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章真如医案(五)

 一个大树 2021-12-21

、针药并施治愈肝胆湿热一例

张某,女,26 岁。

主诉及病史∶患者于1975 年发生1 次胃脘部剧痛,当时至市某医院经 X 线钡餐、胆道造影检查,确诊为服石症,伴胆囊炎。数年来饮食偶有不慎,胆痛反复发作,发作时必须注射杜冷丁、阿妥品才能缓解。前天因饮食不慎,突然胆绞痛发作,辗转床第,坐立不安,恶心呕吐,寒战发热,体温 39.8℃,出汗,急来医院要求止痛。

诊查;脉弦数,舌赤,苔黄腻。痛苦面容,未出现黄疽,大便二日未解,白细胞 13000/mm3,中性 90%。西医诊断∶急性胆道感染。

辨证∶肝郁胆热,湿热内蕴,肝胆之气横逆而致疼痛突作。

治法∶治以疏肝利胆。

处方;柴胡 10g 枳实 10g 赤芍 19g 甘草 8g 广木香10g 黄芩 10g 黄连 10g大黄 10g 元明粉 10g 玄胡 10g 川楝子10g 郁金 10g

另针刺阳陵泉(双),强刺激,留针 15分钟。

针刺10 分钟后,胁痛缓解。服上方药 2 剂后,连续大便 2 次,胁痛已止,发热、呕吐现象已消失,仅右上腹仍有不舒适感。按原方再进药 2 剂善后,并嘱继续治疗胆结石。

【按语】急性胆道感染,属中医胁痛、胆热范畴,因肝郁化火生热所致,针刺可以缓解疼痛,中药疏肝利胆可达到辛开苦降作用,但本例治疗尽管收效颇捷,毕竞属于治标,本病根本问题是"胆石症",因此溶石、排石,是其后期治疗的重点。

十、养阴敛汗法治愈阴虚益汗一例

张某,男,65 岁。

主诉及病史;患者平素逸多劳少,体弱而肥,动则喘气,善太息,心慌,心悸不安,稍事劳动即感体力不支,尤以汗出为甚,稍动则汗出淋漓,虽在冬月,头项亦汗出蒸蒸,额鼻冒出汗珠,常导致感冒。近 3 个月来,症状转化,由白天出汗转为晚间出汗,寐则汗出,寤则汗收,衣被常湿,形寒畏冷,弱不禁风,伴之以胸闷心痛,四肢厥冷,气短不足以及息。西医诊;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伴自主性神经功能紊乱。

诊查∶脉沉细,舌质暗淡、苔淡黄。体胖而皮肤反枯,衣物内冒出汗臭气,口唇带紫而干。辨证∶阴虚素质,心肾两亏。汗为心液,心阳虚则自汗,心阴虚则盗汗。肾主五液,肾气虚则津液失固。心肺同居上焦,心虚必损及肺,肺气虚则腠理不固,则虚汗自出;阳虚必然及阴,故先有自汗而后转为盗汗。本案患者原属阳虚型,因生活较优越,体肥多痰湿,食饮肥甘,容易生热,药物温补,热从中来,热灼阴液,阴气失固,故睡中撒然而汗出也。

治法∶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宜滋阴以营内。固卫则表气实而腠理不疏,填营则阴气固而阴液不泄。本案自宜填营固阴,使阴液敛藏。

处方∶凤凰衣 4.5g浮小麦 20g 黄芪 20g 生龙骨 30g 生牡蛎 30g山萸肉 15g糯稻根 10g 生熟地各 15g 黄柏 10g 金樱子 15g 芡实 10g

服上方药 5 剂后,盗汗若失,自汗现象亦未复作,复来医院就诊,要求巩固。再疏原方,嘱节制饮食,谨慎风寒,注意身体锻炼。

经远期追访,未再复发。

【按语】自汗阳虚,盗汗阴虚,此是临证常见规律。阳虚必然犯阴,阴虚亦必及阳,阴阳相互转化,本案即由阳虚转为阴虚。收效之速,主要是救阴顾阳,如凤凰衣即孵鸡子蛋壳里面之厚皮,亦即小鸡之胎盘,为血肉有情之品,能补真阴、敛汗固窍,生龙牡、山萸肉、糯稻根、金樱子、芡实等养阴固摄,生熟地滋肾养阴,黄芪益气固表,黄柏苦寒坚阴,共奏养阴敛汗之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