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人喜欢吃的凤眼果,拿来煲糖水很美味儿。

 翟萌萌同学 2021-12-21

苹婆/凤眼果

Sterculia monosperma

锦葵科苹婆属

                                             

苹婆,粤地人也称之为「凤眼果」。

春季开花,夏秋结果,叶片四季不凋。

其种子黝黑发亮,大小如板栗,富含淀粉。煮食滋味儿甚美。凤眼果焖鸡,是一道岭南名菜。

北方人大多没见过凤眼果,初食往往误以为是板栗。

▼广州餐馆里的盐焗凤眼果

苹婆在岭南十分常见,公园、庭院、行道树皆有栽植。

叶片阔大,蕴有清香。用来裹糍粑包粽子,久蒸不烂,别具一番风味。

▼苹婆生两广、云南和福建南部、台湾等地

广西人习惯称之为「九层皮」

花小如豆,状若风铃。初开时乳白,后渐转红。

花量极大。每年四五月间,花开时成团成簇,密密匝匝。花落时娇粉淡黄,满地玲珑。

可惜,不能结果的雄花居多。

▼苹婆花单性或杂性,无花瓣

花萼呈花瓣状,先端粘合

10~11月偶见二次开花的现象

下左:雌花、下右:雄花

只有雌花,才会在花落后慢慢生出一串绿色的,豆荚状的凤眼果。

等哪一天绿色的果荚转成了猩红,凤眼张开,露出里面乌黑的眼珠时,果实也就成熟了。

▼雌花毛茸茸的子房

退化雄蕊轮生在子房的下部

七八月份,凤眼果成熟。

岭南的菜市场上偶或能看到售卖凤眼果的,价钱也不贵,15~20元一斤不等。

挑选苹婆,应选个大、形状匀称为宜。色泽近黑褐色者,尤为佳品。

若有兴致,也可自己动手去捡。尽管很多人知道凤眼果能吃,但还是有许多掉落在地上的果子无人问津。

可能是嫌剥起来费劲儿。

要先去掉如板栗般坚硬的外种皮,接着是一层淡褐色的薄薄的内种皮,然后是一层略厚的胚乳。

最后,才露出淡黄色的种仁。

生剥比较费劲儿。要先大火煮上个15分钟左右,再捞出沥干,方才比较好剥。

煮熟后的凤眼果,软糯清香,似板栗,但没有板栗那么甜。

可以用来焖鸡、焖鸭、焖排骨,烘烤、煮食、盐焗、煲糖水……。基本上能用板栗的料理,都可以用凤眼果代替。

我比较懒,花20分钟煮个糖水就很满足了。

在岭南还有一种假苹婆,和苹婆一样常见,但叶子明显比苹婆的窄了很多。

种子大小如黄豆,也能食用,但明显不值得下太大功夫。

▼吃货的执着

一般直接加盐巴炒熟即可,跟花生米一样香脆。

假苹婆

Sterculia lanceolata

锦葵科苹婆属

----附部分苹婆属植物图鉴----

假苹婆

Sterculia lanceolata

锦葵科苹婆属

▼生于两广、云贵、及四川南部

萼片5枚,仅基部连合,开展如星状

短柄苹婆

Sterculia brevissima

锦葵科苹婆属

▼生云南西双版纳

叶集生于小枝顶端,叶柄短,几无柄

蒙自苹婆

Sterculia henryi

锦葵科苹婆属

▼生云南蒙自

萼片红色,5裂至基部

香苹婆/掌叶苹婆

Sterculia foetida

锦葵科苹婆属

▼生广东、广西、海南

掌状复叶,萼片暗红色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