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检大观园后,丫头入画犯错被撵,让惜春与嫂子尤氏吵了起来。话赶话讲到宁国府的不好传闻,惜春嘴冷心冷,说话不好听,让尤氏很下不来台。
惜春“清清白白”四个字,让尤氏接受不了。曹雪芹说“尤氏心内原有病”,将她色厉内荏恼羞成怒的模样“画了”出来。 惜春也是听到宁国府的风言风语太难听,立志与兄嫂划清界限不再来往。可知宁国府的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 惜春这等养在深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大家闺秀都已经风闻,宁国府名声之坏,也就不言而喻,不怪惜春要与宁国府划清界限了。 尤氏被惜春当众揭短,又羞又愧。主要是她自己有问题,又不能反驳小姑子“胡说”,只能暗气暗憋拂袖而去。 那么,尤氏“心里原有病”,究竟是什么病? “有病”不是“实病”,而是心病。也就是说尤氏“心虚”!不过不是指她行为不检点。贾家媳妇这点素质还有。 “原有病”无外乎是指与尤氏相关的两件丑事,一个失责。 一,“爬灰”丑闻。 从焦大醉骂“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后,秦可卿就一病不起。并于第二年九月初去世。按照张友士的说法,她的病应该早都好了。 秦可卿的真正死因被曹雪芹删除,但从判词的线索推测,无疑是“淫丧天香楼”后上吊自尽。 关于“淫丧天香楼”的具体情况,君笺雅侃红楼多次解读,“爬灰”是贾珍单方面对秦可卿不轨,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表示的很清楚。根本不存在秦可卿与贾珍通奸之事。 贾珍在天香楼“造衅”致使秦可卿受辱后上吊自尽。尤氏赶过来收拾,更衣时发现贾珍遗落的簪子,知道是他做了禽兽之事致死秦可卿。 秦氏上吊无可遮掩,必须要给秦业说法,也要堵住悠悠众口。尤其贾珍侵犯秦可卿致死是犯罪,外头政敌和御史台御史们无风还起浪,岂能饶了贾家? 于是,尤氏装病,方便贾珍在外“如丧考妣”表现与秦可卿暧昧,坐实“爬灰”营造二人不轨。 秦可卿被与贾珍“通奸”,死于道德沦丧,死了白死!既堵了秦业和其他人的嘴,贾珍也因此脱罪。 秦可卿死后“爬灰”丑闻,尤氏无疑是主谋。 二,“聚麀之诮”丑闻。 宁国府“爬灰”丑闻之外,还有聚麀之诮丑闻。所谓聚麀之诮指人如禽兽一般父·子德行沦丧,共享女子。 聚麀之诮主要指尤二姐、尤三姐与贾珍、贾琏、贾蓉父子叔侄的悖伦丑事,也影射曾经的“爬灰”。 尤二姐、尤三姐都是尤氏的妹妹,却与她丈夫和儿子传出难堪丑闻。尤氏当然难辞其咎。她的名声因此有损,更怕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三,“过于从夫”诟病。 尤氏最大的问题是过于从夫。无论是“爬灰”丑闻,还是“聚麀之诮”,尤氏姐妹卷入宁国府父子丑闻,都是尤氏放任的结果。 尤氏是贾珍续弦,贾蓉继母。续弦虽然不如结发妻子,却也是嫡妻。应该肩负起妻子的责任。 可尤氏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就算是个妾,也不会比她更差了。 王熙凤在贾琏偷娶尤二姐后,大闹宁国府怒斥尤氏:“你发昏了?你的嘴里难道有茄子塞着?不然他们给你嚼子衔上了?为什么你不告诉我去?你若告诉了我,这会子平安不了?怎得经官动府,闹到这步田地,你这会子还怨他们。自古说:'妻贤夫祸少,表壮不如里壮。’你但凡是个好的,他们怎得闹出这些事来!你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图贤良的名儿。总是他们也不怕你,也不听你。” 尤氏不作为,甚至助纣为虐。为了自保她不惜牺牲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当日秦可卿如此,两个妹妹也如此。 甚至当尤二姐被王熙凤设计迎进荣国府,遭陷害孩子被打掉后吞金自尽,尤氏但凡有一点能为,尤二姐也不至于那般下场。但尤氏她不敢! 所以,“爬灰”“聚麀之诮”“过于从夫”这三个大“病”就是尤氏最怕人说丑事。至于其他一定还有,也就不用多说了。 文|君笺雅侃红楼 点赞、收藏、转发和赞赏一样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