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有感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1-12-21

2021-12-20 17:10

丘爸爸读书

#翻阅2021#这两年非常特殊,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所有人的生活为之改变。以前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无法静心阅读一本书,而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我也宅在家里认真阅读了《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这本书。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中华文化之美,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灿烂。在这里不仅有古代中医的医者仁心、孝敬之情,更有古代中医的勤奋好学以及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情怀。而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让我不禁感慨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是多么的强大!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融合了儒、释、道等几家思想,是世世代代中医人的劳动成果,也是几千年来中国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结晶。

儒家以忠孝立天下,孝敬父母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孝道贯穿中华社会的方方面面,不知有多少古代中医是怀着为父母治病的初衷而走上了学医的道路。李东垣因母亲病逝自己无能为力而立志苦学医术;朱丹溪因母亲重病寻医无路而刻苦研究《素问》;王孟英十四岁因父亲重病不起而钻研医学……

读了这些名医的故事,我的内心充满了敬意,也有对父母的愧疚。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长大,但是现在,我们又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呢?能不能在他们孤独寂寞的时候多陪陪他们?能不能在他们生病的时候侍奉左右?能不能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切勿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来后悔!

“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名医们高超的医术固然令人敬佩,他们高尚的仁德之心不是更让人为之折服吗?年老的朱丹溪为了早点到达病人家里,嘴里含着姜片彻夜在寒雾里赶路,在滂沱大雨中于崎岖的乡道上跌倒又爬起;缪希雍赶路一天一夜为患者治病,直到诊断开完药方才欣然入睡。正是医者的仁心,让他们心怀患者,即使前路崎岖也要毅然前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名医们何尝不是在自己的领域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燃烧着自己的热量?是医者的仁心,更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巨大勇气。李东垣苦思冥想两天两夜创立了普济消毒饮平息令人恐惧的瘟疫;王孟英凭一己之力,向当时世界上最可怕的瘟疫——霍乱宣战,从病魔手里抢救出无数的生命,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医者仁心,是如此令人动容。他们心怀天下苍生,救下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努力平息“战役”,更是勇挑社会责任的担当。有医如此,国之大幸!

优秀的传统美德总是一脉相承的。疫情无情,人有情。疫情期间,多少白衣天使,勇敢逆行,只为从病毒手中抢回更多人的生命?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勇担重任奔赴武汉,73岁的李兰娟院士领队日夜钻研新疫苗,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与时间拼速度……在这一个个逆行者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华民族在危难面前勇敢无惧的担当精神。而这种大国的担当精神又引领着我们不断前行,奋斗不息!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时时刻刻贯穿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做起,坚定文化自信,努力实现每个人的中国梦,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中华民族以优雅的形态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