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过五十,穷养自己的人,后半生不好过

 布衣粗食68 2021-12-22

01

常常有人抱怨:“我真的命苦,五十岁了还在到处打工,也没有养老保险,儿女也不争气......”

似乎,五十岁是一道坎,熬过去了,幸福的人生就真正开始了;熬不过,生活就越来越糟糕,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

有句话说得好:“没钱,穷一阵子;心穷,穷一辈子。”

真正命苦的人,其实是那些心穷的人,他们不是没有饭吃了,而是不懂得花钱,还没有人生的追求和规划。

显然,人过五十,穷养自己的人,后半生不好过。

02

经济上困惑的人,越往后越赚不到钱。

富豪李嘉诚说:“我17岁就开始做批发的推销员,就更加体会到挣钱的不容易。生活的艰辛了。”

每个人都经历了“十七岁”。但是大部分的人,实际是浪费了“十七岁”。他们一直到三十七岁,也没有摸清头脑,想要如何赚钱。到了五十岁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还是一穷二白。

因为手里没有钱,就只能过穷日子了,即便是有发大财的想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古人说:“未必晚成轮早达,好将高笑代长吁。”

笑着面对经济上的困境,而不是迷迷糊糊地走路。哭穷没有用,含泪奔跑才有用。

把你的人生,从十七岁开始,梳理一遍,你就会发现,一路走来,很多经验比金子更可贵;很多机遇,虽然错过了,但是给了自己一双慧眼;一些被年轻人忽视的工作,也能赚大钱。

你没有李嘉诚那么多财富,但是你无需困顿,找准了路,奋斗几年,就翻身了。

摆地摊、掏粪、送外卖、贴地板、修补房屋......都可以赚到钱。一边赚钱一边节约,养老的问题,自然就有了着落。

03

精神上困惑的人,手里有钱,也不会幸福。

赚钱花钱、富养人生,其实是一门学问。精神上高贵的人,即便过着穷日子,也会显得高贵;精神萎靡的人,恰好相反。

虚云禅师在四川云游的时候,遇到两户人家,一穷一富。

富者对儿子有求必应,恨不得把整个家都给儿子;穷者只能抱着儿子吃饱穿暖。

有一年,两户人家的父母都生病了,穷者受到了儿子的照顾,富者的儿子却不闻不问,还埋怨父母不能继续提供更多的钱财给自己。

富者问禅师:“为什么我如此命苦?”

禅师说:“付出不在于多少,而是在于知足。付出越多,越贪心不足,也就变成了这样子吧。”

如果你的精神是匮乏的,只懂得满足儿女的要求,那么你到了五十岁的时候,就会因为“败家子”而烦恼。如果还不知道止损,那就再也没有好日子过了。

“养不教,父之过”,不教育好儿女,不让儿女有赚钱的本事,其实是精神迷茫,被一些假象迷惑了。

从今往后,你不仅要自己加强学习,还要逼着儿女继续学习。一家人,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哪能没有作为呢?

04

爱情上困惑的人,夫妻互相抬杠,一天都不好过。

知乎上,网友“岁月如歌”说,她是一个快五十岁的女人,在一家企业上班,各方面条件不错。丈夫在机关工作,一副不求上进的样子。

当初,她以为,丈夫为人老实,感情真诚,就“下嫁了”。现在,夫妻之间,没有情感的互动交流,彼此也不信任了。除了谈及孩子和工作,就是各自安好的样子。

她很想离婚,但是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有好心的网友回复:“对他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没有勇气也下不了狠心,总是心太软,自己就会特别心累。”

俗话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如果夫妻背道而驰,那么以后的日子,就没有办法过下去了。

感情上的穷困,会让人“无依无靠”,内心非常痛苦,并且看不到任何希望。

05

身体上困惑的人,为了钱,拼了命。

诗人泰戈尔说过:“鸟翼上系上了黄金,鸟就飞不起来了。”

当一个人的身体,被金钱控制了,表面上是变富了,其实是越来越穷的征兆。因为没有任何一种金钱,值得用命去换取。

五十岁的人,生活还很困难,也不能拼命去干活。

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在魏国的时候,被庞涓割掉了膝盖骨。孙膑逃到齐国后,得到了齐王的重用。但是孙膑坚持不做主将。

孙膑认为,他是一个残疾人,做主将有损威严,也难以熬过车马的劳顿。

《史记》里记载:“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当孙膑指挥了“围魏救赵”的战事之后,他放弃了高官厚禄,选择了归隐,专注写兵书。

根据身体的实际情况,对人生的发展进行调整,虽然赚的钱会少一些,但是成绩会更大一些。

身体好,本身就是资产,要是亏本了,以后就真的没有好日子过了。

06

人过五十,不管当下如何,都要富养自己。

不要盲目用金钱作为衡量人生的标准,而是把金钱当成生活的必需品。

不攀比,不抱怨,钱少也会心安,看人就会顺眼。

多读书,勤思考,办法总比困难多,人生就会有曙光。

学会爱,懂感恩,身边的人都会帮你,出门就遇贵人。

有人说:“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却可以把人送入坟墓。”

余生不长,在六十岁之前,努力一把,别等老了,再捶胸顿足。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