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仁康,字行健,1908 年生,江苏省无锡市人。中医研究员,主任中医师。早年从其长兄学医,实为当年驰誉江南的外科名医章治康先生的再传弟子,深得章氏真传。 先悬壶江南,颇负时誉。抗战前夕,迁居上海行医。1956 年调京工作,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外科主任、皮科主任等职。 朱氏在学术上主张衷中参西,既重视中医辨证论治,又吸收西医辨病之长,外科疾病着重内治,故取效更著。他创制滋阴除湿法治疗顽固性湿疹有特效;治疮疡大症时,如消之不应,即用消托兼施、寓消于托法,亦每获良效。朱氏的临床经验,已输入电脑系统储存推广。 朱氏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就曾 主编《国医导报》,并著有《中西医学汇综》;以后又有《家庭食物疗病法》、《中医外科中药治疗学》、《中医痔瘳疗法》等书问世。1979 年集其主要经验及验案,辑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出版,获国内外好评。晚年专攻皮肤顽症,朱氏创制的克银方治疗银屑病,曾获卫生部科研成果奖。 一、补正托毒、清解郁火法治愈对口疮一例 洪某,男,72岁。初诊∶1958年10 月7日。 主诉及病史(家属代诉)∶高年丧偶,悲痛过极,二周前项后正中起粟粒状小疮,未予重视,渐见肿痛日增,根盘如胡桃大,不久增至如碗口大;疮形平塌坚硬,上见疮头无数;疼痛日甚,整夜不眠,颈项转动不利;伴有畏寒发热,饮食不振;曾注射青霉素未控制。 诊查∶项后正中有 9cm×11cm 肿块,脓头无数,如蜂窠样,坚不化脓,四周掀红灼热,痛而拒按,体温 39.3℃,白细胞计数 19000/mm³,中性 86%。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数。 辨证∶对口疮。证属郁火蕴结,热聚成患。 治法∶补正托毒,清解郁火。 处方∶生黄芪 30g 郁金 10g 归尾10g 赤芍10g 银花 20g 大贝母 10g 远志10g皂角刺 10g炙甲片 10g炙乳没各 8g香附 10g白茄蒂 3 个 生甘草 6g 3 剂 二诊;10月10 日。疮形高突,根盘收束,疼痛减缓,大便干秘。舌红苔黄,脉弦滑数。已有外托之势,继服前方药加大青叶 15g。3 剂。 三诊;10 月14 日。疮形已见高耸,脓头已破,见有黄脓外泄,肿痛轻减,略思饮食,大便稀。舌质红、苔薄黄,继以清热托毒。 处方∶生黄芪 30g银花 30g郁金10g 炙甲片 10g 皂角刺10g 土贝母 10g 远志 10g 炙乳没各 10g 生甘草 6g 3 剂 外用八二丹。 四诊∶10 月 18 日。脓头均溃,疮口如杯口大,黄脓畅泄,肿痛俱减,胃纳增,睡眠佳。舌正苔薄黄,脉滑带数,治拟补正祛邪,和营解毒。 处方∶生黄芪 30g 银花 30g 远志 10g 土贝母 10g 郁金 10g连翘 10g 炒山栀 10g 归尾10g 赤芍 10g 5剂 外用九一丹。 五诊∶10 月 23 日。脓泄畅,腐肉脱,肿痛俱轻,纳馨眠安。舌正苔薄布,脉弦滑。治拟补正却毒。宗前加丹参 15g,归尾改当归。5 剂。 六诊∶10 月 28 日。脓水已稀,内露新肌,肿痛俱微,纳增睡安。舌正苔净,脉滑。方拟补正生新。 处方∶黄芪 30g 当归10g 白芍10g 茯苓 10g 党参 15g 陈皮 10g 大贝母 10g甘草 6g 7 剂 外用生肌散。 七诊∶11月5 日。疮口缩小,新肌渐平。舌正苔净,脉滑。宗前方,7剂。嘱以外用生肌散为主。 半月后收口。 【按语】本例对口疮,乃因高年丧偶,悲伤过度,七情郁火而发。初诊肿痈平塌,坚而不渍。重用本补正托毒、清解郁火。使其肿束高突破清,脓毒外泄,随后重用补气,益血之药,生肌长肉而愈。 二、清热解毒、补正托毒法治愈脱疽一例 樊某,男,31岁。初诊;1957年9月18日。 主诉及病史;1956 年6月,左足趾端开始发凉,走路间歇跛行,曾服四妙勇安汤近百剂未见功,病情逐渐增重。 诊查;左足大趾呈灰黑色,冰冷疼痛,不能履地,趾头溃破,流血水。痛时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夜难入寐。趺阳脉未触及,舌淡红苔薄腻,脉细数。 辨证∶脱疽。证属阳气不能达于四末,气滞血瘀,瘀阻脉络,不通则痛,日久寒化为热,热胜肉腐。 治法∶清热解毒、补正托毒。 处方∶生黄芪30g 地丁30g 公英 15g 银花 30g 连翘 10g 丹皮 10g 赤芍10g元参 15g 怀牛膝 10g 炙乳没各 8g 生甘草 20g 5 剂 二诊;9 月 23 日。疼痛略缓,汁出少,趾头黑腐局限,足背潮么减退。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宗前方出入。 处方;生黄芪 30g当归15g忍冬藤 30g地丁 30g公英15g皂角刺10g元参 15g连翘 10g炙乳没各 10g生甘草 20g5 剂 三诊∶9 月28 日。足趾黑腐脱,露出新肌,疼痛缓解,足背红肿局限。舌质红苔薄布,脉细滑数。前方增损。 处方∶生黄芪 30g 丹参15g元参 30g 生甘草 20g地丁 30g 忍冬藤 30g 连翘 10g 怀牛膝 10g 炙乳没各10g 7 剂 四诊∶10 月5 日。诸症均减,痛轻,趾头腐脱肌生,略能行动。舌正苔净,脉滑。拟以补正为主。 处方∶生黄芪 30g 元参 30g 当归15g 丹参15g 赤芍10g 怀牛膝10g 茯苓10g甘草10g 10 剂 【按语】本例脱疽,黑腐有上延之势,初诊以大剂清热解毒、补正托毒,控制病情;后以补养气血,使腐脱肌生,免于截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