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纪录片《摇滚乐全史》 成书初衷 摇滚的诞生是一场人类文化的革新。 有那么一段时间,极其渴望能有一本书,讲清楚摇滚乐每个阶段的时代背景、发展脉络,以及:发展中那些错综复杂的背景,到底是如何缠绕在一起的? 自打有了这个念头,就开始持续订阅国外的音乐杂志,大量阅读国外的一些专著。然而,读一些看似内藏玄机的文章,收获更多的却是 “水土不服”的陌生感。 其实,最开始只想搞懂最简单的疑问。比如,为什么北欧的重金属乐队,会把他们的远古神话、众神传说等联系在一起? 死亡金属看似标榜死亡,但那些对死亡和人性阴暗面的探索,里面到底有多少向死而生的哲学? 朋克怒天怼地,是不是为了改善情况而迈出的积极一步。那么,愤怒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可人们为什么总倾向把它跟消极、暴力联系在一起? 带着这些疑问开拓性地探索,眼前会展开一片宏大的文化背景,打开一个无比庞大的世界观。 就像写这本书时,为了给黑金属提炼出一句精准的解释,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北欧众神的渊源背景。理清一条脉络前后关联的背后,是对浩瀚人文背景的发掘。 的确,探寻的快感真让人着迷。每当淬炼出自己的理解,看着这些文化结晶在笔下变成句子,就忍不住想把这份喜悦,把音乐文化中那种浪漫传递给读者。 于是,在多年积累中构建的框架、沉积多年的思考,终于落笔成文。接着,就有了这本《摇滚乐全史》。 《摇滚乐全史》 The History of Rock Music 70 年摇滚发展史,810 幅精彩配图 2010 支代表乐队,30 万字专业干货 读者价 228 元 👇长按扫码购买👇 国人第一本! 世界摇滚文化史 这是一本揭秘音乐进化脉络的书,以时间发展为主线,从摇滚乐诞生前身入题,一直梳理到当下。 溯源每种风格间复杂交错、难分难解的关联和影响。在历史的偶然和必然之间,横向解析各种风格的发展始末,纵向挖掘发展过程中音乐文化背景,把它们编织在一起并行展开。 是的,你没看错!全书共 40 个章节、560 页(30万字)! 内容环环相扣,你可以从后往前读,也可以沿着时间脉络通读到底。全书尽量避开了晦涩专业术语的罗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翻开之后,真的停不下来。 这当然不够。 书中还有 810 幅精准传神插图、2010 支重要乐队、一个又一个的传奇故事,以“纸上纪录片”的形式,立体再现摇滚乐70余年发展史。 它不仅是一部音乐风格史,也是一场传奇乐队表达如何打破时代藩篱、出奇制胜的文化盛宴,在感性与理性紧密交融的历史档案中,把风格史、乐队史、文化史融为一体。 此书在手,一脉全通。 ![]() ![]() 《摇滚乐全史》 The History of Rock Music 70 年摇滚发展史,810 幅精彩配图 2010 支代表乐队,30 万字专业干货 读者价 228 元 ![]() 👇长按扫码购买👇 当人们谈论摇滚乐时...... 很长时间以来,媒体的输出总是不免背离对音乐本身价值的呈现。要么采取批判角度抨击摇滚,要么从商业维度作吹捧式宣传。 所以,当人们看到“摇滚乐”时会想到什么?会不会想到,摇滚影响了人文社会的各个领域?会想到摇滚跟远古文明的关系么? 会想到它与数学、文学、美术、天文学、人性善恶、哲学……乃至民族精神,都深深关联着么? 我们不着急回答。 这本书的编写初衷不是“硬科普”,我在编写时也不愿以“给予者”自居,而是希望读到的人可以:开启一扇重新认识摇滚文化的窗口,在思考中打破固有印象。 当然,这样一本题材的书也许注定小众。甚至可以想象,有人看到它的标题就会有抵触情绪,但这不妨碍你自豪地把它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们。 当觉得思考开始停滞了,大脑被碎片信息塞的越来越满,眼看就要生锈了,那就读这本书吧! 是的,拒绝停止思考的人们,或许都该看看这本书。 ![]() ![]() ![]() ![]() ![]() ![]() 《摇滚乐全史》 The History of Rock Music 70 年摇滚发展史,810 幅精彩配图 2010 支代表乐队,30 万字专业干货 读者价 228 元 ![]() 👇长按扫码购买👇 在思考中打破'摇滚乐”固有标签 所以,如果身边的人有以下想法或疑问,请把这本书送给他/她读吧! “摇滚乐已死。” “摇滚不死!” “为什么摇滚与流行之间会有鄙视链?” “摇滚乐只是一种嘈闹的音乐形式而已。” “为什么提到摇滚精神,总咬着'愤怒叛逆’不放?” “怎么能迅速扫盲摇滚乐的众多类型?” “为什么摇滚乐硬要分出这么多流派?” “摇滚只是少数人的爱好,小白不能有春天吗?” “摇滚乐的躁动和歇斯底里都留在了上个世纪,内省式的沉稳、更多内在感受和氛围才新世纪摇滚的主题。” “新世纪的摇滚乐似乎已经向汗臭味荷尔蒙挥手了。” “谁是正统?诸多风格究竟孰优孰劣?” “为什么旧风格会在新世纪复兴?” “熟悉朋克/金属,但不明白:从'盯鞋自赏到后摇’、从'新迷幻到新锐舞摇滚’... 从'数学摇滚到数学流行’、再从'寒潮到缓拍流行’,及所谓的'新摇滚复兴运动(The New Rock Revolution)’,到底有什么乾坤?” ![]() 以及,“为什么我们现在仍然需要摇滚乐?” ![]() 当音乐风格化发展成熟后,总会进入到“自我反噬”的轮回之中。不光是音乐,可能艺术类,比如美术、文学、电影等无一例外。 但这其中不一定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希望读者们能以不同方式抵达自己心中的摇滚。 ![]() ![]() ![]() ![]() ![]() ![]() ![]() 《摇滚乐全史》 The History of Rock Music 70 年摇滚发展史,810 幅精彩配图 2010 支代表乐队,30 万字专业干货 读者价 228 元 ![]() 👇长按扫码购买👇 众筹特别版 众筹专享 “摇滚之心”红滚边特装版,后续不再通贩! 阅读和收藏价值兼备。 ![]() 圆脊精装,双重锁线,180°轻松平摊 ![]() 封面采用UV工艺,质感优良 ![]() 画册用纸,细节逼真,色彩细腻 ![]() ![]() 关于作者 ![]() 虎子(卜晓虎) 音乐厂牌飞鸽传书(Dove Records Beijing)主理人。 1987 年生于辽宁,学生时代痴迷摇滚乐,以收集唱片和原文杂志为契机,先后对布鲁斯、摇滚乐、爵士乐等流行音乐史展开深入研究。为探寻美国音乐文化根源两度深入美国,沿袭摇滚乐根源展开寻访之旅,亲自探访超过 45 位传奇音乐家。 2016 年初创立飞鸽传书音乐厂牌,并与英、美、日、韩等国家及东南亚地区的音乐厂牌联合,开展摇滚乐队经纪和跨国演出策划等活动。 “面对信息快餐时代的浮躁,一位全才音乐人以此书向我们展现出可贵的周详耐心与学术精神。强烈建议国内音乐院校能把该书录入图书馆的检索系统,并编入学习现代音乐专业的参考书目中。”——张帆(迷笛 音乐学校/音乐节创始人) “这本书起码应该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去出版,让世界读者都读到它!”——有吉须美人(芝加哥布鲁斯名人堂音乐人) ![]() 摇滚乐发展历程一脉全通、传奇故事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让读者跨越“听个热闹”的门槛,体会摇滚的独特魅力与美感。 张有待(最具影响力中国DJ)、张帆(迷笛 音乐学校/音乐节创始人)、王囝(脑浊乐队)、姜昱同(艺术家)、比利·布兰奇(格莱美及布鲁斯名人堂传奇艺术家)、有吉须美人(芝加哥布鲁斯名人堂音乐人)、菊田俊介(国际知名吉他手)联袂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