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1日晚,2016“CCTV寻找中国最美乡村颁奖典礼”举行。衢州开化县下淤村荣获2016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这也是浙江省唯一的上榜村庄。 开化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地貌,在这一方青山绿水之间,星星点点掩藏着很多肌理清晰、生态界面完好、乡野味道浓郁的村落。美丽村庄的背后是开化县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的正确尝试,是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的生动实践。 古朴清幽 | 石柱村 沿着马金溪向北,一路风景如画。在路上,我从未想过这个素未谋面的小乡村可以美得这般安闲而隐逸。站在村委门口,远望这个一见倾心、粉墙黛瓦的乡村田园式小村落,头顶一排郁郁葱葱的百年老树,面前是缓缓流过的小河,静静地流淌在旷野间。花在水中开,水在花间流,整个村落格外安静,别有一番江南水乡的韵味。 石柱村最具有历史人文气息。村口一脉岩石延伸至山脚,似一条巨蟒游走山间。与之对应的是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山包前伸出一块巨石,犹如一只气宇轩昂的神龟。龟蛇是道教文化的象征,在道教星象学中并称玄武,故此地借助道教之玄,暗藏“龟蛇把门”的意蕴。 “龟蛇”还有一个历史传说。相传明朝内阁首辅商辂罢相回乡途经“龟蛇把门,将相并行”的宝地,他当时断言:“三年后必官复原位。”然看到断崖时又绝望感叹:“龙脉已断,我不复出也。”而后果真无再复出。 石柱村气候湿润,降雨丰沛。这里的屋顶斜坡较大,檐口较深,利于疏导雨水。 村名之所以为“石柱”,是因为这里曾有“两龙化为石柱”的传说。相传900年前,节逢双龙,洪水肆虐,“母龙自岭里出,至大乌潭盘驻以待;公龙自横潭出,因无可蔽身,为泗洲佛所斩,成九段。母龙怒,腾身摆尾,翻天覆地,以致河流改道。”后双龙化作两根石柱,公龙柱因已气绝故寸草不生,而母龙柱则草木繁盛,四季常青。而今公龙柱立于村头,母龙柱立于村尾,遥相呼应。 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期,悠悠古道将徽州与外界相连,徽商才得以游走四方。而石柱村,则正位于这条古道上。徽开古道古时候有“三里一庙,五里一亭”的说法。经过上千年的演变,这里的寺庙渐渐成为江南特有的“外亭内庙”格局——里半间为庙堂,外半间为过往行人避雨歇脚的凉亭,周围的小片土地无偿给寺庙耕种,而僧人则烧些茶水给路人解渴。 泗洲亭 石柱村里现存的一座泗洲亭,便是当年繁盛的泗洲庙遗址。古驿道从庙亭中间穿过,亭子仅靠一根石柱。村支书汪苏桃介绍说,当地人曾在石柱上凿出一个佛龛,用以摆放掌管水路的泗洲佛像。尽管如今的泗洲庙已经无存,但不时仍有善男信女到此造访,他们会在遗址上插一簇香烧一叠纸,乞求泗洲佛的庇佑。那石壁上黑色的焚烧痕迹,便是今人对这一方土地“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虔诚祝愿。 对于石柱村而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之境不免过于冷清,在这里,石柱、古道、古樟、清溪、野渡,加上泗洲亭的点缀,方显得古朴清幽而不失勃勃生机。徘徊于幽幽的老街古巷,漫步于宁静的徽开古道,驻足于寂静的百年古居,凝神而思,方能感受其独有的古色古香之美。 绿水青山 | 下淤村 早春的下淤一片墨绿,山野寂静,只有河边游步道两边的红玉兰、白玉兰已经悄悄吐出了毛茸茸的花苞,煞是可爱。田野的油菜花刚刚吐蕊,再过段时间,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将盛开,那定是人间胜景。 过去的下淤村,村前的马金溪两岸长满荒草、堆满垃圾,一片凄凉的景象。2013年,县里启动“治水造景”。这几年,下淤村开展美丽乡村和3A级景区村建设,确立了“水岸风情、休闲下淤”主题,投资80余万元积极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道;投资2527万元,打造出集游客中心、亲子水上玩乐区、休闲垂钓区、精品农业种植区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休闲园。尝到生态经济甜头的村民,开始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乱扔乱倒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少,看到地上有果皮、纸屑上都会主动捡拾起来。如今,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下淤村河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青山一片葱茏,花木繁盛,游客徜徉其中,犹如置身世外桃源。吃农家菜,住农户屋,体验农家生活,或者去河边吃烧烤、划船,去果园享受采摘乐趣都已成为去下於村的必玩项目。 ![]() 百里黄金水岸的水赋予了下於村的灵性,也带给了游人无限的乐趣。碧波荡漾的马金溪上,小小竹排江中游,竹排、木船、水上自行车穿梭在水面上,游客一边戏水,一边摆出不同的造型合影留念,让青山绿水永远留存在记忆里。 ![]() 下於村的河边还诞生了开化县首家以香道文化为主题的体验馆--汉唐香府传统文化体验馆。在外经营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多年的段书权于两年前看中了下淤河边荒废的水泵房,于是出资上千万元,打造成了今日的汉唐香府。 ![]() 走进小院,檀香缭绕,古琴悠扬,处处透露着浓浓的文化气息,陈设的香炉、香筒、香插等,无不体现出主人的妙手匠心。春日午后躺在藤椅上享受暖阳的抚慰,远处黛色的青山,近处碧绿的溪水,尽收眼中,也可小住几日,看落花流水,闻草木清香,品山珍野味,这样的享受是别的地方难以觅得的。 ![]() 乘着“五水共治”的东风,下淤村开启了烧烤园、水上乐园、葵花园等乡村旅游项目,成了开化县首批3A级景区村之一,积聚了人气,富了村民。2016年,村民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2000元。马金溪让清水流金梦想照进了现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大气磅礴 | 金星村 在开化,若是有人不知道金星村,必然要遭到嘲笑。于是,我们也慕名而来,想要一窥这个村落的真实面容。 ![]() ![]() ![]() 听说,许多年前的金星村还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山村,人们种茶、耕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换取收入。 如今的金星村已经成为开化县最美的山村之一。 车沿着整洁宽敞的大马路一直往前开,空气里的植物清香愈发浓郁。远远便看到一座整齐干净的小村落呈现在眼前。农房全部是仿古木制花格窗,格外养眼,屋顶红瓦变成了灰黑色,墙体变成了白色,显得洁净淳朴、古典大方。一幢幢黑白相间,是江南一代典型的徽派民居风格。 据了解,金星村中的路原本多是黄泥路,一下雨稀松的泥土就和成泥浆。现在早已铺好了水泥路,旅游大巴可直达景点,村民们也能快捷便利的出村了。 ![]() 房子原先也不是这样的颜色,房屋的结构和外墙颜色不一,缺乏整体的美观度。该村借着全县“大干三个月,环境大提升”的号召行动起来,对全村农房进行外立面改造,提升村庄环境。通过两个多月的施工,才终于成为此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模样。 ![]() 近年来,金星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政府聘请专家制订村庄建设规划,进行旧村改造、新村建设、下山脱贫,有5成农户用上沼气,有九成家庭住上别墅;对全村“五纵四横”的主干道实行硬化,并安装路灯、修建排污沟、设置垃圾箱、拆除露天厕所、配置专职保洁员;依托千年名树仁杏新建3000平方米休闲公园、万米环村江滨绿色休闲长廊。实现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休闲公园化、生活城市化,如今的金星村比当年的时候更生态、更文明、更整洁。 ![]() 沿着大片的草场,顺着已经干涸的小渠往前走,河边一排桃花开得正灿烂。桃花的尽头是波光粼粼的小河。走到水边,可以看到很多小鱼在江里自由自在地游着;天空时不时飞过小鸟,翔翔九天无拘无束。自由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金星村这块碧玉镶嵌在钱江源头。 生活在这里的人,看着自己居住的地方一点点改变,却觉得再正常不过。因为这些改变正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 ![]() end 迎着稍微冷了的晚风 看着西下的夕阳给整个村落镀上一层橘黄 格外温柔 从清幽安静的石柱村在古道上慢慢走来 坐在大气磅礴的下於村的百里黄金水岸上拈一片玉兰花轻轻一笑 迎着西下的斜晖揣一片金星村旁芹江的潋滟水波频频回首 至此,这一趟环保与经济齐飞的“最美乡村”之行才算完满落幕。 时间会见证这一切 让这些乡村走得更美更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