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醉根新刊 | 醉根门:建筑里最柔软的一笔

 玄鸟文化 2021-12-22



当醉根“门”道这个专题被确定下来的时候,我是有点迷茫而又兴奋的。我很喜欢醉根的古建筑,自然而然地就会关注它的门和窗。若论传统建筑里的中式韵味,怎么也绕不开中国门。

一扇扇中国门里,是精巧的传统建筑艺术,也装点着中国人浪漫的精神生活。大到宫殿式的巍峨大门,小到园林之门、屋宇内部普通的隔扇门,还有独一无二的根雕门,这些都很好。但要如何去呈现这期专题呢?

醉根》第三十九期

我想到了门作为两个空间的阻隔和通道,矛盾的背后是它所具备的辩证性与中国的中庸文化,门是建筑的温度。再联想到中国门在我们文化里的隐喻内涵,比如道门、佛门、门户、门第这些含“门”字词语的内涵,于是有了开篇小文章《推开那扇中国门》,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思辨,阐述“中国门”的文化内涵。


这期专题有它的创新之处,其形式是富于变化的。醉根门分布在整个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我们首先把醉根门做了整合和梳理,把门做了大体的分类,以小卡片的形式展示出来,让人读起来很轻松。同时寻找门上的古建、绘画、雕塑、书法、石刻、文学等艺术样式,将它们呈现给读者。我们觉得这是游客容易疏忽却非常值得一看的东西。再者,我们还增加了游客采访的内容,我们希望通过游客的眼睛,看到一个真实可感的根宫佛国。

醉根建筑上的彩绘

其后则是在重要的几道醉根门上作深度挖掘。比如醉根南北大门。它们的营建构造有什么文化意蕴?醉根北大门作为根宫佛国体量最大的门,如何完美地将现代便捷的人文关怀与古典雅致的审美相结合;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做了哪些突破、发挥着怎样至关重要的作用?醉根南大门缘何被称为山门;在建筑上体现了怎样的审美价值?

再比如根宫佛国标志性的福门祥光、行道门等等。这时候的“门”就不仅仅只是醉根古建的一部分,而是代表了整个醉根多年来的一次次探索。所以往大了说,是一道道醉根门构成了整个根宫佛国。这也是专题名醉根“门”道的由来。

醉根的门

因为醉根门分布在整个根宫佛国旅游区,我们编辑部花了三天时间重新走了一遍。一点点走、慢慢拍,期间我们发现了很多以往没有注意的细节,也淋了几场以往“错过”的雨。还记得采编那几天连着下了两天的雨,所以杂志上有些外景湿漉漉的,让人觉得很“新鲜”的样子。

我们做专题的过程其实和读者一样,也是一步步探索、一点点寻找的过程,因为贴近自然,这些门会随着季节、天气的变化呈现不同的美感;同时也会因为心态的不同从“门”里感受到不同的人文之美。所以我一直坚信我们的专题,更像是一双眼睛,能够通过深度的挖掘和剖析,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发现传统文化、根艺和建筑之美。和读者相比,我们只是多走了几遍,多听说了一些故事。

雨中的福门祥光


在本期的【醉根山房】栏目,我们面对面采访了醉根山房的服务人员,醉根山房作为一家金鼎级酒店,他们如何营造好“家文化”的服务理念,让住店客户感受到有温度的山房服务?我们去听一听他们秉承的理念。


本期【醉根行吟】栏目,我们筛选了醉根诗会诗词大家创作的楹联作品,让读者通过楹联感受根宫佛国之美。


【人文开化】栏目的《宋史专家叶左文》讲述了清末大家开化人叶左文研究宋史的顽强人生。


【根雕美学】栏目邀请了贵州根雕艺术家罗安平通过《根雕艺术:人工创作与自然结合下的魅力》一文,阐述他的根雕观点。


本期【醉根时令菜谱】,我们来到听雨轩,在优美的自然环境里品尝了醉根小火锅的美味。独特的汤底、新鲜的食材、秘制蘸料,且看醉根小火锅如何用这三大秘诀征服你的胃!



END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在今年7月1日,浙西红色文化根雕艺术博物馆盛大开馆!
作为党百年诞辰的献礼之作,场馆展现了怎样的风貌?
《醉根》四十期红色之“根”即将为您揭晓!




◎ 撰文 | 宋春晓
◎ 图片 | 渔人
◎排版 | 木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