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炜 近日,全国纺织行业第三批“中国纺织大工匠”名单出炉,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长丝部设备经理、新型纤维研究院副所长任怀林荣获“中国纺织大工匠”称号。 “我从事这个行业30多年,最信奉的一句话是'做技术工作要精益求精,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任怀林这样描述自己对“工匠精神”的感悟。面色有点黝黑的任怀林是内蒙古人,出生于1964年,1989年北京服装学院毕业后回到内蒙古,后几经辗转于2003年通过人才引进,进入恒力集团。任怀林一直在生产一线工作,从事涤纶生产成套设备的引进和设备管理工作,擅于对生产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在新技术、新工艺创新方面贡献突出,拥有30多年的纺织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经验,是企业长丝生产设备的“首席管家”。2016年,恒力集团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立了“任怀林技能大师工作室”。 提高设备维修精度,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 恒力化纤引进的纺丝设备使用过程中,确保性能不下降,不影响产品质量,任怀林和他的同事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让高端进口设备的性能一直保持在最优状态。提高设备的维修精度和预防性的维护保养尤其重要,其一,确保设备运行状态最佳,生产出的产品质量稳中提升,其二,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任工只要听一听、摸一摸,就能发现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任怀林的同事讲述了一个在普通人眼中很神奇的故事。 2015年的一天,任怀林在车间里巡检,路过一台机器时,他感觉这台机器运转的声音不对,立即通知值班班组把机器停了下来。机器停止运行后,任怀林把它拆开来进行检查,结果发现这台机器减速器出现了裂纹。如果不是发现及时,整台机器设备就可能报废,那么损失就大了。 “其实没有那么神奇,只是我在一线工作的时间长了,对各类机器的运行状态很熟悉,比较有经验。”任怀林说,状态不同的机器,运行时的声音也是不同的。比如,机器电机温度过高,轴承就可能出问题,如果机器的噪声、振动反常,也可能有问题。 消化吸收引进设备,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除了维修保养机器,任怀林还主持和参与机器设备的技术改造,如:对德国Barmag环吹设备进行本土化技改。 细旦多孔丝孔数多、单丝细、散热快且散热量大,现有侧吹设备达不到内外冷却均匀,产品质量不稳定。任怀林说,在细旦多孔丝冷却凝固过程中,均匀送风,使丝条均匀冷却很重要,而当时市场上主流的侧吹风技术达不到内外均匀冷却效果,经常会导致纤维条干不均。因此,当市面上出现环吹风技术后,任怀林及时调研市场后发现,德国Barmag公司的环吹设备在结构设计上优于市场上其他国际知名品牌的环吹装置,他就想把这种设计先进的装置嫁接在恒力化纤的纺丝设备上。 任怀林的想法得到了公司的支持。2007年9月,恒力化纤采购的第一批两个纺位环吹装置到货,经过多次修改设计、反复试验,克服技术难点,确保纺丝箱体保温和结合部的密封,最终生产出了品质理想的产品。“我们陆续完成180个纺位的改造,生产出了150D/288f、150D/144f POY产品,成为了当时恒力的'拳头’产品,这些产品当时的售价,每吨比市场上其他产品高出六七千元。”任怀林说。 为改善公司产品结构,快速适应并抢夺新兴市场,任怀林配合公司工艺部门对现有生产装置设计并进行一系列技术改造,提升恒力差别化纤维生产能力,助推恒力的差别化纤维成为“拳头”产品。 做技术创新工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步伐 “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情,是我从事化纤行业30多年来一直坚守的一份信念。从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调试,到使用管理,再到维护检修,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要求做到最好。”任怀林说。 恒力近年来备受市场追捧的明星产品——“双组份永久性弹性纤维”,其自主研发之路异常艰辛。任怀林说,他们在设计初期奔赴全国各地,通过反复调研、考察、对比,为追求行业领先,自主研发设计纺丝装置、选配顶尖配套生产设备,致力于做出业内一致认可的高端创新产品。在纺丝实验阶段,他们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每次遇到问题,我们都是24小时不间断地在现场跟踪观察各个环节,查找异常的原因,一项一项反复试验,慢慢摸索。”任怀林说,在工艺和设备研发团队的共同努力之下,历经1年多的反复试验后,恒力的“一步纺”新产品终于诞生了,与传统两步纺生产双组份弹性纤维工艺相比,“一步纺”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纤维弹性及染色稳定等优点。 从2013年至2020年,恒力复合纺项目共完成240位改造,新品产量4.38万吨/年,累计新增经济效益30660万元/年。 领办技能大师工作室,为行业培养大批优秀人才 2016年,苏州市任怀林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在恒力集团“江苏省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内,政企合作并以吴江区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前身倾力打造,以服务教学和科研生产为原则,提升人才整体素质和技能为核心,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完成科研成果转化并助推企业产业升级。 近3年,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培养高技能人才710人,其中高级技师30人,技师80人,培养企业骨干人员48人,为恒力(苏州)产业园、恒力(大连长兴岛)产业园恒力石化、恒力(南通)产业园恒科新材料、恒力(宿迁)产业园德力化纤等九大产业基地输送人才。这些年来,任怀林参与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省市级及公司各项大型技术研发项目高达20多项,据不完全统计,这些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达7亿多元。《高品质熔体直纺超细旦涤纶长丝关键技术开发》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亮丝隆”超亮光差别化涤纶FDY产业化》项目获评科技部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熔体直纺超细旦涤纶长丝关键技术》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基于强化分散混合的高品质熔体直纺功能性聚酯纤维开发》《涤纶工业丝品质提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两项研究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申请专利技术成果22项,其中18项为发明专利。任怀林2020年获“江苏省纺织行业十大工匠”称号;2021年获“苏州市劳动模范”称号等。 细数这些年任怀林获得的荣誉,无不彰显着他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任怀林说:“工匠精神是严谨,是专注,是敬业,是推动我们国家迈入制造强国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今,我希望通过大师工作室,培养更多优秀高技能人才,点燃产业升级的'星星之火’。” 图为工作中的任怀林。 2021-12-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