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妈 程艳红
每每家庭聚会时,哥哥姐姐都说,看一次我写的《我的老妈》都能深深地勾起他们儿时的回忆,时不时的还红了眼暖了心,更加发自内心地行动去深爱着我们的妈妈,并且强烈建议我把《我的妈妈》续写下去。 “老爸,您能否公正地评价一下您这的媳妇称职不?能否打个优秀呀?”这一问不当经,老爸都停下手头的事给我细细说道起来…… 我的爸爸是1937年的人,在那个年代一家有个四五个孩子那是标配,而我的爷爷奶奶一生就只生育了爸爸一个孩子,不考张地说可谓是翎毛凤角的家庭。至于为什么,爸爸也不知具体什么原因,他也从来没有问过爷爷奶奶,现在更是不从考据。爸爸继续给我讲述着这个特殊的家庭,我的爷爷是一位老中医,他自创的很多中医疗法及中药配方效果,简单有效治愈率高,在我们的村医术高超名声极好,当时爷爷准备传给爸爸,但爸爸的志向不在于此,他考军校朝鲜报效祖国,爷爷只得把自创的医术与与配方撰写成册交给了妈妈(当时爸爸在抗美援朝战役中)。爷爷去世后,爸爸妈妈毅然决然地决定把珍贵的资料给了程洼最有潜力的赤脚大夫。再说说我的奶奶,她是典型的农村小老太太,在爸爸妈妈的记忆中,奶奶总是深色衣着,裹着小脚穿着黑色金莲,头上围着黑色方巾,是一个遵循着三从四德的传统妇女。在当时的程洼村,爷爷非常有威望,我们家也是小有名气的。 爸爸说: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他本可以依靠爷爷的声誉继承医术,继续带大夫过着平凡平静的生活,可他就是违背了常人的思维,考军校参军当解放军。爷爷奶奶也许害怕爸爸在战争中有危险,早早就给爸爸办了喜事,办事没几天,爸爸就回部队了,家里的一切一切(家里家外,人情世故)都交给了你妈,白天下地干活,晚上针线手工,孝敬公婆你妈那更是尽心尽力。正因为这样,我才安心在部队学技能展才华保卫祖国家园。 说到着,爸爸停顿了许久,眼眶有些泪珠,他叹了口气继续下回忆。你奶奶走得早,走的时候他在部队执行任务没法回去,就捎信给妈妈要一切听从爷爷的要求把奶奶的事办好,照顾好爷爷。而你妈在爷爷的指挥下跑前跑后,里里外外,把奶奶顺顺利利体体面面地送走了,村里的人无不夸奖你妈是个好儿媳。但具体怎么送走的奶奶,你妈受了多少白眼忍了多少气,我真的不知道,我怕知道后我的心里承受不了。 妈妈走过来说:都过去了,还提这些往事干嘛,我是你媳妇,你妈不也是我妈吗,这都是应该的。你当兵在部队那不是国家需要吗,我不能拖后腿呀。 太阳依旧从东方升起,爸爸依旧在部队精忠报国,而老家确只有患有重病的爷爷、妈妈和幼小的大哥,日子过得平常但很是祥和。突然有一天,爷爷告诉妈妈,他患重病(胃癌(爷爷自诊))怕不中了,芳(爸爸的小名)又不在家,你一个女人咋办呀?爱(妈妈的小名)呀,以后做人做事要更加注意。妈妈说到这时,爸爸自己回屋去了,他知道下面的事情经过是他想想不到的艰难。在陪护爷爷治病的最后日子里,妈妈煎治熬药,还要照顾幼小的大哥,最初爷爷还能自理,妈妈只需要把饭和药端到爷爷跟前,可到后来,爷爷疼痛难忍,食欲减退,呕吐消瘦,恶心乏力不能自理,这可为难了当儿媳的妈妈,喂药喂饭是小事,帮公公擦身,帮公公大小便,妈妈没有犹豫过没有含糊过。爷爷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好几次把妈妈叫到床前说,给芳捎个话回家一趟吧,你一个媳妇这事干不来,咱老程家就一个儿,没有近亲呀,别人会看笑话的。妈妈回应说:达,怕啥,你把我当妞看不就行了吗?妈妈嘴上这么说,可她心里知道,家中无顶梁柱不好过,奶奶的事在她心底翻腾着(当时爷爷还能给她撑腰),若爷爷有事,她要面对的事情太多了(农村的白事很复杂),她该怎么办呀,此时妈妈的内心是那么的无助…… 爷爷走时,爸爸依旧无法尽孝。 爷爷走的时候很平静,很安详,妈妈给爷爷穿戴好,拿出了她的勇气与担当,出头露面行使着儿子儿媳所有的义务,把爷爷也送走了。没有七大姨八大姑,没有兄弟妯娌的帮衬,你能想象一个柔弱的女子,一个儿媳妇怎么撑起了这么一个大场合? 妈妈说,她是程家儿媳,是她的责任,她没有退路。爷爷走的那段时间,她见人就跪,请求帮助,见事说事,从不推辞简化。后来回想起来,真的是不敢回忆,不知道哪来的勇气,自己受得的委屈是那么那么多。说到这,妈妈还是红了眼,往事随风而逝…… 自古以来忠孝难两全,妈妈为了爸爸的忠,受尽了委屈,担负的太多太多,而这也是爸爸内心深处最痛最痛的。
作者简介: 程艳红,1972年1月出生,现在在中共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党校(管培中心),喜爱写作,在《河南电力》《中国培训》《中国电力教育》等杂志发表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