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影新识·看了会南阳关

 小玉声 2022-02-17
翻检故纸堆,常见人提及京剧前辈名家擅演《南阳关》,异彩纷呈。此剧近些年罕见于舞台,录像资料也极稀少,若刨去最近录制的像音像之外,多年来似乎只见过胡少安有一出连上《骂杨广》一起演的资料,再就是谭元寿留了一份整出的录像,从视觉的角度说,参考价值比谭富英的选场音配像还高一些。其他的,基本都是选场录像。前两年钧天广乐票房排演的《南阳关》,留了个相对完整的版本,但整体效果不甚如意,吃了和下手活心气儿碰不齐的亏。票友演出,边配和场面常易掣肘。比如那天韩擒虎就是我来的,顺利成为全场最大的黵卷……
按理说《南阳关》和《定军山》《战太平》等一样,都是武老生戏,何故厚彼薄此?窃以为,一部分是这戏本身的架构所决定的。按照谭元寿的录像梳理一下场次:
头场韩擒虎发点,二场伍保过场,三场伍云召坐帐,四场韩擒虎过场扯四门,五场城楼会阵,六场伍保打下尚司徒麻叔谋,七场宇文成都押粮过场,八场宇文成都讨令出战,九场伍保报信宇文讨战,十场伍云召和宇文会阵,败下,十一场伍妻自尽,伍云召再败,宇文成都打死伍保,十二场就可以不再换场了,朱粲过场,伍云召望门,朱粲吓退宇文成都等,都在这一场里。
全剧唯一核心唱段“恨杨广”在前半程出现,到唱完这一段之前,都算是戏保人,唱完之后,这戏就变成跑梁子了,场次比之前显得零碎些,没有大唱大打,但又几乎处处都需要赔着小心,因为后面不扎靠了,改箭衣马褂,和蟒靠相比,这是极度不遮丑的一个扮相,工架上的任何瑕疵都会被成倍放大,于是后半程就完全变成了人保戏。而这就引出了另一部分原因:如果演员驾驭后半程的能力不足,极易导致虎头蛇尾。万一唱完“恨杨广”之后的戏都掉凉水盆里了,从演员到观众的体验都不会好。
但是这戏又实在冷门而名贵,不演可惜。前两年的电视京剧大赛,有几位用《南阳关》参赛,后来的天津京剧院“炫彩青春”展演,也有这出。只是无一例外,场次叠了又叠,核心全放在城楼的唱上了。
其实戏在人演,好角儿来也一样能处理得耐看,就看有没有心气儿去打磨了。一来扮相多,蟒、靠、开氅、箭衣马褂,各显工架。二来伍云召很多好身段,不大,却很精致:坐帐时的扔令旗;听说夫人自尽,跨腿拎下甲,接甩发三圈,回头,一串蹉步;望门时的跨腿、踢腿、转身;末场那些马鞭枪杆双家伙的身段……走好了都很赏心悦目。
 
临时有事要处理,还有一些其他想法顾不上记录,今天也就不再往下写了,啥时候有心气续写再说吧,也保不齐不再续这篇了。只记一笔看戏时候的脑洞:结尾朱粲扮成周仓,吓退宇文成都,目前所见各版,还没有见到这么瘆人的朱粲,感觉扮相上吃点亏。若能考虑给Cosplay周仓之前的朱粲楦上判儿,兴许看着更像那么回事。
听段孙老师的经典作品吧~

旧影新识·关公之“趟马”
旧影新识·抓帔掩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