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对孩子无条件的爱。甲骨文台历说字——保

 赵文耕 2021-12-22

【回听喜马拉雅直播】

今天学习——字。现代语境下,保经常用于保护、安保、保证、保障等。如何理解保字的甲骨文本意?从其写法很直接就能看出保属于会意字,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字组成,表达一个新的含义。保字就像一个人后背背着一个小朋友,这就是保的来历。大人和小朋友分别是谁?其实就是母亲和孩子。人们在有社会生活的最开始,观察生活并从生活场景中获得一种启发,就造出这个字,也就是说,每一个字都有一个具体的场景与之对应。它本身就反映了父母对孩子的保护。

【甲骨文台历,保】

为什么不是抱着,而是背着孩子?现在我国西南一些地区还保留着背孩子的习俗,实际上这个字反映了当时一种生活情景,妈妈或爸爸,在带孩子的同时还要把双手解放出来保证劳动。把孩子背在身上能随时看护而不影响干活,保字就是根据这个情景写出来的。背着时孩子的前胸正好贴着大人的后背,这个方式也是孩子父母间沟通和交流最安全的一种方式,父母可以随时感知到孩子的状态,所以既能达到保护的目的,又不耽误劳动。

【背篓背孩子】

其实到先秦,战国或者春秋之前,在《尚书》《礼记》中都说到过保是一种工作,这个职位叫保氏。西周《尚书》就明确记载两个跟皇子皇孙教育相关的职位:保氏和师氏。师就是老师的师,也是老师这个词的来源。保就是今天保育员的保。国共战争时期,共产党的根据地延安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叫保育院,那里孕育了中国的新一代领导人。国家领导干部的孩子待的地方叫保育院,从这个机构也能够看出保字有非常重要的教育含义。

【延安保育院】
【更多延安保育院照片】



这个字的写法到小篆就发生了讹变。甲骨文的时候可以很明确看出是父母背着孩子,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但是到了小篆就变成一个人和一个呆字。右边那个也不是呆,其实是子字左右各加一撇,是子的讹变。两边分别多一撇表示妈妈的两个手保护着孩子,对孩子的防护。所以保字跟呆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保字不从呆。到隶书的时候完全变成了左边是人,右边是呆。当时这个变化完全是错误的,保跟呆完全没有关系。

【保,演变】

讲到呆字,大家都知道现在呆是呆头呆脑呆傻的意思,有一个成语“呆若木鸡”的呆在原意中就不表示呆傻,反而是一种很高级的境界。这个成语最初出现于《庄子·达生》,原文: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讲的是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凶猛的斗鸡经过四个阶段由开始前十天昂头挺胸,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到了第二阶段第二十天时:听到响动,或者看见活动的东西,就会有回应;第三阶段第三十天时:还有脾气,会瞪着眼睛怒视;第四阶段第四十天时,达到神情凝寂的境界,无论别的鸡怎么叫唤舞动,这只鸡也无动于衷,才被挑选上场去试试看。果然上场后不论别的鸡怎样气势汹汹,这只鸡都不为所动,呆呆地像只木头鸡一样。不等它有什么动作,别的鸡都吓跑了。

【呆若木鸡,是一种境界】

为什么像木鸡一样待着?因为它的自然德行完备,其德全就没有任何缺漏任何缺陷,所以就不动了。没有一点多余的装饰动作,不以鸣叫来表达自己的威猛。任何都不用,因为都是多余的,往那一站就表达了一种气势。呆这个字在上古时期,指的是一种很高级的境界,后来才发展到今天有呆傻的意思。在甲骨文到小篆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呆字其实是跟孩子相关,且基本保持了这个写法。

保的甲骨文解释,会意字,从人从子,像人负子之形。说文解字中说:保,养也,即为保养一词的来历。幼儿教育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内容叫保育。说文解字中认为保就是养,养是养育养大的意思,其实只强调了保育的功能,而保还有养大的同时教育教化的含义。

【道德经,什么是赤子】

看看文献中保字有没有教育的痕迹?

第一个出自《书康诰》若保赤子。大家读起这句话有没有点熟悉的感觉,特别像道德经中的: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这两句话完全相应。若保赤子这句话其实挺高级的,赤子就是刚出生的小孩子,赤裸的,什么都没有必要。赤也是红色的。刚出生的小孩子叫做赤子,若保赤子的意思就是说刚出生的婴儿特别乖巧有定力特别安静。安静就是一种很健康的状态。那会儿是天性使然,不发脾气,也不随便哭闹,德行非常好。婴儿有一种特征,就是先天阳气十足,所以是状态最好的时候。过了三岁之后,开始有自己的辨别能力有喜好有自己的情绪脾气,就不叫赤子了。

【天真的小孩子】

随着生命长大,越来越多的不如意,身体也越来越差,经常得病,生活学习工作,遇到各种不顺,所以人们就特别想回到先天,先天最好的就是刚出生的时候,就是赤子。所以若保赤子,其实就是想让人们不要忘记自己原来和天地的沟通是多么通畅,在自己身上具备了天地的德行能量。在中国当下也是特别注重这个功法的。

还有另一句话,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道德经》中有好几个地方说到赤子,婴儿,这就是后来人们信奉的后天返先天,就是希望自己能够炼出像小孩一样的功法。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指标就是没有分别心,就是赤子的状态。毕竟小孩子他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所以在婴儿的世界里,没有脏乱差,没有好坏之分邪恶之分,也没有善恶之分。

【2022年和孩子一起学字,从福开始】
第二个文献引自于《尚书召诰》,有句话叫天地格保,保是保佑的意思。

第三个文件引自于《淮南子人间训》父子相保全。这个就是保全的意思了,因为父子关系自古至今都是天地之间最重要的关系,以至于中国的信仰体系当中都有天地君亲师。亲就是父母。父子关系就应该是互相成全互相保全。在父亲面前,如果孩子有任何的错误,父亲都应该有责任要弱化这个缺点,以至于孩子最后改掉这个缺点,而不能够因为父亲的参与,结果孩子的缺点反而越放大就不对了。甚至是父亲或孩子犯了错误,另一个报官了,在古代都是不对的,所以叫父子相保。在古代父亲犯了事孩子要袒护,都是人之常情,都是天地能够容忍的。现在可能崇尚讲法不讲理,讲法不讲情。在古代,父子不管谁犯法,另外一半都有保全的责任,都不能去报官,否则就会被人唾弃。这就是父子相保全。

【到了法的层面,就没有了情和理】

下一句引自于《资治通鉴》:保为将军破之。这个保就是保证准保,准保为将军破之,不管遇到多大的问题,多大的困难,这个人一出马保你能够渡过难关。

最后一个文献引自于《后汉书桓郁传》,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这个保通襁褓的褓,指包裹孩子保护孩子不着凉,保证孩子安全的小被窝。还在食奶的孩子就需要父母特殊关照,一般都裹在襁褓里。这里的保,也是本意保护的意思。

保这个字,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欢迎大家加入学习讨论,明天见。

(音频整理:吴雅

2022年甲骨文文创:

甲骨文笔记本——祝你走向成功

【这里可以下单】

阅读更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