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琪医案(一)

 一个大树 2021-12-21

张琪,1922年生,河北省乐亭县人。中医研究员。出身于中医世家,受业于祖父,青少年时即熟谙《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1944年行医于哈尔滨,1955年调黑龙江中医进修学校任教,1957年调入黑龙江中医药研究所(现为黑龙江中医研究院),历任中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黑龙江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兼任黑龙江中医学院教授。

临床善治内科杂症,对桂枝汤、柴胡汤、承气汤等经方的应用均有所创新,并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疗精神、神经等疾患,收到可喜的成果。

主要著作有《脉学刍议》、《临床经验集》等,还曾在期刊杂志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多篇。

一、药顺气汤治愈麻木一例

李某,男,47岁。

初诊1983124日。

主诉及病史∶隆冬"三九",两脚着拖鞋送友于室外,逗留20分钟许,随觉两脚麻木,继之逐渐上移至脐腹,麻痹不仁,知觉迟钝。

诊查;症见面色无异常,两下肢感觉迟钝,二便正常,脉象沉紧有力,舌润口和。

辨证;此腠理疏豁,风寒之邪外袭,阻于经络,卫阳不能护持,风寒之邪循经脉上移,故麻木逐渐扩展。《证治汇补》所谓;"因营卫之行涩,经络凝滞所致"

治法;宜顺气以驱风寒,气顺风寒除则经络通,营卫通调,麻木自愈。宜乌药顺气汤主治

处方;乌药15g川芎15g麻黄10g白芷15g僵蚕15g橘红15g枳壳10g桔梗10g甘草10g生姜15g

二诊;216日。连服上方药6剂,麻木大减,从脐部缩至两膝以下。继用上方加木瓜15g,陈皮15g。又服药6剂,两膝以下麻木全除而愈。

【按语】乌药顺气汤为济生方,治风胜气雍。气壅是正气不通,风胜是邪气不除,两者互为因果。本方功用在顺气而祛风。乌药、枳壳、桔梗皆行气,利气之品,麻黄、白芷、僵蚕、川芎、生姜散风寒,活血通络。正邪表里兼顾,故能气顺风除而顽麻得以蠲除。

二、礞石滚痰丸加味治愈狂证一例

袁某,女,47岁。

初诊1984614日。

主诉及病史;素有精神失常病,经治已愈数年,近因思虑太过,精神抑郁,遂又发病。由家人陪伴来诊,代述精神错乱,时语无伦次,骂人,夜不能寐,心中烦热,头痛,常欲出走,大便秘结。

诊查∶舌苔黄厚,脉象沉实,神态呆滞,表情淡漠。曾服西药安眠镇静之剂罔效。

辨证∶此属痰热内结,扰乱心神。

治法∶须泻热除痰,以宁心神。

处方礞石(捣碎)25g大黄10g黄芩15g沉香15g生地20g朱寸20g玄参20g甘草10g

;625日。服上方药6剂,大便下行,初则坚硬粘臭,继则黄褐,日1;精神转佳据家人述近1周内神志清晰,未见语言错乱骂人之状;烦热亦减;不需服西药亦能入寐34小时。舌苔转薄,脉象沉滑。此痰热渐除,心神稍安之佳兆,但近2日因停药大便又未行。再拟以癫狂梦醒汤加大黄泻热主治。

处方;桃仁30g香附15g青皮15g柴胡15g半夏15g木通15g陈皮15g腹皮15g赤芍15g桑皮15g苏子20g甘草15g大黄7.5g

三诊86日。—个半月间,共服初诊方与诊方各12剂,二方药交替服之,病已痊愈。

【按语】张景岳谓"狂病多因于火,或谋为失志,或思虑郁结,屈无所伸,怒无所泄,以致肝胆气逆,木火合邪····故当以治火为先,或痰或气,察其微甚而兼治之。"此论与本案病因病机,皆相符合,故少入深感灯,泄其热攻其痰。连服药6剂痰下神志安。继以王清任癫狂梦醒以办疏郁活血。盖此病皆思虑不遂、气血郁结,故痰热清后,尤必须活血以使气血条达。滚痰丸与癫狂梦醒汤二方药交替服之之意,在于消除痰热复萌之象,巩固气血畅通之效。(注"朱寸"即朱砂拌寸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