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文济医案(十四)

 一个大树 2021-12-21

例二李某,男,48岁。

初诊197466日。

主诉及病史416日起颌下发现一肿块,初起如花生米大,至6月初已发展如黑枣大,经本院五官科介绍到上海市五官科医院检查,该院门诊医师检查后认为,需作病理切片,约期1周后活检切片。当天赶回金山,至本院中医科诊治。

诊查∶颌下肿块如黑枣大,按之坚硬,亦无痛觉。最近外感风邪,声音嘶哑,微咳,痰涎稠黏。舌苔厚腻带灰,脉浮滑。

辨证∶病系颌下肿块,兼受风邪袭肺,痰浊阻络。

治法∶亟拟宣肺化痰,软坚通络。

处方∶嫩前胡6g玉桔梗4.5g光杏仁12g净蝉衣4.5g象贝母9g新会皮4.5g水炙甘草4.5g夏枯草15g

∶猫爪草120g,加陈酒一小盅,炖服,频饮代茶。

二诊610日。颌下肿块缩小如白果大,声嘶音哑较前减轻,咳嗽咯痰亦爽。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带软。舌苔白腻,灰色已退,脉仍带浮滑。药既应手,仍宗前法治之。

处方同前,4剂。

615日专程赴上海五官科医院作病理切片,手术医师摸不到颌下肿块。

【按语】患者颌下肿块,并感冒咳嗽,治以宣肺化痰、软坚消肿之剂,仅服药8剂,肿块消失,感冒亦愈。处方用药皆治表之类,能消肿块者,惟猫爪草、夏枯草二味而已。猫爪草,为毛莨科植物小毛莨的干燥根块,味辛、苦,性平,有小毒,功用为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夏枯草、辛苦寒,功用为清肝火,散郁结。主药当属猫爪草。余曾治疗多例淋巴结核,用抗痨药物无效。单味应用猫爪草能迅速消除肿块,惟剂量宜大,一般120g1天量,分次服之;加适量陈酒可增强药效,4剂为一疗程。若肿块缩小而未尽消者,可间隔1周再服药4剂。本病例愈后,曾于1976年、19782次至本院复查均未触及肿块。

十八、凉血消风散治愈慢性湿疹一例

顾某,男,63岁。

初诊1978822日。

主诉及病史∶慢性湿疹,瘙痒殊甚,每年5月始发湿疹,持续缠绵,直至秋凉后逐渐好转而愈。今年4月就发湿疹,逐步发展到胸背部,尤以肘臂及腿弯等处为甚。湿疹颗粒样,瘙痒殊甚,要抓破皮肤才稍舒适,继之流出黄色滋水,渐后结痂,但皮肤瘙痒仍甚。再抓破、再结痂,反复不已,缠绵至今,屡经中、西药物治疗,疗效欠佳;闻到刺激性气体,则发病更甚,由局部发展到胸背四肢。

诊查∶颜面黧黑,皮肤表面粗糙,有抓痕,有血痂,有落屑。臂、肘、肩、胸、背、大腿、膝弯湿疹遍布,腹部及臀部未出现湿疹。脉濡数,舌苔薄腻。

辨证∶病系风邪外侵、内蕴湿热,风湿相搏入侵营分,浸淫肌肤,导致血风疮、又称粟疮,现代医学称为慢性湿疹样皮炎。

治法∶姑拟凉血祛风除湿,方从凉血消风散加减。

处方∶生地黄30g炒荆芥10g牛莠子10g净蝉衣5g生甘草10g生石膏30g净银花10g赤芍药12g湖丹皮10g10

二诊91日。药后,湿疹新疹少发,旧疹结痂,皮肤瘙痒亦见轻减。脉濡数,舌苔薄腻转黄。风湿之邪内蕴尚盛,再从前议参以清热化湿之品。

处方同前,加蒲公英15g、净连翘15g

三、四诊∶处方同前,连服药17剂,湿疹明显减轻,新疹逐渐减少,旧疹瘙痒亦见轻减、结痂脱落。

五诊930日。湿疹在逐步消失,瘙痒亦见轻减。脉濡,舌苔黄腻。湿热侵入血分。尚未清化,仍宗前方治之。

处方同前,续服药7剂。

六诊1018日。湿疹已完全消失,皮肤色素沉着;有轻度痒感,能忍耐不抓破皮肤;食欲亦增,大便亦畅,夜寐安好。脉濡,舌苔厚腻渐化。疗效已显,再当巩固疗效。

处方∶淮生地黄30g炒当归12g净银花15g赤芍药12g湖丹皮12g蒲公英15g紫地丁15g炒荆芥9g净蝉衣4.5g生甘草10g白鲜皮12g地肤子12g10

【按语】血风疮,由肝脾二经湿热素多、外受风邪、郁于肺经以致遍体生疮,形如粟米,瘙痒无度,时流滋水,浸淫成片。今患者初属急性,继成慢性,缠绵3年,每至夏秋发病,导致湿邪化燥而风胜又致血燥,久病血虚,风湿浸淫、生风、生湿、化燥,皮肤失于濡养使然。治以凉血祛风除湿,方从凉血消风散加减,凡经六诊,连服中药44剂,顽疾得痊,经多年随访,至今未曾复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