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昨日今朝 我写过许多采访文, 但这是第一次, 几次欲提笔而不能,因为一想起他的故事就会有“心疼”的感觉。 曾经, 他叫柳智宇。 如果你对这个名字陌生, 以下几件事可以让你明白,为什么这个名字,在十几年前的学子心中, 曾是神一样的存在。 他是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满分金牌获得者,评委说他的解答甚至比标准答案更精彩。 他是北大数学系尖子生、麻省理工学院一年七万美金的全额奖学金得主, 他却说,不好意思, 不能去麻省了,因为想出家…… 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获得者——德国数学家彼得·舒尔茨,当年曾是他的手下败将。 自小被人视作偶像,称为才女的蒋方舟说, 柳智宇曾是自己的偶像。 如今,他叫贤宇法师。 淡出红尘12年, 红尘却没有淡忘他。 不久前, 一篇关于他还俗的不实报道,还是轻轻松松就成了大V号里的大文,热搜中的热议。 “天才少年”“毕业即出家”“还俗,yes or no”,在这些喧嚣的信息面前, 想拼凑出一个真实的他是不容易的,直到收到师父的留言, 并捕捉到那四个字, 我才觉得自己找到了探究他心路的密码。 那四个字是——负重前行 01 孤独少年 从小, 他就和同龄人不一样。 或者说, 从小,他就是个孤独的人。 当幼儿园的小朋友还在追跑打闹的时候, 他孤独地“游荡“,看太阳落山,想,“一下午又过去了, 它在我生命中留下了什么呢?” 小时候, 他常说,“没意思,没意思”, 大人问,“那什么有意思?” 他答不出。 上学后, 他貌似找到了“有意思”的事。 他爱学习,爱做题。 他能在学校组织看电影时, 借着影片闪烁的微光, 做完一张复习卷。 他期待着每次考完试后的第一堂课, 习惯了用一句表扬的话, “点亮”整堂课的时光。 让他沉迷的,不只是成绩本身,还有另外一个世界,那和情感纠结的红尘完全不同,又互相缠绕的世界。 “那是另外的一个世界,数学的世界,其中并没有凡庸琐碎的得失毁誉,只有自然的美、人类心智的美。” 年少的他,用这样的文字,评价着让不少同龄人“痛不欲生”的,充斥着难题与谜题的数字世界。 “说到脑筋的灵活程度,我教了一辈子书,这是第一人。”十余年后,他的高中数学竞赛教练仍是这样评价他。 02 负重前行 虽然读他小时候的故事,我脑海中就映出了“孤独”两个字, 但把这俩字和“负重”相连, 却是在读到他进入国家集训队,为出征奥数金牌备战开始。 那时,昔日的队友在数轮筛选中被淘汰。 年少的他, 孤身一人,在题海中拼搏。就在这时,他发现自己濒临失明。他总是感到眼睛发涩、酸胀,他被迫摸索出了一套不用眼睛做数学题的方法:把图形拆解为局部,记在脑子里…… 他努力支撑着, 解开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却解不开一道看似最朴素的问题: 他向校长说, 我个人不需要这块金牌,是学校需要这块金牌。 班主任对他说, “你今后在这个世界上需要一个平台证明自己“。 这句话, 让他最终没有离开国家集训队。 虽然,那时的他,还搞不明白, 大家想让他证明的“自己“到底是什么? 在数学的世界里,他可以天马行空,遨游八方 在现实的世界里,他的方向却似乎只有前行, 姿态也只有负重。 03 出国与出家 如众人的愿,他拿下了奥数的金牌。 他似乎离巅峰更近了,却似乎离“世界“更远了。 他的优秀与幸运,带来了与同学们相处的微妙障碍。 他看着他们紧张、奋斗、挣扎, 便天真地想要帮他们脱离磨难。 从那时,他就发愿,此生,要“利众生,济沧海“。 然而同学却说,我不需要你的帮助,我只想做更多的题。 如果说,想“帮人解决问题”的念头,在中学时代只是萌了个芽,那么到大学时代,便已经生了根。 在北大, 他提出了 “如果我把数学学好了,就能帮我身边的那么多人解决他们的问题吗?”的“灵魂拷问”。 带着这样的思索,他进了北大禅学社。“我总想为别人做些什么,可是似乎做什么都没有用”, 他一边说着, 一边在一位声音和笑容都很温柔的师姐面前泪流满面。 师姐没说什么,而是带他去寺里做了义工。 不知为什么, 长久以来的孤独感, 在寺里似乎消失了。 看着身穿袈裟的僧侣队伍,有人问,“你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吗?“ 他说,“有可能“,很快,又补充了一句”很有可能。“ 这句话,他很快兑现了。在面对要出国还是出家时, 他选择了后者。 拒绝麻省全奖, 遁入空门, 这在当时引来的是亲人的泪水,舆论的喧嚣。 他没过多的解释, 却默默保留了麻省教授的回信,她说自己被柳智宇的邮件深深打动了:“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认清自己的道路。” 04 南山之律 在我整理他的资料的时候, 不禁感慨, 他的人生, 出家前, 是一骑独行,出家后是一言难尽。 入了空门后,他还是“他”,一样的总在思考大问题,有时班导师父会不得不帮正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他,整理下扣错的纽扣, 戴歪的围巾。 入空门后, 他又已不是“他”,那个总想帮别人解决问题的男孩,似乎找到了利他的方向。 2014年起, 已成为贤宇法师的他开始辗转多地, 参与一个庞大的文化工程。他要按照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出版一套32本的律宗典籍。 律宗是汉传八宗之一,而南山一宗是其中流行最盛,流传最久的一支。它起于道宣大师, 弘于高僧鉴真,对汉传佛学, 乃至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贤宇法师主动要求总负责最后的修订和出版工作,发愿“宁舍阳寿二十年,令南山律典广布人间。” 然而, 现实和愿景之间,存在不小距离。编书,他不希望有瑕疵,收到的初稿要返工一半。有时一天需要工作12个小时,即便到了夏天,也只有空一个月洗一次澡。电脑盯久了,眼疾复发,工作20分钟,必须休息20分钟。 “外人看到我年轻时的光鲜, 磨砺是看不到的……” 听贤宇法师说这话时, 我觉得心中一酸。 风华正茂之年, 奉出了呕心沥血编辑的《南山律》, 署的,却是师父的名, 留给自己的, 是过度透支后,羸弱的身体。 对此,他无怨。 但, 这还不是磨砺的全部…… ![]() 05 心理之探 当他的出家之地, 北京龙泉寺出事后, 许多人在猜测他的结局。 还俗的谣言,不胫而走。 直到他自己回应, 大家才相信, 僧袍未除,信念依旧。 是的, 于他而言, 出家后的日子,不是世俗想象中的闲云野鹤, 而是青灯孤影中的砥砺前行。不是众人意念里的远离人间纷扰,而是一番番难以言说的世态炎凉。 当“劫难”已远时, 或许,我们真的不必再细说从头。 是的, 信任曾被践踏, 信仰曾被质疑, 但所幸, 信念未曾动摇。 索性“挥别”吧,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一番洗礼,改变了很多事,却没能改变,他想“帮别人解决问题”的初心。 他想, 把传统文化、佛学文化和心理学相结合,使在高速运转的时代中倍感焦虑的人, 难以平静的心, 和无处依靠的灵魂多一份支撑, 人心和美,社会和谐。 为此, 他考下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他想惠及的不仅是和自己一样,有信仰的人。还有,那些没有信仰,却一样渴望着一切美好的人。 在这条路上, 他是“老师”, 也是“学生”。 “我探访一个个善知识, 把每个人的闪光点,汇聚成照亮探索之路的光……“ 他依然是他, 那个在北大办耕读社,企图抚慰别人心灵的少年。 他已不是他, 纵使孤独依旧, 他已很清楚,脚下的每一步,该指向何方。 他出书、做免费心理疏导、办心理咨询热线,希望用一套基于包括佛学在内的千年传统文化智慧结晶的“心理学”,普惠世人。 “我针对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心理问题,出了本书。希望未来,我能针对不同行业, 有不同的心理学专述,让心理服务规范化、普及化,形成从初级、中级到高级的完整课程体系。” 一个美好的愿望后,往往是艰辛无数。 由于他提供的大多心理服务是免费的, 资金的入不敷出几乎是难以避免的。 “钱,一部分来自信众,这些年的’供养',几乎都投入到了这件事上。 另一部分来自一个朋友的资助。他并不是为了'供养’一个出家人, 只是为了一份他认可的事业……” 值得欣慰的是, 这份事业已经有了起色: 拨打他创立的'心音’心理热线的人越来越多, 许多人从他的心理咨询服务中, 找到了让心宁静平和的方法, 他们并不都是佛教徒,却同样是他愿意服务的对象。 真正的利他,应该是超越认知, 超越信仰的; 他与大儒心理团队、以及牡丹江市宋彦院长带领的心理团队和基层(及乡村)医生团队参与编撰的心理学书籍也已问世,他将近些年在推动中国心理服务行业的规范 化、公益化、本土化进程中的体悟,融入到了这本深入浅出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手册》中。 而越来越多的人正从他的心理辅导中获得力量, 一个学员曾写下了这样的体悟: ”在这一个月的学习中,我常常体会到一种平等以及自我接纳的力量。 在阅读贤宇法师的公众号时,看到一个日签,我把它作为每次诵读的内容,以此一遍遍拥抱自己,接纳自己,满足自己—— 愿我宁静而安详,愿我充实而有力,愿我纯洁无染着,愿我身心被疗愈,愿彼众生在我心,愿参天地诸化育,愿此珍贵永存忆。 这段话的力量很大,于我而言很宝贵。“ ![]() 06 少年依旧 采访持续了半个小时,我却觉得仿佛体验了半世纪的沧桑。 他看到过很少有人见过的“巅峰”的风景 他经历过很少有人承受得起的幻灭、失落 无论是花团锦簇之时, 还是风雨交加之刻, 他留在世人眼里都是一个负重前行的身影, 孤独,却从未失去力量…… 我本想用个深奥的偈子结束这篇专访, 可耳边却不自觉回荡起一首歌, 那歌词,似乎能和我心中那个寂寞前行的身影完美相连。 放弃执着 天气就会变得不错 每次走过 都是一次收获 还等什么 做对的选择 过去的 就让它过去吧 别管那是一个玩笑还是谎话 路在脚下 其实并不复杂 只要记得你是你呀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没有一丝丝改变 时间只不过是考验 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 ![]() 令见 令见心历 28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令见平台 传统文化,另类视野,令见天地 2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善之盟 善愿里的佛系心生活 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加入令见群 感 受 人 间 的 温度与深度 |
|
来自: qhz营养 > 《21年10~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