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文东医案(一)

 一个大树 2021-12-21

黄文东医案

黄文东,字蔚青(19021981),江苏省吴江县人。主任中医师、教授。少年时代受业于上海名医丁甘仁先生门下,并以首届第一名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回原籍悬壶应世。1931年应聘回母校执教,任教务长,并兼《伤寒论》、《中医内科学》、《名著选辑》等课的教学,直至1948年该校被迫停办。

解放后,历任上海中医学院内科教研组主任兼附属龙华医院内科主任、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主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长、上海市政协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1978年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当选为主席团成员,并荣获大会颁发的奖状。

黄氏为中医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辛勤工作,是一位杰出的中医教育家,60余年来为祖国培养了大批高级中医人才,对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学术思想上,黄氏强调人以胃气为本,重视五行学说在治疗中的作用,每每运用自如。临床檀用活血化瘀诸法,用药不尚矜奇炫异,

看似平淡,实寓深意,主次分明,配伍得当,不枝不蔓,丝丝入扣,攻邪不忘护正,扶正不致碍邪,因而每获良效,又是一位独具—一格的中医临床学家。

著作除《丁氏学鸿的形成和学术上的成就》、《黄文东医案》外,还主持编写了中医学院教材《中医内科学》,并在中医药杂志上发表过《五行学说在临床治疗上的实际应用》、《关于王旭高治疗肝病各法的探讨》等学术论文20多篇。

一、宣肺化痰法治愈咳喘一例

张某,女,52岁。

初诊1975419日。

主诉及病中,自幼即患咳嗽、哮喘,时发时愈。近3年来发作渐趋频繁,多发作干夏季。经体检,患有支气管扩张。平时经常痰中带血。

诊查;目前咳嗽气急,不能平卧已多日,剧烈咳嗽时则额上出汗,咯痰不爽,鼻塞流涕,心悸,肢冷。舌质青紫,脉象小滑。

辨证∶近感风寒,素有痰浊恋肺,肺失宣降,心阳不能舒展。

治法∶先拟宣肺平喘,化痰止咳。

处方;炙麻黄6g,杏仁10g生甘草6g炙紫菀15g炙百部15g炙苏子10g白前12g苍耳子10g炙地龙6g5

二诊426日。咳喘已减,咯痰渐爽,已能平,动则仍感气急,流涕转稠。脉小滑,舌质青紫已退,苔白腻。再守原意。

原方去百部,加射干10g6剂。

【按语】本例哮喘病程已久,邪气壅实,痰浊恋肺,以致肺气失于宣降。故用三拗汤以宣肺平喘;选用止嗽散中之紫菀、百部、白前以肃肺化痰止咳;地龙配麻黄以加强平喘作用;苍耳子以宣通肺窍;苏子以降气定喘。服药后咳喘渐减,已能平卧。二诊时舌质青紫已退,乃肺气得宣、心阳已能舒展之象,病势渐趋缓解。

二、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味血一例

王某,女,35岁。

初诊197581日。

主诉及病史;素有慢性支气管炎,10年来时常咳血。昨起略有咳嗽,痰中带血甚多,胸闷痛,上身热,大便干燥。

诊查∶苔薄,脉细弦而数。辨证∶此为肝火犯肺,灼伤阳络。

治法∶拟清肺平肝,和络止血,用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味。

处方∶桑白皮12g地骨皮12g仙鹤草30g麦冬10g侧柏叶10g竹茹10g枇杷叶12g(包)白茅根30g制川军10g黛蛤散15g(包)7

二诊89日。服药后咳血已止上,胸闷痛、身热均减,大便亦转滋润。苔脉如前。再守原意。前方去竹茹,加郁金10g7剂。

【按语】患者10年来反复咳血,肺阳己虚,气失清肃,素体肝火偏旺,阴虚火扰,灼伤肺络,烁液为痰,故常见咳痰带血,胸痛身热。方用泻白散清肺热,麦冬养肺阴,黛蛤散平肝火,佐以枇杷叶、竹茹润肺止咳化痰。因患者肺络损伤,此次咳血甚多,故方中又用仙鹤草、侧柏叶、白茅根凉血止血。黄老善用活血化瘀之法,兼收止血之功,其中制川军功效显著。二诊时咳血虽止而胸闷胸痛未除,故增郁金以解郁宽胸。

治肺燥咳血之证,黄老认为须清肺润燥与平肝降火两法同用方能见效,使火降而咳渐愈,肺气清而络血不致外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