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官大大您好,欢迎光临崆峒书生讲故事系列,再次感谢各位看官的关注与厚爱。 明朝崇祯年间,河南有个叫李和的人,祖上都是农民,到了李和这一辈,家里人又撺掇他种地,李和却不乐意了,他念叨着:前年天旱,地里颗粒无收,去年也不是什么好年景,我才二十出头,岂能种一辈子地? 因此对家中的劝诫他置若罔闻,整日里游手好闲,专想些旁门左道,正事一概不干。 ![]() 这几天,李和在家里呆的闷了,便出去闲逛,因他争强好胜,与邻居赵五起了口角,两人越说越气,到最后竟然大打出手,赵五被打的鼻青脸肿。 隔日赵五找上门来,李老汉好说歹说,又是赔钱又是作揖,总算了结了此事。 送走了赵五,李老汉对着自己的儿子就是一通暴揍,一边揍,一边说道:你这逆子,让种地你不种,告诉你莫要惹是生非你又不听,一天到晚到处惹事,今日若再不教训你,来日定让你气死不可! 李和心中委屈,纵是惨叫连连,亦不肯告饶:那赵五说我是庄稼汉的儿子,一生也就这点出息了,你没本事,让人看不起,连累我也跟你遭殃! 这下李老汉停了手,他实在下不去手了,坐在一旁唉声叹气:哎,俺就是这个命哇! 从此以后,李老汉再不管教儿子,他总是想:这娃儿说的对,是俺自己没本事,那便随他去吧! 李和由此失了管束,越发无法无天,他想:人活一世,不过这几十年罢了,与其种地,不如及时行乐,做些快活之事,似我爹那般庸庸碌碌,有何益处? 这日李和来到郊外游玩,他看到一个和尚,闭着眼睛坐在河畔,口中念念有词。 ![]() 李和来了兴趣,他走过去拍了拍那和尚的肩膀:你这和尚煞是有趣,庙里天天念佛还没念够?到河边接着念,佛祖当真如此灵验? 和尚睁开双眼,双手合十给李 和作 了个揖:阿弥陀佛,佛家最重缘法二字,贫僧诵经,并非他人所迫,实是心有所感,心中有佛,无需旁人言语,不然,日日念佛又有何用? 李和撇了撇嘴:你休在我面前讲这些道理,我又不做和尚。 和尚微微一笑:施主此言差矣,贫僧所讲缘法二字,并非要渡施主为僧,你与我相遇,便是一段缘。 李和来了兴趣:这倒有些意思,你且说说看,我与你佛家有什么 缘分 ? 和尚摇了摇头:时机未到,不可说,不可说哇,贫僧只能告诫施主,若遇美丽女子,切莫动心,否则必有灾祸。 李和听完和尚的话,哈哈大笑起来:我不对女子动心,难道还要对你动心不成,你这和尚真是奇怪,和我爹简直是一个模样。 和尚叹道:时候到了,你自会明白。 李和觉得无趣,便告辞而去,此后几日,他玩的开心,全然不把和尚的话放在心上。 一转眼,时间来到了腊月。 瑞雪纷飞,寒意刺骨,李和收了出去玩的心思,整日呆在家中,李老汉也不再说他,只是不停地摇头。 一日,李和正在家里闷头睡觉,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他从梦中唤醒。 李和不耐烦地揉揉眼睛:谁在外头? ![]() 一个女声 答道:公子,奴家名叫白怜,因双亲亡故,欲往外省投亲,无奈天气恶劣,不能成行,恳请公子收留一晚,奴家必有重谢。 李和一听是女子的声音,顿时困意全消,急忙下了地,为女子开门。 李和仔细端详着眼前的女子,她一身大氅,面颊之上有些许红晕,想是外头天冷,受冻所致。 白怜楚楚可怜地望着李和:公子若不方便,我可往别处栖身的。 李和唯恐美人离开,连声道:方便,方便!姑娘快请进来。 白怜嘴角扬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那便多谢公子了。 李老汉听到外头动静,也从屋里走了出来:一个姑娘家,住在俺这穷乡僻壤,怕是不太合适吧。 李和心中恼火,急忙开口反驳:爹!白姑娘又不是常住,只待雪小些,便要前去投亲,住上三五日有何不可? 李老汉沉默不语,自从上次被儿子指责之后,他心里总觉得亏欠了李和,因此,只要李和开口,他就算再不情愿,也会应下。 这天夜里,李老汉做了个梦,他梦见儿子被一条巨蟒缠住,不得脱身,吓得李老汉从梦中惊醒,他想:这梦定有缘故。 ![]() 翌日,李和携着白怜出去赏雪,李老汉一人独坐家中。 到了晚上,李和还未回来,老汉坐立难安,急 得 在屋里来回转圈,正在这时,他听到了脚步声。 李老汉以为是儿子回来了,连忙往外迎去。 在外头等着的是一个和尚,他开口便道:施主,你儿子有难,速速前去解救吧! 李老汉吃了一惊:师父是何方高僧?为何知道俺家儿子有难? 和尚一把握住老汉的手,将他带了出来:事态紧急,容不得片刻犹豫,贫僧与施主边走边说。 在路上,和尚向李老汉讲明原委。 原来,那白怜是修行千年的蛇妖,她虽幻化成人形,但妖性未除,每隔一年就要吃下一个活人的心,方可活命。 ![]() 和尚脚步匆匆:施主且请快些,若去晚了,只怕令郎没了性命。 李老汉在和尚身后紧紧跟随,他忍不住埋怨和尚:师父既然知道那人是个妖怪,为何不点醒我那痴儿,让他受此磨难? 和尚笑道:我从前若说,他可 听的 ?这不过是一番劫难罢了。 李老汉再不言语,自己儿子的性格他最了解,连他这个当爹的都劝不住,何况一个外人呢? 二人找到白怜时,白怜刚刚把李和吃下去,李老汉见来晚一步,忍不住捶胸顿足:儿啊,爹对不住你!若是平时对你多加管教,也不至于把你害得枉送了性命! 和尚指着白怜怒道:蛇妖,你怎忍让他父子二人骨肉分离?听贫僧好言相劝,速速将那李和吐出来,也算你一件功德。 白怜笑道:他自己乐意送死,怎生怪我? 和尚不再劝诫,上去便打,几个回合下来,白怜渐渐不敌,显出原形准备逃跑。 和尚抓住时机,将她肚子剖开,把李和放了出来。 李和重获新生,他跪在李老汉面前,痛哭失声:爹,孩儿不孝,让您操心了。 李老汉忙将儿子扶起:儿啊,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哇,快,谢过这位师父,若非他救你,俺怎能再见你呢? 李和连忙道谢,和尚方道:贫僧不过举手之劳,这孩子与佛家有缘,贫僧想请施主同意,让贫僧带他去修行几年,不 知可否 ? ![]() 李老汉也知道,儿子不想种地,听和尚如此一说,自然也就应了下来。 李和跟随和尚去往深山之中,和尚传他武功,又教授他些许绝技,短短几年功夫,李和大有长进。 几年之后,和尚圆寂,李和回到了父亲身边,为当地的乡亲们除暴安良,降妖捉怪,赢得众人称颂。 我是您的老朋友崆峒书生,本期故事暂告一段落,欢迎大家关注【 崆峒书生讲故事 】,主页有更多精彩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