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军拒不投降还杀信使,苏联大怒,活活烧死1000多日军

 東泰山人 2021-12-22

1945年,苏联大军开始对日军展开八月风暴行动,同时派出信使来到日军虎头要塞守地进行劝降。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丧心病狂的日军不但没有投降还把苏军信使残忍杀害。

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苏联人,于是苏联决定展开他的复仇行动,最终把一千多名日本守军活活烤死,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生命代价。

那么,苏联为何要在虎头要塞对日军进行劝降呢?在信使被杀害后,苏联又是如何烤死一千多名日本守军的呢?本期视频,大军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喜欢的话,记得点个关注点个赞。

文章图片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由于日本的冥顽不灵,美国最终在日本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轰炸。在这场大轰炸当中,美国人不但使用两颗原子弹轰炸了广岛和长崎,还动用大量的凝固汽油弹将其他的主要城市烧成一片废墟。

此时的日本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已经被军国主义彻底洗脑的日军高层,却依然在叫嚣着1亿玉碎。同时他们还存在着一丝侥幸心理,那就是之前和苏联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仍然生效。但是苏联的决定最终让日本彻底的绝望了。

在二战的最后,苏联向盟军保证,一定会对日本作战。因此,苏军对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展开了一场代号为八月风暴的行动。而在这场战役当中,日军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绝望。

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向盘踞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日军展开进攻。在这天的凌晨,苏军航空兵展开了大规模空袭,已经是强弩之末的日军根本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短短的一天时间之内,苏军就完全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苏军一百五十多万人几乎如入无人之境。

文章图片2

但是就在全线高速突击的时候,苏联远东第一方面第35集团军却被黑龙江省虎林县的虎林要塞挡住了,这可是令苏军始料未及的事情。虎林要塞是日军在边境线上建造的一系列要塞群中的一座。

在一开始,日本军队当中一直流行着北进论,也就是说如果想要维持日本的战争状态就必须要挥师北上,占领富饶的西伯利亚地区获取大量的自然资源。

但是在诺门罕战役之后,日军很清楚的明白,自己在陆地作战当中根本无法战胜苏联,于是只好知难而退,最终也放弃了北进论的做法,转而开始攻略南太平洋诸岛。但是此时的日军心里也没谱,他们害怕苏联会突然暴怒进攻中国东北地区。

因此日本人开始在边境线上修筑了大量的要塞,其中的代表就是坐落于虎林县虎头山上的虎头要塞,而这个要塞也可以看作是日军整条战线的前沿阵地。日军为了修建这座要塞,征掉了两万多名中国劳工。

在进行了残酷压榨之后,绝大多数中国劳工又被日军杀死,可以说是日本在中国犯下的一系列滔天罪行的缩影。

如果单纯从建筑角度来看,虎头要塞确实称得上是远东最强要塞。这座要塞实际上是一系列要塞群的总称,它从西边的火石山开始一直延伸到东边的乌苏里江,总共有十几个大小建筑构成。

五个阵地分为左,中,右三个部分,可以互相呼应也可以居高临下地对下进行射击。这些要塞群都建立在山上,同时还是日军国境警备司令部的驻地所在地。除了上面的碉堡之外,日军几乎挖空了整座大山,建造了包括指挥所,通讯室,弹药库和发电站等一系列设施。

由此可见,这座要塞极为易守难攻。当时日军为了提高这座要塞的防护水平,可以说是下了血本,其中就包括从日本本土特地运来的400mm重型要塞炮。这种火炮全长二十多米,射程20km,能够发射重达一吨的巨型炮弹。这座巨大的火炮被布置在半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战壕当中,炮口直接对准了苏联的伊曼铁桥。

文章图片3

同时日军还在这里配备了一门240mm口径的列车炮,可以攻击50km之外的目标。这座列车炮被安排在火石山的隧道当中,如果发生战争,可以随时完成准备。

虎头要塞的地下工事顶部全部被3m厚的钢筋混凝土覆盖,正是由于这样的防护能力和火力,才让日军吹嘘这座要塞是无法被攻克的永久要塞。但是日军不知道的是,苏联用来对付他们这座永久要塞的方法,比日本人自己想象的还要凶残。

当时的日军几乎将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这座要塞上,日军十分希望这座要塞能够把苏军拖住至少三个月或者是让苏联以重大的伤亡直接退出战场,只要苏联方面妥协了,那么日本就可以避免无条件投降的结局。

但是日本人很明显已经对苏联人的战斗水平有了不怎么正确的认知,实际上苏联军队在二战之后已经成长为当时全世界最为强大的陆军,苏联军队当中的多兵种配合作战已经完全碾压日军。但就算是如此,在如此坚固的要塞面前,苏军的进攻还是慢了下来。

在8月9日0:30,苏联军队对这座要塞发起了猛攻。苏联第五十七边防总团在炮火的掩护之下,强渡无数里将占领了日军的边境哨所,直接控制了边境线。

随后苏联的264师和109师开始对要塞进行了15分钟的火力攻击,随着渡过河的苏军越来越多,日军也感觉到麻烦不小。驻扎在这里的日军只能选择且战且退,一点一点地压缩防线。当要炸掉乌苏里江大桥的时候,日军却突然迟疑了。

但是在苏军的轰炸机对日军狂轰乱炸了两个小时之后,关东军才终于下定决心炸毁大桥。但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苏军的渡河部队全部使用船只进行渡河,从头到尾也没有用上这座大桥,可以说日军一开始想通过大桥来延迟苏军进攻步伐的策略完全失败。

苏军全机械化部队的推进速度令日军咋舌,苏军在一天的时间里就向纵深推进了5km到12km,完全地切断了虎头要塞和虎林县城之间的交通。但是日军的火力也不是吃素的,日军的重机枪和火炮依然在喷吐着火舌,给前线的苏军将士带来了极大的伤亡。

文章图片4

在看到地面的日军仍然在进行抵抗,苏联决定先出动空军削弱日本陆军的力量。于是在1945年8月10日,苏军出动了49架轰炸机对日军阵地进行了持续两个小时的轰炸。随后,苏联也在河的对岸架起了重炮,开始对日军的阵地进行全面炮击。

很快,苏联军队就接近了日军的指挥所,并冲进阵地之中与日军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日军组织起敢死队拿着炸药包和苏联坦克同归于尽,同时许多日本士兵也在步枪上上好了刺刀,等待着与苏军的短兵相接。在这场进攻当中,苏军总共伤亡八百余人,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在白刃战当中损失的。

苏联的进攻步伐竟然被日军阻挡住了,这也让许多日军相信,这座虎头要塞就是不可能被攻陷的。他们的粮仓之中还有三个月的存粮,足够他们守军一直生存下去。因此,面对着苏联铺天盖地的劝降公示,这群日本军国主义分子选择了置之不理。

于是苏军再次调来大量的战机和重炮,开始对要赛展开全方位的火力覆盖。但是很明显,混凝土对于火炮的抗性实在是太强了。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苏联虽然每天都在对要塞进行狂轰滥炸,但是最终的结果是除了几个地面上的兵营被摧毁之外,要塞的本体却毫发无损。

8月16日,苏军冒着大雨再次开始了冲锋。当时苏军30辆坦克进入到了虎头山的四五号高地,在当地有一百八十多名顽抗的日军,这些鬼子凭借着血肉之躯,对日军坦克展开了自杀式攻击。

但是苏联坦克上的机枪却没有给他们接近的机会,这一百八十多名日军全部阵亡。面对这种场景,苏联人只能感慨,日本人确实是不怕死,但是在现代化的战争面前没有任何意义。

1945年8月18日,苏联指挥部正式向日军守备队发出了最后通牒,告知他们,你们的天皇已经选择投降了,如果你们继续负隅顽抗,是非常不理智的选择,如果你们能够走出要塞并且投降,我们也不会虐待俘虏。

可以说苏联的这番话,已经对日军仁至义尽了,但是死硬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却认为这都是苏军的奸计,日本不可能投降,于是当地的日本守军在现场残忍的杀害了苏军前来劝降的特使。

正所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可以说,日军已经犯了天下最大的忌讳,他们已经严重地引起了苏联的愤怒,而现在苏联也不可能再给日军投降的机会了。

苏联在8月19日用能够调集到的四百多门重炮,对要塞区域再次进行了地毯式轰炸。在这一轮轰炸当中,日军的一个炮兵中队和一个步兵中队完全报销。而看到损失惨重的日军,再一次将所有的士兵都部署进了要塞当中,并且紧闭大门,不管苏军如何轰炸他们都不打开大门进行应战。

而苏军也对这种缩头王八一样的战术根本没有办法,毕竟厚重的钢铁大门加上3m厚的混凝土,就连坦克也无法突入禁区。更主要的是,一旦步兵接近这座要塞,里面的重机枪就会不停地开火,让步兵也难以冲锋。

于是苏军只能寻找别的策略来进攻这座难以攻陷的要塞。他们开始寻找关于要塞的结构图,虽然最后找到的一些地图语焉不详,但是也能看出来要塞的大体结构。

苏军的官兵们发现这座要塞的构筑和马奇诺防线很像,都是用四通八达的交通道以及竖井相连接。既然是这种要塞,那么必然会有通风管,只要找到通风管就行了。

在这一天,苏军派出了大量的侦查部队开始对虎头要塞进行侦查。炮火暂时沉寂了下来,面对着这样的情况,日本人甚至有些庆幸,毕竟连日的炮火轰炸让许多日军士兵的耳朵都嗡嗡作响。

今天苏联人并没有开炮,看起来是苏联人也对这座要塞一筹莫展了。苏联侦察兵不负众望,很快就在山顶阵地里找到了几个通往要塞内部的通风管道入口。苏联官兵立刻运来了几个大桶,然后开始向要塞里面灌注液体。躲在要塞里的日军还在纳闷,为什么今天苏联并没有继续对自己展开轰炸呢?

但是很快他们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它们闻到了一股熟悉而又奇怪的味道,那就是汽油的味道。实际上苏联搞来了数百吨汽油,一鼓作气全部灌进了要塞当中。日军马上明白,他们将会遭受到怎样的考验。

在太平洋战争当中,美国也使用过类似的策略,那就是使用速干水泥将要塞的一些口子堵住之后只留下一个口,然后向里面灌注凝固汽油。看来苏联也是要使用美国的先进经验,对这些日本人展开致命一击了。

文章图片5

在灌进去大量的汽油之后,苏军立刻派出士兵使用火焰喷射器对地下进行点火。瞬间,这座坚固的要塞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烤炉,数千度的高温让许多日本守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烧成了焦炭,而剩下的日本士兵看到苏军点火之后,吓得狼狈逃窜,试图从要塞当中突围。

但是当这些日军冲出来之后,才发现几乎每一个路口都有苏联大兵严阵以待。在坦克的火力和重机枪的咆哮之下,这些冲出来的日军也绝大多数被打成了筛子。虽然这场战斗并不人道,但是效果却非常好。

8月21日,日军第三步兵中队全数被歼灭。而苏军则在五天之后,肃清了要塞周边的全部日军。当时在苏军对要塞放火的时候,要塞当中总共有1401名日本守军,但是到最后,只剩下了53人存活。而这53名幸存的日军,也对这场战斗感到内心十分崩溃。

他们已经成了事实上最后的抵抗者,已经不具备享受战俘公约的待遇。可以说,苏联已经狠狠地为那名信使复了仇。而这场战争被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场恶战,虎头要塞也必将永载史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