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锡祺医案(四)

 一个大树 2021-12-21

七、补火生土法治愈疳积一例

黄某,男,10岁。

初诊19751021日。

主诉及病史∶长期以来不思纳谷,进食缓慢,腹痛肠鸣。大便潇泄,日行多次,完谷不化,四肢不温。

诊查;发育欠佳,年已10 岁,形如 78 岁的儿童。精神委靡,反应迟钟,面色少华,牙齿短少,生长不全,毛发稀疏。既往有软骨病及急性肝炎。脉细,苔薄。

治法∶治拟益气健中,补火生土。

处方;焦白术 9g党参 9g茯苓 9g黄芪 9g炙草6g 怀山药 9g 苏梗9g 补骨脂 9g益智仁6g 煨木香 4.5g附块 6g 六曲 9g

二诊1128 日。药后腹痛减轻,大便成形,余症未减。再拟原法加减。原方去六曲、苏梗,加炮姜炭 6g,升麻6g

三诊12 12 日。服药以来,症状逐渐好转,纳谷已香,原每餐饭需 1 小时左右才能吃完,现1 刻钟即可吃完。面色转润,四肢仍觉冷。前方有效,鼓棹前进。

处方∶党参 9g 白术 9g 茯苓 9g 炙草 6g 怀山药 9g 黄芪 9g 附块 9g 升麻 6g炮姜炭 6g 诃子肉 6g 煨木香 6g 补骨脂 9g

另方∶紫河车 60g 补骨脂 30g 生晒移山参 30g 鹿角粉 30g 甘草 30g 升麻 24g共研细末,每日 2 次,每次 3g

【按语】 本病例证属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命门大衰,不能温煦脾土,而致运化失 司,吸收障碍。治当益气,健中,补火生土方中参。术、芪,益气,升。茯苓,怀山药健脾,二者相合,健脾益气;附块、补骨脂、益智仁益火之源,以运脾土;升麻鼓舞脾阳,炮姜炭温中止泻。再以生晒移山参加血肉有情之品紫河车、鹿角补元气,益精血;投以补骨脂等温补肾阳,以壮筋骨。齿乃骨之余,补肾即能壮骨,助齿生长;甘草调味健中。以上药共研粉末,缓服巩固疗效,并能提高机体抵抗力,有促进患者发育之功。

八、清热排石主治愈石淋三例

例一吉某,男,28 岁。

初诊19644 28 日。

主诉及病史3 天前突然左侧腰痛甚剧,经某医院摄片诊断为"左肾输尿管结石,伴有左肾积水"

诊查∶腰痛阵作,向左小腹放射,溲时疼痛,呈肉眼血尿。脉细数,苔薄质绛。

辨证∶乃湿热蕴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宜,证属石淋。治法;拟以清热导石,利水通淋为治。

处方∶金钱草 30g 冬葵子12g 滑石 30g 石韦12g 生草梢 6g桔梗 6g 米仁12g瞿麦 15g 旱莲草15g 丹皮 6g 生地12g

二诊;516 日。本月 9 日经 X线复查,结石下移到输尿管下 口。现少腹近毛际处有刺痛,精神疲乏,溲赤而痛,尿之不畅。脉细舌绛。湿热蕴留,再以清热排石。

处方∶生地12g 丹皮 6g 海金沙12g 滑石30g 生草梢 6g 金钱草 30g 石韦 15g冬葵子 12g 桔梗 6g 琥珀粉 1.8g(吞)

三诊;6 1 日。5 29 日拍片复查,结石仍在输尿管下端,大小形态无变化。小便仍然不利,左腰疼痛,口苦乏味。脉细,苔薄。湿热未除,再予原法。

四诊6 20 日。前晚起床小便时,茎中剧痛,腹满且胀,小溲难出,用力迸出如绿豆大小结石—粒,外表不光滑,有毛刺。排出后疫痛顿时消失。现精神不振,腰酸乏力。脉细,苔薄。治以滋肾养阴清热,以善其后。

处方;生地12g 丹皮6g 怀山药9g 玉竹12g黄精12g旱莲草 15g菟丝子12g杜仲 9g 甘草 6g

例二俞某,男,成年。

初诊196628 日。

主诉及病史;1963 7 4 日凌晨,腹部阵发性绞痛,急诊于某医院,作对症处理。19643 5 日又发腹部绞痛,摄片检查;左肾积水,左肾结石移至输尿管中段。作手术治疗,取出左输尿管结石一块。1966 1 月腹部绞痛又作,X 线再度摄片;与上片比较右输尿管结石体积略有增大。

诊查∶苔薄,脉细弦。治法∶治拟清热排石。

处方∶生地 12g 丹皮 6g 怀山药 12g 党参 9g 黄芪 12g 桔梗 9g 滑石 30g 冬葵子 30g 茯苓皮 9g 金钱草 30g 草梢 9g 败酱草 30g

二诊;2 10 日。服药 2 剂后,因其右侧腰部疼痛难忍,又来门诊。即向病员解释∶疼痛及因药物作用使结石位置移动所致。嘱除仍服上方药外,尽量饮水,坚持跳绳活动。服原方药 18 剂后(1966 33 日),绞痛又作,伴放射痛,小溲呈滴淋状,傍晚尿出 1块黄豆大小的结石,小便遂得通畅而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