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大破陈友谅60万大军,却被朱元璋幽禁到死,200年后子孙称帝

 你在我在观自在 2021-12-22

朱元璋与陈友谅可谓是死敌也是劲敌,朱元璋和他交手胜败交替,但是这个人与他交战,并在两军兵力悬殊的情况之下去战胜陈永亮,可谓一举成名。这就是著名的洪都之战,鄱阳湖战役的前奏。

而此次战役的首领是朱元璋的唯一的侄子朱文正,他以2万兵力抵挡住了陈友谅的60万大军。让人不解的是,朱文正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就是这样一个打了胜仗的带头人,最终却被朱元璋囚禁在狱中一直到死。

而200年之后他的后代却又身着黄袍代表朱氏家族称帝。

叔侄同榻——感情非凡

朱元璋我们都知道出生于草根,父母早亡,一直跟着哥哥生活,长兄为父,长嫂为母,侄子朱文正只比朱元璋小8岁,所以两个人等于是从小一起长大,而且和侄子一起同床而眠,两人感情也非常好。

可是后来哥哥不幸病逝,家里更是揭不开锅了,朱元璋也要了饭,后来当了和尚,以至于嫂子带着侄子也回到了娘家去暂时度日,朱元璋与朱文正也从此失去了联系。后来由于朱元璋在郭子兴的麾下逐渐崭露头角。

朱文正也开始带兵打仗,而且名气越来越大,此时朱文正和母亲也来投靠朱元璋,失散多年的亲人能找到自己,这令朱元璋十分高兴。侄子朱文正也算是一个军事奇才,不仅战场神勇无比,谋略也是超出常人。

几次战役之后就能开始独立带兵打仗了,朱文正虽然武艺高强,军事才干也比较出众,但是因为在母亲的庇佑之下,他养成了一些恶习,每一天都在花天酒地中度过,而且奢酒如命,甚至有长醉不醒之时。

因为这些他的名声也不是很好,但是因为是自己的侄子,在战场上又能骁勇作战,而且可以说非常努力,自己和侄子的感情也是非常的好,一直将朱文正当儿子看待,所以这些小的毛病在朱元璋眼里也就视而不见了。

战功赫赫却不再安分——终死狱中

朱元璋还是将一些重要的战役交给侄子去攻攻打,有了这样的一个好的平台,还有这样一个器重自己的叔叔,朱文正也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在叔叔的提拔下,很快就做到了大将军的位置。

朱元璋和陈友谅成为最后的两支比较有实力抗衡的队伍,那一年朱元璋离开洪都将洪都交给侄子朱文正把守,自己带兵去攻打其他县郡,而此时陈友谅拥有60万大军,兵分两路是完全可以同时和朱元璋、朱文正比拼的。

可是陈友谅选择集中兵力,想一举拿下只有2万人的洪都城。叔叔虽然只给留下2万人马,但是军事奇才朱文正却拼死抵抗,也许是上天给了洪都一个保全自己的幸运符,也或许是朱文正,就是一个出色的军事指挥家。

朱文正利用这2万精兵,结合洪都的地形,合理地安排兵力,死守洪都85天终于等到了叔叔的援军。没想到占尽了人数优势的陈友谅却兵败洪都,等到朱元璋大批援军到来之后,竟是一败涂地,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了。

历史上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战斗案例,但是相差如此之多还能够战胜取胜的却还是寥寥无几,何况还是在几百年前。此次战役也让朱文正的名声威名远扬,而这之后他自己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想想自己也是朱家的后代,自己也是能征善战,为什么不能自己自立为王吗?他的这一想法被朱元璋察觉,还没有等到他自立为王的那一天,朱元璋先将他囚禁,后来朱文正死在狱中。

也不得不说,这样一个军事奇才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死在了自己地贪婪之中,也是自己咎由自取,朱元璋将你当儿子培养,怎么可能会亏待你呢?

200年身披黄袍却难成大业

200年之后大明王朝逐渐衰败,大清的铁蹄终于荡平了大明的江山,当年虽然朱元璋杀了朱文正,但是却没有伤害到他的子孙,朱文正儿子孙子也都被封王封地,都有了属于自己的领地。

崇祯上吊自杀之后,在靖边市朱文正的十一世孙朱亨嘉,身披黄袍,代表朱家的后代独立称王,代表大明后人与清兵对抗,可是还没等去跟清兵决战,就被自己的同族杀害,短短的十几天就结束了朱家皇帝的梦想。

其实大明后期的一些朱姓从中根本就不团结,也就造成了各自为王的局面,而力量分散,又怎么能与大清的精兵抗衡呢

回头看当年朱文正如果是不那么贪婪,作为一起长大的叔叔,又怎么能会置他于死地呢?所以说做人还是要摆正心态,无论自己有多大的能力,都不要忘记了,还是需要有一个平台,自己才能有一个展示的机会,离开平台或许你什么都不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