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帝辛大帝翻案

 申鹤 2021-12-21

帝辛(约前1105年-前1046年?),子姓,名受,商朝末代君主,世称"纣"、"商纣王"。

为商纣王“翻案”,自古就有,两千多年来一直都有争论。

真实历史的帝辛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膂力过人。

《论语》中子贡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意思是纣的不善,并不像后世所说的那么过分呀!子贡认为是后世把天下的恶名都归到他身上了。

孟子在《公孙丑》篇说:纣王执政时,因为距离贤君武丁的年代并不久远,当时的良好民俗、先民遗风、仁慈的政治传统等,都还保留了不少。在《尽心》篇他又说:如果完全相信《尚书》,不如没有《尚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宋代就有史学家认为对商纣王罪过的描述,不过是对夏桀王的翻版。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也持此观点。史学家顾颉刚则撰文认为,纣王的罪状是历代累积起来的,源于周人为宣传目的而进行的人身攻击,多为不实之词。他还考据过,妲己形象源于西汉末年的《列女传》。

当代给商纣王“翻案”有两位最著名的人物,是郭沫若和毛泽东。

毛泽东1958年11月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谈话(见陈晋主编《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第1158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版)中说:

商朝为什么叫“商”朝呢?是因为有了商品生产,这是郭沫若考证出来的。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做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

纣王宠爱妲己、剖开比干心,这两件坏事,使纣王得到了一个大暴君的恶名,于是天下之恶就都归结到纣王头上了,好像他什么善事都没有做。

事实上,商朝晚期,江淮之间的夷人强盛起来,威胁商朝,纣王的父辈曾经几次对东夷用兵,获得了胜利,但没有击退东夷向商朝的扩张和冒犯。纣王当政后亲率大军东征夷人,打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仗,俘虏了“亿兆夷人”,由此击退了东夷的扩张,保卫了商朝在东南方的安全。

而且纣王尚武能文,他对东南的经略,使中原文化渐渐发展到了东南,这对我国历史是有贡献的。毛泽东说,商朝这个词就是做生意的意思,它标志着商朝已开始有了商品贸易,到纣王时已成为当时最富强的、文化程度最高的奴隶制国家。

对于纣王亡国的教训,毛泽东认为,一是纣王对周文王、周武王励精图治、吸纳商人文化,促进周朝社会的发展,积极准备推翻商朝的统治,完全丧失了警觉性。他根本不听商朝大贵族微子、箕子和王子比干的不断进谏,结果,比干被杀,箕子被囚禁为奴,微子见势不妙逃走了。纣王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

二是纣王不会做俘虏工作,把大量战俘集中于京畿;而周人在纣王的战俘中却做了卧底工作。当周武王率领的大军距离商都70里的地方,商王宫廷才得到消息,赶忙停止为庆祝胜利而举行的歌舞和酒宴,开始讨论应敌的策略。这时商朝的主力军还远在东南战场,一时征调不过来,纣王只能把大量东夷战俘武装起来开向前线。结果,俘虏纷纷起义,掉转矛头,联合周军进攻商纣。纣王见大势已去,登鹿台自焚而死。“纣克东夷而殒其身”,这就是商朝的结局,纣王的悲剧。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但是也有例外,同为生死大敌的刘邦与项羽,却未出现这样的情况,而且,从后世很多诗人的诗词中都能看到,项羽的一些精神一直都被后人称赞。

作为胜利者的刘邦,并没有故意在史书上黑化项羽的客观事实。

以刘邦的心胸在得了天下后,为了稳固自己可是除掉了很多功臣,那更何况是曾经对其进行过极尽羞辱的项羽。

在刘邦称帝后为了表示对皇天的厚重,还特意将“国姓”赐予了项家后人,可见刘邦对项家的恩宠可不是一星半点。

在一些史实资料中确有记载,项羽自刎乌江后,刘邦还亲自为其扶棺安葬,可以说这与历史上众多取得胜利的统治者大相径庭,也证明刘邦的胸襟非比常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