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文化装点北京冬奥会

 lianshunwu 2021-12-21

中国文化装点北京冬奥会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日益临近,北京将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其间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元素令世人惊艳!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动物身上学,从植物身上学,从大自然山水中学,构建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冬奥会。为了节能环保,保护自然生态很多冬奥场馆使用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改造成冬奥会冰壶赛场——冰立方;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改造为冰球比赛场地;文物级的北京体育馆改造为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比赛场地。这些改造都是为了尽可能保护环境,更有利于可持续性发展。国家速滑中心——冰丝带的设计者郑方说“水蒸气通过夹缝会形成卷曲的冰的样子,这个弯曲的冰就是冰丝带的启迪。”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性发展,节能环保这些现代理念正与中国传统理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相吻合,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种创新思维也体现在冬奥会的形象设计中。在冬奥会吉祥物的设计中,林存真设计师说:“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代表动物是熊猫,但熊猫设计已经有几十年了,有上百个设计师都设计过熊猫,我们要把已经有的熊猫设计全部拿出来,贴在墙上,告诉大家,这些都是不行的,大家要从里面脱出来,要创新,要做出别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正是在这种推陈出新思维的驱动下,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反反复复地精心打磨,冬奥会吉祥物熊猫—冰墩墩,红灯笼—雪容融,才以崭新的形象最终出现在世人面前。

中国文化开放包容的特色。冬奥会会徽、体育图标都体现了中国文化开放包容的特点。行书“冬”字成为冬奥会会徽主要标志。文字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体现,书法是中国最高的艺术境界之一,体现的不仅是文字的内容,还体现了审美与气韵。会徽“冬”隐含着山形层峦叠嶂,传承了汉字书法的文化特色也包容了多色变色的现代色彩体系与现代体育精神;六七千年以前的仰韶文化刻绘符号,甲骨文的折笔,两千年前的汉印与现代音乐相融合,被用到30个冬奥体育图标设计上,表现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人与器械的关系;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把自己所有才华都表现在这幅画上,整个构图都是快节奏的,一座山接着一座山,非常激动,非常激昂。具有激昂气韵的画作被用在短道速滑的围挡上面;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阅尽人生,一笔一笔优雅地描绘了富春山的四季,看了画就阅尽了人生。这优雅的画作被用在冰壶场地的围挡上;中国画虚实相生的手法“没有画东西,但你一看就在里边”,这种手法也被融在图标中。把整个的文化体系建构在冬奥会的视觉体系上,体现了中国文化开放包容的精神特点。

总之,我们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推陈出新,不断从传统中汲取力量,同时借鉴不同国家的先进文化,融会贯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