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备一意孤行,举全国之兵伐吴,诸葛亮已尽全力

 梦想童年594 2021-12-21
孙刘夷陵大战,刘备一意孤行,为何刘备没有选择带诸葛亮出征
关羽由于自己的傲慢,把东吴都比作为鼠辈,完全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导致失去了荆州。公元221年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为了夺回荆州举全国之兵伐吴。刚开始刘备的七十五大军势如破竹,攻城拔寨完全不在话下,当时很多重要的关口都回到了刘备的管辖当中。但是东吴的陆逊就以逸待劳等候刘备多时,被陆逊的一把大火连烧七百里,导致蜀兵丢盔弃甲,狼狈不堪。夷陵之战大败之后,蜀国的国力大打折扣,完全失去了和曹操一起争雄的势力,刘备的匡扶汉室的梦想也由此破灭了。
刘备把自己的霸业都赌了上去了,估计他也能想到,如果成功他就可以进取中原和曹操一决高下,如果败了就会回到原处,他把蜀国的命运都压在这一次的战役之上,但是如此重要的战役没有选择带诸葛亮随行,诸葛亮作为蜀国的丞相应该要挺身而出的。诸葛亮留守成都,刘备的几十万大军反而被一个刚刚上任的都督给打趴下了,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刘备没有选择带诸葛亮,而是把他留在后方吧。
从《三国志》中我们能了解到诸葛亮之才可比管仲、萧何,诸葛亮的才能更善于治理国家,然而带兵打仗不是他的长项。所以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诸葛亮更像一个政治家而不是军事家。刘备在我看来不是一个能力特别强的人,但是他是一个情商非常高的人,因为他能知人善用,因为他知道让谁在什么岗位上合适。刘备正是用到诸葛亮的这一长处,让他在后方督办粮草,让他当这个后勤部长,因为我们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只有保障了后方前方才可能成功。
古代战争打的是什么,打的就是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战争能不能取胜的关键,只有这些都有保障了那么胜算的机会就大了。在三国时期的所有战役当中,刘备统领的这一支七十三万的大军是仅次于曹操的赤壁之战的规模,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后方补给是怎么满足的,但是这些善于管理的诸葛亮来说那就是分内的事情,所以刘备的用人策略我觉得是没有错的。刘备由于报仇心切,由于失去了关羽又失去了张飞,最后由于战术不当,漏洞被陆逊找了出来才导致他的败亡。
在我国整个历史长河当中,他们举全国之力去讨伐他国的几乎都是失败的,就拿三国来说:袁绍的官渡之战;曹操的赤壁之战;刘备的夷陵之战;这就是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都是失败了,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做事情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余地,话也不要说太满,给自己的空间这样日后才能更自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