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 诗词赏析

 陈德功 2021-12-22

这是之前介绍司空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时提到的诗句,作者是司空曙的“外弟”(表兄弟)卢纶。不过,也有人认为,作者是唐代诗人严维,就是写“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丹阳送韦参军》)的大历才子。

来看全诗——

李端公/送李端

图片
图片

唐·卢纶(一作严维)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诗词赏析

图片

李端,我们并不陌生,他的名作《听筝》“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是相当地脍炙人口,相传他还因此抱得美人归,成就了一段关于音乐的爱情佳话。李端似乎尤善闺情诗,如《拜新月》“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闺情》“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喜鹊声”,都是佳作。然而,诗途顺畅,仕途必然蹬蹭,李端在两次科举考试失利后,不得已走上干谒之路,虽求得一官半职,终究是一生薄宦。

卢纶(严维)与李端的经历大致相同,人生基调不过是一个字——“悲”。

送别本就是一件悲伤的事,更何况还在衰草遍地的“故关”。所以,作者一点也不掩饰心中的悲感——“离别自堪悲”。

图片

颔联写悲的环境——“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寒云,犹寒天里的云,因为身体上的寒冷,眼中的云便呈现凝滞状,从而又在心理上生出一种压抑之感。在这样的氛围中,行人的“路”自然也变得坎坷难行了。等朋友走后,暮雪开始飞扬,他们在纷纷大雪中各自踏上归途。想起刘长卿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若等待他们的是一个亮着灯的温馨小屋,屋里有家人,有红泥火炉,有热气腾腾的饭菜,有一壶暖暖的酒……那么,归途就不再艰辛,归人也不再孤寂。可现实是,由于战乱他们均在异乡流浪,居无定所,没有一个安定的家。

颈联写身世之悲。“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少孤即年少失去双亲,这已是人生之大不幸,何况还要经历异乡漂泊之苦。“为客早”“多难”,间接反映出时代动乱不堪,百姓流离失所的社会现状。“识君迟”,则谓知音难求,相见恨晚则更突出相知之可贵、情谊之深挚。

到这里,又引出另一种悲——“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何处期,谓后会无期,因世事难料,人生无常,此别虽是生离,但很可能也是死别。

清代潘德舆评曰:“'少孤'句,皆字字从肺肝中流露,写情到此,乃为入骨。虽是律体,实《三百篇》、汉魏之苗裔也。”《唐才子传》称严维“诗情雅重,挹魏晋之风,锻炼铿锵,庶少遗恨”,由此推测,作者是严维的可能性大些。

回头再看“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如果抛开送别的背景,它也可以用作描写归人的心情——岁末,你迎着纷纷暮雪,踏上回家的小路,天寒,心却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