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支持自主性——《自躯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律》

 三驾马车1966 2021-12-21

支持自主性

——《自驱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培养孩子的自律》读书笔记

刘向军

(【美】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奈德·约翰逊,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11月第1版)

1.自主感的重要性部分要归因于一个普遍原则:你不该逼着一个人违背他自己的意愿去做某件事。(序言)

2.自律最强调的,是自己听自己的话,自己守自己的规矩。(译者序)

3.当家长的,终点在哪里?不是孩子过上了你想让他过的生活,而是你帮孩子过上他自己想过的生活。(译者序)

4.慢性压力会对大脑造成严重的破坏,而对于年轻的大脑尤为如此。(第2页)

5.若你不给自己的大脑和身体恢复的机会,慢性压力就会转化为焦虑。(第15页)

6.他们(青少年)更容易感受到压力,可用来应对压力的工具却更少,面对压力行之有效的手段很有限,而焦虑本身却不断滋生着新的焦虑。抑郁的情况类似,它在大脑中留下了“疤痕”,只需越来越小的压力,就能触发它一次次发作。最终,抑郁甚至可以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仍挥之不去。人们只要在青春期经历过一次突发的抑郁体验,在长大后就更有可能在工作、人际关系和享受生活方面出现长期问题。(第1718页)

7.可以试着问问这些问题:“谁要对此负责?”“这是谁的问题?”(第45页)

8.帮助你的孩子营造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必要时帮他建立起自己的奖励模式,这样有助于他完成定下的目标。(第45页)

9.你的目标是帮助他培养出自我激励的能力。(第45页)

10.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空心人”。(第52页)

11.让孩子拥有控制感,这是培养他们胜任力的唯一方法,不仅仅是能胜任怎么做抉择,更是能胜任他们要掌握的每一项技能。(第54页)

12.列出你家孩子想负责的事务清单,并制定出计划,将你对其中某些事情的责权利转移给儿子或女儿。(第71页)

13.成熟的一大特点,就是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提升了。(第78页)

14.养育中最首要的一点,是欣赏你的孩子。(第86页)

15.给孩子做个在自我接纳方面的好榜样,同时授之以渔。(第95页)

16.大脑里的犒赏机制是有多巴胺激发的,它能激活大脑,并使之活跃起来。(第101页)

17.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支持自主性,支持自主性,支持自主性。(第120页)

18.帮助你的孩子表达目标并写下来。(第121页)

19.给孩子提供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能激发他们在任何活动上都能产生心流。(第121页)

20.如果你的孩子似乎没什么激情,请记住有许多的人与经历都能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不妨去寻找一些不同领域的导师和榜样,让孩子得以接触更广泛的职业生涯和生命选择。(第121页)

21.告诉你的孩子,只有当他们没有专注于任何具体事物的时候,才能真正去思考自己和他人。(第135页)

22.考虑自己学习一下冥想。(第136页)

23.好睡眠是一切活动的基础。……缺觉本身就是一种慢性压力。(第139页)

24.睡眠对学习也至关重要。对学习来说,几乎没什么能比休息更重要的了。……只要有一点缺觉,人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表现就会受到影响。(第141页)

25.建议你家上高中的孩子去问问他那些每晚能睡够8个小时的朋友或同龄人,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孩子从其他孩子那里往往比成年人那里能学到更多。(第153页)

26.测验不仅可以评估知识,还能改变知识。(第171页)

27.技术挤占了大脑本该用来培养健康的控制感的时间。(第186页)

28.电子游戏开发者都是掌握了与动机相关的科学知识的天才,他们知道怎么让你参加进来,怎么给你合适的奖励,才能让你停不下来。(第186页)

29.新技术似乎会降低共情能力。(第187页)

30.没有证据表明幼儿需要新技术的参与才能达成最佳发展,也没有研究发现早期接触过新技术的孩子能受益其中。(第196页)

31.成为健康使用新技术的好榜样。(第200页)

32.提前给孩子说好玩电子游戏的规矩,关键点是不要在该退出游戏的时候弄得大家不愉快。(第201页)

33.锻炼对大脑和身体都很有益处,它可以增加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从而保障人的心智稳定,让人们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保持警觉以及心态平静。(第217页)

34.游戏对于健康大脑(以及运转良好的小脑)的发育也至关重要。(第218页)

35.大脑需要全身都动起来才能达到成熟,而且玩耍对于大脑的刺激还存在一个敏感期。(第218页)

36.为了孩子的小脑好,我们要抵制让孩子做某些“有用功”的冲动,要抵制那种不让他离开你的视线超过一分钟的担心,要拒绝让他加入那种会要求他做这做那的组织,让他做自己想做的,让他玩自己想玩的。(第218页)

37.如果可能的话,找一所可以给孩子提供便利的学校,这样他就不会有压力感或觉得跟不上。(第239240页)

38.把大脑的工作机制教给你的孩子,并告诉他们学习如何做某事就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脑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我们要一遍又一遍地做练习的原因,因为这样我们才能让神经元战队吸收更多的新成员,并投入在阅读、数学、写作、体育和其他许多事情上。(第240页)

39.要知道,有一点压力实际上可以帮孩子表现得更好。但是为了把压力保持在最佳水平,首先要让睡眠成为全家人最优先考虑的事情。(第261页)

40.鼓励你的孩子获取一些打工的经验,成功的工作经验对大学生涯的成功而言,是一个很好的预测指标。(第277页)

41.问问你的孩子:“你喜欢做什么你?你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擅长什么?你想听听我的看法吗?……你觉得自己想为周围的世界做出什么贡献?你能采取哪些步骤来实现这个目标呢?”(第294页)

42.鼓励你的孩子去找一个人生导师,这个人有他们所钦佩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帮助和指导他们。孩子往往更愿意接受父母之外的大人的指导。(第294页)

43.很多时候吧,与其说是我们培养孩子走上台前,不如说是要让父母自己引入幕后。(第295页)

44.我们还需要改变思维方式去专注于我们自身,包括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这也是养育中的一个极为关键的要素。(第295页)

45.人们会忘记你说的话,人们会忘记你做的事,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你带给他们的感受。(第295页)

2021.12.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