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生医学的核心干细胞,你了解多少?

 华科同济干细胞 2021-12-21

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被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吸引了大量的专家和学者参与研究

科学家以及医生希望通过干细胞来实现以下目标:增加对疾病发生机制的理解和生成健康的细胞来替换病变细胞(再生医学)


干细胞疾病临床应用有效率

内分泌系统类疾病:二型糖尿病(99.58%),更年期综合症(96%)

免疫系统类疾病:关节炎(80%),关节退行性变(80%),骨髓炎(80%),系统性红斑狼疮(80%),癌症化疗后恢复免疫功能(90%)

消化系统类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97%),乙型和丙型肝炎(95%),酒精性肝病(93%),肝硬化(95%),肝硬化腹水(85%),肝纤维化(85%),脂肪肝(85%),克罗恩病(90%)

呼吸系统类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0%)

泌尿系统类疾病:前列腺疾病(90%),肾功能衰竭(90%)

循环系统类疾病:心肌(95%),心脏衰竭(85%),动脉硬(90%),脑梗塞(85%),下肢严重缺血(95%)

神经系统类疾病:中风(80%),帕金森(80%),阿尔茨海默氏病(85%),脑膜炎及其后遗症(75%)

生殖系统类疾病:不孕不育(90%),性功能障碍(98%)

1
干细胞为何是再生医学的核心?

干细胞对人体的自我修复和组织再生至关重要。当我们生病、受伤和身体发出求救信号的时候,相应的干细胞就会聚集到受伤部位,进行反复的分裂与分化,再生出新的细胞代替死亡细胞,恢复组织的功能。

然而我们体内的成体干细胞的数目和能力毕竟还是有限。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组织器官中的干细胞数量减少,增殖分化能力下降,受损的组织和器官未能得到及时的修复和再生,直接导致了衰老和疾病的发生。

研究发现,干细胞除了拥有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还可以提高机体抗自由基的能力。干细胞还能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如胰岛素生长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提升衰老机体各组织的功能。机体衰老的发生,除了体内干细胞数量的减少外,还有着炎症的影响。与体表的各种炎症往往由细菌感染引起不同,体内的各种炎症大部分是无菌性的,是体内的免疫系统过于亢进造成。恰好,干细胞就有着免疫调控的作用,能够“安抚”亢进的免疫细胞,减少减轻炎症的发生。
2
干细胞认知误区,你中招了吗?

干细胞“包治百病”?干细胞到底如何使用?干细胞“可吃、可抹、可填充”?什么人都可以进行干细胞治疗?

误区一:干细胞“包治百病”

万用细胞并不是万能细胞,虽然干细胞在退行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的治疗上有明显的疗效。但说干细胞可以“包治百病”,则是夸大了它的作用。对于一些癌症及病毒性疾病,干细胞只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且效果是因人而异的,没有统一标准。在医学上,很少100%,没有人可以笃定给出“能”或者是“不能”的回答。

误区二:干细胞“可吃、可抹、可填充”

干细胞是活的,先抛开存放条件因素,光是进入到胃中就会被胃酸溶解,因此口服起不到任何作用。

干细胞有可能外敷的方式使用,但需要结合特殊生物材料,并在离开存储或培养环境第一时间内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干细胞是活着的多能细胞,其最佳离体储存环境是2℃-8℃,并在24小时后数量和活率开始大幅下降;长期的储存条件是冷冻保存于-196℃的液氮罐中才能保证细胞的长久活性。面膜、乳液这些常规产品内是没有干细胞长期存活的条件的。

误区三:干细胞到底如何使用?

干细胞主要采用静脉回输、局部注射和结合生物材料这三种使用方式。

静脉回输:由于干细胞具有归巢性,使用静脉回输方式时,干细胞可以作用于全身自动寻找需要工作的地方,是目前最常使用的方式,既可以作为疾病治疗的手段,也可以用于日常美容和抗衰老保健。

局部注射:主要应用在脊髓损伤、膝关节损伤和牙周炎等疾病的治疗中,医生可根据病情有针对性的定制干细胞使用量方案。

结合生物材料:由于干细胞是细胞,对于某些如卵巢早衰,牙髓再生等疾病的治疗上附着和定植成为了技术难点,而通过高尖端的生物材料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难题,再配合其他治疗手段就事半功倍了。

误区四:什么人都可以进行干细胞治疗?

虽然干细胞疗法可以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来治疗某些疾病,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用干细胞疗法来治疗,在准备进行干细胞治疗之前,医院要进行严格谨慎的体检,尤其是有高度过敏体质或有严重过敏史者、有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的群体、HIV感染者等都不能进行干细胞治疗。

未来医学,是干细胞的时代。正如霍金所说:“我们前方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世界,我们努力掌控干细胞技术,慢慢洞察大自然的威力。”“我相信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科技,为全人类造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