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巨石”建筑形体:乐山同森艺术馆——创造一个立体开放的空间

 陈正兴 2021-12-21

同森艺术馆位于乐山市市中区滨江路北段,东望岷江,西临社区,场所成为连接城市群落与自然肌理的空间媒介,基于此我们尝试建立一个全新的漫游空间系统,吸纳地块两侧的人群与景观交互于艺术馆中,形成一种独特的公共空间秩序,强化城市与自然的互动能量。

文章图片1

?ZEN 摄影:RudyKu

文章图片2

?ZEN 摄影:RudyKu

设计试图呼应岷江景观空间,模拟礁石地貌设计的“巨石”建筑形体相互咬合,形成了下沉、悬浮、穿插及架空等立体空间序列,从不同高度打开了向自然、城市开放的交互界面。相对于传统的巨构文化建筑形式,同森艺术馆尝试创造一个立体开放的漫游空间系统,让当代文化艺术空间更谦和地作为纽带介入连续的自然城市脉络,与市民的日常生活相融合。

文章图片3

?ZEN 摄影:RudyKu

在场地布局设计上,作为第一道滨江界面,生长在基地南北两侧的典型住区,自然限定出艺术馆东向临江界面,我们选择了方形肌理与场地周边统一,并尝试拉动江与城市间的对话互动,通过景观与建筑共同形成的漫游空间系统,建立贯穿场所东西并蔓延展开的多重路径。

文章图片4

?ZEN 摄影:RudyKu

设计概念尝试提取礁石形态呼应岷江自然地貌,生成两块向上生长并相互咬合的巨石建筑主体,将漫游空间的线性路径立体化,巨石从纵向串联三层各个功能单元并将人流向上输送,同时,从水平架空形成两个漂浮的巨构室外平台与下沉庭院,将空间中的共享功能置入其中。

文章图片5

?ZEN 摄影:RudyKu

文章图片6

?ZEN 摄影:RudyKu

对一到三层不同尺度的架空释放了大量核心共享空间,不仅从横向开放了视野,纵向上实现了各层平台对全天候漫游空间共享。同时架空空间成为建筑的巨大视口,让江面与城市界面可直接穿越建筑中部形成视线互动。人们能够在视野极佳的平台上任意漫步穿行于不同功能体间,同时与两侧江面和城市对话,在局部位置,巨石体量会倾斜垂直倒置,形成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标志性形象。

文章图片7

?ZEN 摄影:RudyKu

文章图片8

?ZEN 摄影:RudyKu

开放漫游路径

从江面向场所延展的线性路径通过巨石体量的催化发展为立体的漫游系统,串联起多个开放空间单元。人们随路径移步换景,不断在内外空间穿梭,依次经过巨型前场水面、地下书吧、亚克力泳道、大跨观景架空层等空间序列,最终来到高空悬浮展厅,从不同高度拉近与自然城市的对话关系。

文章图片9

?ZEN 摄影:RudyKu

文章图片10

?ZEN 摄影:RudyKu

文章图片11

?ZEN 摄影:RudyKu

文章图片12

?ZEN 摄影:RudyKu

600㎡展厅位于建筑三层,二层70%架空,仅保留南北两侧核心筒与中部一根V型柱支撑。通过极限架空手段营造漂浮感,同时自然界定了上下两重视野完全敞开的观景平台,三层靠近江面的檐下空间采用8m悬挑并引入1200mm深无边泳池,希望尽可能将观江界面放大拉近,结合阳极氧化铝吊顶的细腻反射,营造水天一色的空间意境。

文章图片13

?ZEN 摄影:RudyKu

文章图片14

?ZEN 摄影:RudyKu

文章图片15

?ZEN 摄影:RudyKu

地下庭院

路径自东向西从江面延申进入场地后,切开前场巨大水面后急速分化为多重空间。其中首层路径局部下沉形成底层漫游空间,图书馆、泳道及健身功能围绕下沉庭院排布,两个巨石体量从下沉庭院中心垂直向上生长,庭院也抬升了地面三层的巨构空间,将水平漫游路径纵向延展,尺度亲和的下沉庭院与高耸巨构的建筑体量空间相互叠合碰撞,带给人们极具冲击力的漫游体验。

文章图片16

?ZEN 摄影:RudyKu

文章图片17

?ZEN 摄影:RudyKu

文章图片18

?ZEN 摄影:RudyKu

悬浮-架空空间:

从概念设计到施工完毕经过半年时间打磨,为了实现悬浮展厅与超尺度架空层设计,我们采用全钢结构系统,通过南北两端部交通核与一道v型柱支撑起三层600㎡展厅,释放出70%的架空面积,同时实现上部悬浮泳池展厅与下部架空景观平台两个漫游共享空间,另外,二层展厅跟随形体退让出的面积又能与下沉庭院形成三层通高尺度的架空空间。实现与二层平台共享的漫游空间系统,形成全天候的游览体验路径。

文章图片19

?ZEN 摄影:RudyKu

文章图片20

?ZEN 摄影:RudyKu

文章图片21

?ZEN 摄影:RudyKu

反重力倾斜幕墙:

为了实现自然礁石地貌的建筑空间形体,我们尝试将两垂直体量进行30度倾斜,通过钢结构与双层幕墙保证安全性,形成局部上大下小的反重力造型,自然围合出中心私密庭院空间。人们在建筑中漫游穿越,从不同高度平台探索礁石般巨构景观,与城市江面相互交织融合,形成观与被观的独特空间互动。

文章图片22

?ZEN 摄影:RudyKu

文章图片23

?ZEN 摄影:RudyKu

艺术馆通过建立开放立体的漫游空间系统,提供给市民与自然城市对话互动的空间场所。我们希望通过营造的介入取消自然与城市边界,拉近两者交互关系。未来这个艺术场所不单作为承载艺术内核的媒介存在,他能够成为可持续环保主题的活动源地,拉近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感知。

文章图片24

?ZEN 摄影:RudyKu

技术图纸:

文章图片25

总平面图

文章图片26

负一层平面图

文章图片27

一层平面图

文章图片28

二层平面图

文章图片29

三层平面图

文章图片30

屋顶平面图

文章图片31

场地剖面图

文章图片32

东立面图

文章图片33

西立面图

文章图片34

南立面图

文章图片35

北立面图

文章图片36

剖面图

文章图片37

剖面图

文章图片38

楼梯剖面图

文章图片39

节点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