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有玲医案(二)

 一个大树 2021-12-21

三、化斑汤治愈烂喉痧一列

某妇。

主诉及病史∶产后第二日恶寒,发热,头痛。前医用辛温解表法不应,更医认为血虚外感,投以养血疏风散寒,病情不减。壮热,烦躁,口渴,咽喉肿痛,全身出现鲜红色,皮疹,乃来我院求治。

诊查;脉洪数,舌质红绛苔黄。化验;血白细胞 18000/mm3,中性 87%,淋巴 13%

辨证∶为"烂喉痧",属气营两燔。

治法∶用化斑汤加减。

处方;生石膏 30g 知母 15g 生甘草 6g玄参 24g犀角 10g(切片先煎) 银花 15g连翘 30g 黄芩 25g 丹皮12g 赤芍15g日服 2 剂,分6次服,4 小时1次。

上方药服 2 剂后,热势顿挫,续用原方加减,疹消热退。愈后全身有糠状脱屑,手堂足底有大片脱皮。至今身体健康。

【按语】笔者认为;产后高热,当运用四诊详审病因,掌握其主要矛盾以确定治疗原则,不可拘泥"产后宜温"之说,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如本例即在产后应用大量清热解毒凉血药而获愈。

四、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味洽愈痈肿重症一

曹某,女,16岁。

主诉及病史∶寒战壮热(体温 40℃),一日数发,心烦口渴,神志朦胧,全身多发性脓肿,局部红肿热痛,大便秘结。发病 2 天后住某医院,经血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血白细胞 28000/mm3,中性 90%,淋巴 10%。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多发性脓肿。入院后未加用抗生素治疗,转请中医诊治。

诊查∶脉数有力,舌质红苔黄。

辨证∶脉证合参,辨证为热毒炽盛,深入营血。

治法;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散血。方选黄连解毒汤和五味消毒饮加减。

处方;银花 30g 连翘 30g 黄芩 25g 黄连 9g 黄柏12g 丹皮 15g 生甘草 10g夏枯草 30g 生地 20g 赤芍 15g 紫花地丁 30g 野菊花 30g 黄芪 30g

日服药2 剂,分6次服,4 小时 1次。

上方药连服 2 剂后,体温逐渐下降,后续用上方加减,血培养转阴,血白细胞正常,症状消失而痊愈出院。

【按语】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禁鼓僳,如丧神守,皆属于火"以及温热病"热深厥深"之说,对本例以大苦大寒直折,泻火解毒,佐以凉血散血法。方中加黄芪一味,取其托毒排脓生肌。同时加大剂量和增加服药次数,因而在未应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单用中草药取得较好的疗效。

【编者评注】单纯用中医中药治疗热毒深入营血之痛肿重症,且能取得良好效果。徐老先生用药特点有三;一是用药量重,重症重剂,清热解毒之品均用达 30g。如银花、连翘、紫花地丁、野菊花等。黄芩、黄连、黄柏等苦燥之品也较一般病症用量大。二是每日服 2 剂,分成 6 次服,使药物作用接续不断以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三是在一派苦寒清气,及凉血之品中加入一味黄芪,用量亦达到 30g,既起到托里消痈的作用,又以其性温而防止一派苦寒药的寒凉凝滞之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