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醉根》新刊 | 做个国风梦给你

 玄鸟文化 2021-12-22




    趁着春光,去旅行   


国风之旅:不负春意



四月的尾巴,春花大多开过了,剩下些杜鹃仍在枝头撩拨着行人。

大自然用满目的绿意覆盖了冬的萧索、春的繁华,这绿中有时还带着点嫩黄。不同于四季的墨绿,这时节的绿,蕴藏着热烈的生机,浸淫着万物躁动的生命。按理该是春末了,四月芳菲尽,江南的温度却最是宜人,脱去毛衣,穿上轻便的裙子开衫,人的身体也随着四月末的气息舒朗开来。天朗气清,再不踏春,怕是真要辜负这大好春光了吧。

记录春光,有人喜欢在阳光明媚的周末来一次野餐:奶茶、糕点、pizza、糖果,还有鲜花和酒;拍一段时下流行的vlog;或是一组属于春天的汉服写真……大自然的深处,是春的圆舞曲,也是青春的气息,是一个个始终鲜活的灵魂在跳跃。

这时节翻开《醉根》新刊(第三十四期却是再合适不过的。它为人们的踏青、野餐、国风之旅提供了最好的目的地。

当2019年根宫佛国获得“最美外景地”的美誉,意味着浙江的西南角多了一处电影外景地,意味着国家5A级景区根宫佛国又多了一种新玩法。对普通旅人来说,醉根或许是国风之旅的最佳目的地——

根宫戏梦:最美外景地醉根



《醉根》新刊(第三十四一改往期以根雕为主题,我们将目光投放到整个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以唐风古建为着眼点,汉唐建筑、江南园林、自然生态、根雕艺术、自然光影,以“电影”为名,展现给旅人的是最鲜活、最国风的根宫佛国——

一个恢弘大气的古建群,展现着它的包容性和独特性。武侠、仙侠、历史、奇幻、文艺、爱情……你可以在这里创造不同的故事,遇见不同的风景。

我们专访了徐谷青大师,听他说一说关于根雕、关于“最美外景地”的故事,以及关于醉根的过去和未来。

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一段国风情。如今,人们将这种情怀演绎为武侠、仙侠题材的影视作品,延续着国风的浪漫。从90年代王家卫的《东邪西毒》,2000年李安的《卧虎藏龙》,2018年张艺谋的《影》……国风情怀、武侠元素始终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热爱着。

儒家的中正大气,道家的浪漫飘逸,都在这一幢幢唐风古建里。我们可以在这里做个武侠梦,完成一段段穿越。

无论是金庸的武侠小说还是武侠题材的影视作品,当佛教文化作为一种普适性的文化在融入到民间意识中,实体的佛塔成为作品中十分常见的建筑,而佛法、佛理也成为支撑作品主题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中国文化有着怎样的渊源?在佛塔之下,根佛殿、罗汉长廊里,我们又能收获怎样的画面?

△根宫佛国幽静的场景很多,适合拍摄安静、意境化的人物图或是古风空镜头

由中式园林的建筑思想到电影的圆形(框架)构图,从中折射出的是中国式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方式。而通过这样的构图,我们亦可以得到一张充满禅意、充满意境的照片。

自然光和色彩对摄影、摄像艺术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增加画面的美感,还可以营造人的情绪。从电影《爱在落日黄昏时》到《红高粱》,我们都会不自觉地沉浸在自然光影和色彩艺术中。醉根的自然艺术,从宝塔落日到“醉根蓝”,又营造了怎样的美景?

△翘起的飞檐、乳白色的石阶和围栏,华夏文化根雕艺术博物馆的外景大气典雅,能满足各种国风场景的拍摄

△夜晚的华夏根文化景区熠熠生辉,犹如古代的宫殿

一期一会,如约而来



“醉根山房”栏目以山房十二时辰呈现古人十二时辰的健康、养生生活,带我们在这座“可居住的根雕博物馆”醉根山房修身养性,穿越时光,体验“中国式”的生活方式。

“诗意醉根”继续呈现第五届醉根诗会的精彩内容。让我们走进诗人笔下的根宫佛国

本期“根雕美学”栏目,福建根雕艺术大师黄炳灿带我们走进动漫雕塑的世界。当传统根雕/木雕艺术与现代动漫艺术相遇,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醉根时令菜谱”(上图)和“醉根植物志”(下图)是《醉根》杂志轻快愉悦的音符。本期我们一起品味板栗烧鸡的美味,一起走进凌霄花的文学世界。

风景未曾改变,变的是看世界的心态和角度。

但愿本期杂志能给你今后的旅途带来更多的灵感,让你一直热爱旅行,热爱春天,热爱根宫佛国。

海子说: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带上《醉根》杂志,迎着明媚的春光,去看看春天的根宫佛国,跟我们一起,做个国风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