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幸有清香压九秋

 玄鸟文化 2021-12-22

本文共1590字  剩余阅读时间6分钟

其实,第一次迷上桂花香,并不是来自桂树本身。大约还是三四岁的懵懂年纪起,和爷爷奶奶住乡下。每天早上,我坐在小板凳上看着姑姑在镜子前梳洗完,编起麻花辫,之后,总会闻见幽幽飘过的一阵暗香,很甜。姑姑喜欢用“香海”牌桂花蜜,玻璃瓶装,黄色偏稀的膏体,倒少许到掌心,摩挲,再从脸上擦开,一直顺延到颈部,有阳光的时候,光线照在皮肤上,看得清脸上的绒毛,浸润在好闻的桂花香里。那种香气,在长大后的好些年里再忆起,该是恋爱中的女子特有的气息吧。

再之后,记得每年的元宵节吃汤圆,最喜欢的口味是传统黑芝麻陷的。小包的干桂花和糖包一同装着。圆滚滚的汤圆在水里煮沸,舀一勺乳白色的汤水至碗里,桂花在水里飘荡开,几乎是在瞬间,整个厨房里都弥漫在一缕甜丝丝的味道里。那样一碗汤圆下肚,方觉节日圆满。

桂花做的糕点最是好吃,桂花糕、桂花米粉,艳得很。吃花在《红楼梦》里到处可见,但凡是花好似都能吃似的。然而,毕竟是贾府,吃的花撰亦不同寻常人家,而唯独桂花带了凡间的民意,任由谁都能享用,摘了,放在新沏的茶里,喝起来,温润如玉;如果喝普洱或岩茶,投几小朵桂花,想起就生动得心跳,仿佛一个有阅历的沉稳男人配了一个温婉娇羞的小女子,格外红尘。

上学时,记得校园里有两棵很茂盛的桂花树。每年花开季,总会约了发小在月黑风高时潜入学校,一人攀下树枝,另一个贪婪地大把大把摘,藏进大大的棉布袋里,装满大半袋才肯罢休。回家后开始“分赃”,放进母亲闲置的装过首饰的束口小袋子里、铅笔盒里、书包夹层……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天打开书包和笔盒,总有暗香拂来,扑入面,扑入心,只稍一抹,心里就知道,是它了。这样的感觉真好,带着秋天的清澈,香得浓郁又空灵,让人生生地沦陷。这是江南的八月,我吸吮着那撩人的香,端着,凝着,像一场暖色的记忆。

桂花是属于秋天的。秋风里,米粒般的细碎,白色或金黄色的一丛丛小花,风一起,真是应了那一句“风动桂花香”。不知为何,总觉得今年的桂花花期晚了些,不及去年来得应景。桂树开花的时节,一整个城市都似在桂香里。是9月的某个秋日,走在根宫佛国的醉景园,只闻见山中香得灵幽。抬眼寻去,看到一树的小小的黄色桂花开得热烈,是金桂,像是要把整个秋天都铺满了似的。不华丽,却热闹,一朵又一朵,密密麻麻地铺满了枝丫,抱着团,簇拥着,带着几分羞涩与喜悦。不由想起那一句“人闲桂花落,叶静春山空”,王维的诗一如他的人,亦如这满园的桂花,清幽得很。而此刻,在周遭满是苍松劲柏的映衬下,桂花香更显饱满和丰盈,那淡淡的一树一树的小花,开得那样寂寞,却又香得这样销魂,似一条条清凉的小蛇,无形地游进心来。

桂花在密匝的绿叶间欢悦地开着,像一个个含笑的女子,风情却不浅薄。有时,看着看着都会发了呆,那香,很自我,却让人倾心。后桂花飘落,那黄即使落在地上也是一副安暖的姿态,一点不落魄,不像春天里的樱花,落在地上像死了爱情的样子,伤情伤心。而桂花除了那香有点飘散外,虽有点薄,但不凉。那一地洒然的黄,也有了唐诗宋词的模样,让人有了光阴穿越的错觉,想象着这花轻落在诗人王维的身上,人闲,桂花落。

干桂花冷香袭人。闻起来有些许的腻,可是并不扰人,扑面而来,容不得你多想。齐白石画过桂花,稀疏向上的几枝,看着像是闻见了散发出的迷迭之香。但桂花实在还有些乡气,不似国色天香的牡丹。入得画来,即使画得再好,品也不高,绝不是动心到惊艳得想霸占了的。可是,因为如此,也就妥当得很,它本就无意苦争什么,宁肯在秋天媚一把晚凉,也要香它一城的风动,别无他求。

古人赞桂花是“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清香压九秋”。那一城的香,任是多清冷凛洌的人,也会怦然心动吧?还是应该满足,毕竟有过这样灿然一季,那招摇到放肆的桂花香,其实最有一颗空灵的心,知道过了这一季,下一季要等待整整一年,所以,用力地开,用力地开,一直开到荼靡。

风动,桂花香。它是秋天的一幅丹青。



玄鸟传播观点:

原创态度,手工精神

致力做中国出版传媒界的“手艺人”

杂志(期刊)制作:定位策划、内容采编、专业摄影、版式设计、

付梓印刷、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搭建与运营规划一站式服务

WEB:www.xuanniao08.com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灯彩街567号华彩国际7幢1503

电话:0571-87204072/13505714941

玄鸟出品自媒体期刊介绍:

《醉根》(季刊)文化提领、助跑5A。为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量身打造的自媒体期刊。以根艺、园林、旅游、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为主题,围绕景区发展,挖掘根艺旅游内涵!


查找公众号“玄鸟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