https://www.artmuseum./cgfw/wsgp/ 网上订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