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乱世,征伐不休,什么东西才是最重要呢?答案是,活着。能够在乱世中善终,安享晚年,就是人生赢家。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政府对起义军将领都是从重处罚,斩首、凌迟、甚至株连九族。例如,翼王石达开,不但本人被凌迟,连5岁的儿子石定忠也未能幸免,着实够残忍。 那么,有没有起义军将领能够善终,成功躲避清朝追杀呢?生存技能强,自然没有什么问题。晚清内忧外患严重,朝廷自顾不暇,太平天国灭亡后,许多将领若是低调从事,基本都能躲避追杀,得以善终。本文主角林秉钧:战斗负伤后遁入佛门,归隐山林,不问世事,得以善终。史载:“入城东大合山佛寺隐居,光绪二十六年病故。” ![]() 林秉钧,安徽太平人,太平天国后期悍将,生存技能非常强。早年林秉钧家境贫寒,吃了上顿没下顿,经常忍饥挨饿,故而对清朝封建统治极为不满。为了能够活下来,林秉钧行走江湖,组建一支队伍,经常劫掠富户、商旅、官府,在当地名气非常高。 “劫富济贫”,这是江湖上的不成文规矩,林秉钧也不例外。林秉钧没有骚扰贫困人家,还经常赈济,故而深得人心。善意的举动,总是会收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后来,林秉钧战斗负伤,也是太平县的老百姓将他救活,并护送他去佛门隐遁,躲避清朝追杀。 建功立业,这是大多数人的梦想,林秉钧虽说是江湖人士,却怀揣着封侯拜将之梦想,参加了太平军。史载:“乃于太平城内万寿堂兴武书院,招四方义士以图大举。”从此,林秉钧为天国征战,立下不少战功。 ![]() 考虑到林秉钧在江湖上威望很高,能够摆平许多地方上的复杂事务,侍王李世贤对他重用有加。1860年12月,林秉钧参加太平军,在太平府城内发动起义,协助李世贤部将吕焰昌攻取城池,然后镇守太平府。因作战有功,林秉钧被授予“将军”职务,可以独自带兵征战。 吕焰昌进入太平府,林秉钧夹道欢迎,给足了上司面子。吕焰昌喜欢看戏,喜欢娱乐节目,林秉钧都一一满足。当然,吕焰昌能力还是很强,他善待士卒,也善于笼络人心,对防守城池也很有一套。如此,林秉钧与吕焰昌和谐共处,一起为太平天国效力,彼此都相互支持。 镇守太平府,吕焰昌、林秉钧经常率兵外出击杀团练,顺便去“打先锋”,也就是对富户人家下手,筹集必要的粮饷。林秉钧能征惯战,人际关系又好,每次出战都能得到江湖亡命之徒配合,故而收获丰厚,城内粮草充足。 ![]() 团练不是太平军对手,清朝只好让湘军出战,派鲍超率“霆军”去攻打太平,收拾吕焰昌、林秉钧。鲍超,号称湘军第一猛将,从未被打败,在他眼里太平军将领没一个能打的。结果很不幸,鲍超在攻打太平军遇到了“硬骨头”,差点被林秉钧打死。 野战能力,“霆军”第一,无人可以硬抗,这点林秉钧很清楚。所以,林秉钧没有率军出去应战,而是加固城池,并部署大量洋枪、洋炮,居高临下扫射攻城的湘军。鲍超喜欢冲锋陷阵,并亲自攀登城墙,结果被枪弹击中左臂,坠入城下护城河,处境危急。 鲍超受伤,林秉钧乘势冲杀出来,想“收割人头”。谁知,“霆军”将士实在太能打了,他们没有退缩,硬是将太平军挡回去,救了鲍超一命。 ![]() 随着附近各县城相继陷落,太平府粮草被断绝,城内出现粮荒。湘军又持续加强攻势,吕焰昌、林秉钧等招架不住,只能想办法突围。但是,湘军已经将城池团团包围,杀出去谈何容易呢?为此,林秉钧向吕焰昌献计,让他假装举办一场隆重的婚礼,以迷惑对手,让湘军误以为太平军不会撤退。 不得不说,这一招还真是够狠,吕焰昌假装举办婚礼,湘军放松戒备。此时,吕焰昌、林秉钧暗中调动兵力,伺机突围而出。湘军放松戒备之际,太平军突然从东门杀出,吕焰昌率主力先行,林秉钧则率部断后,掩护主力突围。 太平军突然杀出,湘军猝不及防,但“霆军”毕竟是精锐,很快就缓过神来,并组织追击。林秉钧率兵反击,与湘军血战,亲手砍死十余人,非常勇猛。太平军血战一番,吕焰昌率部来到坞根,但士兵疲惫,湘军很快就追上来。 ![]() 湘军冲杀而来,林秉钧迎头截击,双方再次大战。很不幸,林秉钧在战斗中左臂被打伤,太平军阵脚大乱,纷纷溃逃。此时,林秉钧“装死”,躲在战死士兵的尸体中间。湘军为争夺战利品,继续追击吕焰昌,林秉钧被村民所救,躲过了一劫。史载:“秉钧一臂中伤,伏乱尸间,为民人所救。” 也许是平日“劫富济贫”的缘故,村民救活了林秉钧,帮助他躲避清军搜捕。为了活下去,林秉钧遁入空门,隐居山林,得以善终。史载:“入城东大合山佛寺隐居,光绪二十六年病故。”就此而言,林秉钧生存能力很强,“诈死”逃生,隐居山林,安享晚年,堪称人生赢家。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天国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