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礼堂,主任在台上做六校三联成绩分析,偌大电子屏突然展示各班上线数据和比例——此前从来不会的,着实让我有点意外。舞台右侧,我们班的位置,爆发出稍显突兀的掌声,自豪与欢呼里,我身旁的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朝我使眼色、大笑、龇牙咧嘴,还有各种不断灌进耳膜的窃窃私语: “哎呀!都是8班老师教得好啊!” “好哇老师!原来你憋了这么久不告诉我们啊!”“嘘!安静点!”我故作严肃,把食指放在嘴唇上,朝他们嚷,但眼里,还是有止不住的笑意快要漫出来。 这次联考,8班实现质的突破,考得还算理想,但恰恰这次考试,我在班上完全没有提及与班级成绩相关的任何信息,只是在上周回班给他们逐一发成绩条的时候,说了一句:“这不是终点。考试这种东西,考好了,有压力,因为怕下次考不好;考不好,也有压力,因为怕下次又考不好。但是,有压力才有动力,离高考还有五个多月,大家加油!”但是,这次摆在明面上的班级对比分析,一下打得我措手不及。坐在台下的时候,我看着同学们骄傲的、青春的、灿烂的脸庞,心里涌起隐隐的不安。 老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老话还说,骄兵必败。我深知这次成绩较为理想,是因科任老师的齐心托举,还有上次六校二联后不少同学成绩出现下滑后的痛定思痛、奋起直追——反思上次大考前 ,明显察觉到班上学习风气趋于浮躁,同学们疲态倍显,那时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过上次考完,我也没怎么过多评价,那时我只是说:老师相信八班不是这个水平,大家要深刻反思。——高二的时候,几乎在每一次大考过后 ,我都会找每一个同学逐一谈话,甚至动员家长。但高三以来,罕少这么做了,因为我深刻地意识到:相比任务式的打卡谈心,等待一个合适的时间点,进行精准谈话,才更有果效。也就是说,相比数量,要更加注重质量。也许某些孩子,我这学期以来从来没找ta聊过,是因为要么我觉得ta没太多需要提点的地方,要么因为我在等ta自己醒过来——高三时间点非常特殊,水涨船高,当周围人都在拼命学,那些原本不想学的,可能就幡然醒悟了。班主任要找到抓大放小、防微杜渐的微妙平衡。而在教育第一线这么久,我深深地明白,教育的时间性。一个人醒来,是需要时间的。高三了,相比高一高二的监督和管控,更需要引导和激励,更强调心理战术(以后时间多了真要多研究一下青少年心理学,惭愧这方面的知识实在太薄弱了)。所以进入到高三以后,我在有意识地弱化班主任的“监督”职能,强化“引导”职能。“引导”需要抓住时机。高三的孩子,很懂事了,说多了、或者说错了,都会起到反作用。 这次六校三联,我的本意是不准备正面总结的,起码不会直接告诉他们考得好与坏,因为感觉最近班级风气还可以,略微鼓励一下就行了,说多了适得其反。但这次突如其来的年级成绩分析,一下就把我摆在了一个难题面前:作为班主任,我要如何防范学生考后过于自我感觉良好、以至于轻敌、懈怠的苗头(之所以说苗头,是因为事物是动态发展的,未必会这样发展)?昨晚大科组聚餐,空隙之余,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该怎么跟同学们言简意赅地表达,我对他们的肯定、提点,以及下一阶段目标的设定?夜里九点多回到学校的时候,我突然想起《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红桃皇后说过的一句话: 那一刻,我知道,突破口找到了,巧合的是,正好周六做过惠州二模的阅读理解,文中提到《Alice in Wonderland》这部电影。 后来,我找了很久的视频,想给同学们放映这个电影片段,可惜无果。 十点十五分,离晚自习下课还有十分钟,我回班,跟同学们说:骄傲在于,大家的努力,获得了回报,我是真心地为大家自豪!压力在于,中国古语里讲,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次考好了,下次压力就大了。其实老师在你们之前,早就看过数据,之所以一直没有说,是因为怕这次考试,抬高你们对自我的认知,人一骄傲,就会懈怠,所以这就是'骄兵必败’的原因。这次虽然考得不错,但我们也要看到,还有一些同学,徘徊在上线人数边缘,我们作为一个整体,在前面的同学,是不是应该拉一下暂时落后的同学?而且,六校三联固然重要,但这绝不是终点,我们还有期末联考,还有深一模,还有高考。这次考好了,那下次呢?今天晚上,我的脑海里,一直浮现《爱丽丝梦游仙境》里面,红桃皇后说的那句,你们听过吗?” “爱丽丝从兔子洞里钻出来,发现自己一直都在原地,红桃皇后告诉她:你必须不停的奔跑,才能留在原地。如果你要抵达另一个地方,你必须以双倍于现在的速度奔跑。这句话,我等会儿会让同学抄在我们教室的后墙,望大家认真思考。得冠军不易,守冠军更难。大家跑起来啊!”很奇妙地,今早发现关注的【连岳】公众号的第二条,竟然也是这句 ,很感恩,生活处处是启示,只要我们留心~ 高三成绩如山脉绵绵、江河滔滔,起伏是常态,但是,彼方尚有荣光在,孩子们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