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广州都入冬成功了!体验到来自节气的神秘力量了……|冬至

 杏雨轩 2021-12-21
大家冬至好,哈哈,虽然这两天有很多“瓜”可以吃,但我还是觉得碗里的饺子更香,毕竟今日是冬至嘛你家那里今天吃啥?

网传的近年“冬至美食之争”大势

摘自微博,图源见水印


2021年的冬至节气,交节气于12月21日23时59分09秒,届时太阳到达黄经270度位置,北斗星斗柄指向为子。像其他的中国节气一样,它会持续半个月,也就是:从今天的冬月十八开始、到腊月初三结束

北斗指向及十二地支对应的月份、节气

天文观测方向:下北上南,右西左东

比起“吃瓜”,探究历史上在此节气期间发生过哪些有意思的事儿,会更加吸引我。当然,好东西自然要与人分享,哈哈,我这就带你一起去看看!

 一 

首先,“冬月十八”这一天,就是值得注意的一天。有个说法是:初唐四杰的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曾在助人反对武则天称帝时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并因此被武则天赏识),就逝世于这天。

骆宾王这个人出身寒门,却有神童之称。他“七岁能诗”,我们幼时都背过的那首“鹅,鹅,鹅”的唐诗,据说就是他七岁所作。想想我七岁时在干什么?好像在背他的这首诗,或在家附近的土坑里玩儿泥巴吧!

骆宾王的诗歌题材较为广泛,又因才高位卑常有愤激之情,时时见于纸上。他的律诗精工整炼,如这首《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以蝉比兴,看似在说蝉,实则在抒发自己的哀怨悲伤之情。尤其是末一句的问句,更是将诗人的这种愤慨直陈我们眼前,让人闻之皆忍不住为他鸣不平。作者当时的处境也恰如此发展了:许多人读了他在狱中所写的一些诗,就都上书为他说话,请朝廷重审他的案子,最终让他获得了赦免与释放。

应当说,骆宾王的七言歌行比他的五言诗更见功力,他的名作《帝京篇》是初唐罕见的长篇诗歌: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

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

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

桂殿嶔岑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

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

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凰台。

剑履南宫入,簪缨北阙来。

声名冠寰宇,文物象昭回。

钩陈肃兰戺,璧沼浮槐市。

铜羽应风回,金茎承露起。

校文天禄阁,习战昆明水。

朱邸抗平台,黄扉通戚里。

……

帝京篇》大致可分为四段,我节选的是第一段,描绘的正是京城的胜景这篇长诗,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绝唱”。他对革新初唐的浮靡诗风、开辟唐代文学的繁荣局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位传奇的诗人,许多的事迹都只能查到传说。比如有人说,他在反对武则天的起事失败后,就不知所踪了;也有人说,他是到灵隐寺出家为僧了。那他最终告别世间的日子,到底是不是冬月十八?我也只查到传说,具体依据还需要继续考证。

 二 

另一位写律诗的大神——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他与冬至时节,也是相当有缘,除了我们去年读过的他的那几首冬至诗(复习点此),今天再来向大家推荐他的《十二月一日三首》: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

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水船。

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楸花媚远天。

明光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

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

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

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

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

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春来准拟开怀久,老去亲知见面稀。

他日一杯难强进,重嗟筋力故山违。

杜甫的这组诗里,写的景色气侯一看就是南方——也就温暖的我国南方,才能在腊月看出点“春意动”。他在后两首诗中,同样紧贴“春意”抒写:第二首描绘了“春意动”的一些具体形象,第三首则写即将因“春意动”而来到的景象。比如,“桃花临水”“柳絮沾衣”,都是诗人在冬末对春暖花开时的美好想像。

我十分赞同仇兆鳌(1638年-1717年,原名从鱼,字沧柱,一字知几,号知几子、四明先生,晚号章溪老叟,清朝诗歌笺注家、诗人)对这组诗的分析:

杜诗凡数章承接,必有相连章法。首章结出还京,次章结出下峡,三章又恐终老峡中,皆其布置次第也。

《杜诗详注》,清,仇兆鳌
真是将作者“渐老而将逢春”时,欣喜、惋叹的老来之境,写得极其动人,难怪卢世潅(“潅”同“灌”,guàn。1588年-1653年,字德水,一字紫房,晚号南村病叟,明末清初藏书家、刻书家)将其誉为“七律之神境”。


 三 

当然了,与冬至结缘的诗人比比皆是,看完诗圣,我们再看看另一位传奇人物,元代的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幼年曾替人放牛,后自学成才。留有《竹斋集》及续集)

他曾在同属冬至时节的农历十二月初三夜里,看着初升的月亮,写下了这首《十二月三日对月》:

今夜初生月,客中仍独看。

遥怜吾老幼,未解脱饥寒。

破壁箪瓢垒,疏梅霜雪团。

再思先子训,默默泪阑干。

身居异地,忧心家乡,思念先人,种种深沉的情感,就在月下梅花与雪的映衬中点点渗透人心。

这位呢,我感觉他是跟整个冬天都缘分不浅。因为王冕一生的爱好是梅花,种梅、咏梅、画梅,是他的日常;而梅花又是冬日的象征之花。所以我们会在他的许多作品里看到“梅花”的身影,包括被评为“王冕代表作”的《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这首诗,有几个版本。我查了发现,是因为这位丹青高手画了很多幅墨梅图,且都题上了这首诗,所以根据情境的不同,就会有一些诗句的差异。上文所引的版本,是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那幅《墨梅》图上的题诗。

今日冬至,你要不要也画上九朵九瓣梅花,开始“日涂一瓣”的数九绘画活动?或是勾出“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个大字,开始“日写一笔”的数九书法活动?

故宫的《九九消寒图》(from微故宫)

哈哈,你看,翻翻诗词,随手就能找到这么多有意思的事儿,既丰富了生活,还得到了美妙的文化积淀。这不比刷消息“吃瓜”更有收获?在我看来,简直“一本万利”!

最后,照旧祝各位冬至安康,顺心如意天气变化,疫情反复,也要注意去寒就温、护好自己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