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朝第一功臣,受到刘邦封赏,为何反而有人来吊丧?

 牧笔书生 2021-12-22

公元前201年,号称兵仙的韩信被刘邦囚禁在囚车里,押送到洛阳。在路上,他感慨地说:“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此言不假!”

5年后,韩信在洛阳被杀。策划谋杀韩信的人,就是当初把韩信介绍给刘邦的萧何。此时的萧何,贵为汉朝的相国。他万万想不到,韩信说的那句话,也会应在自己的身上。

萧何,沛县丰邑人,和刘邦是老乡。因为能识文断字,为人公正,得以在沛县做一个文官。在这段期间,他结识了刘邦。可以说,两个人是大半辈子的朋友。

刚认识的时候,刘邦还是个小流氓。虽然做了当地的亭长,也没有正形,萧何却经常从各方面维护刘邦。后来刘邦去秦朝首都咸阳服徭役,其他同事都只给了三个钱“随礼”,唯独萧何拿了五个钱。

甚至刘邦娶老婆,也有萧何的功劳。

当时沛县来了一个外地的富豪,叫做吕公。这个吕公举办一场宴席,当地的富人可以出钱来参加宴会。普通富人也就拿千八百的铜钱来吃饭,刘邦竟然高喊自己“贺钱一万”。当时负责记账的人,正是萧何。他知道刘邦根本没钱,不过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刘邦放了进去。

没想到,刘邦不仅白蹭了一顿饭,甚至凭借自己的气概让吕公过目不忘,以至于将自己的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可以说,如果没有萧何放刘邦进去,恐怕刘邦也不会娶到这样的富家小姐。到了后来,刘邦创业过程中,吕后的兄弟们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说到底也都与萧何有关。

后来,陈胜吴广两人揭竿而起,掀起了反秦的浪潮,沛县的县令也准备反叛。这个时候,萧何和曹参就对县令说:“你做官的时候就已经激起民愤了,现在起兵,谁会跟随你?不如找咱们本地有名望的人来统领军队,也能保护你的安全。”县令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决定让刘邦来领导沛县人民。

当时刘邦还在芒砀山做土匪,他的妹夫樊哙进入深山之中,才把刘邦请回来。没想到这个时候,沛县县令反悔了,将刘邦拦在了城外。萧何和曹参冒着生命危险翻墙而出,给刘邦出谋划策,最终拿下了沛县,刘邦正式起义。

经过三年的时间,刘邦打下了关中,灭亡了秦国。但是,这个时候实力最强大的人是项羽,刘邦不敢独占关中。迫于军事实力的差距,刘邦只得接受项羽的分封,留在比较偏远的汉中做汉王。

在这个时候,萧何从汉军中发现了一个人才,那就是韩信。在萧何的强烈建议下,刘邦才同意封韩信为大将。在韩信的帮助下,刘邦不仅杀出了关中,并且最终战胜项羽,当上了皇帝。可以说,在刘邦这一生中,萧何提供了最重要的保障,因此在称帝之后,刘邦将第一功臣定为萧何。

可是,就是这样重要的谋臣,最终还是遭到了刘邦的猜忌。

公元前197年,一个叫陈豨的人在北方叛乱,刘邦不得不带兵亲征。在这个时候,有传闻说留在国都的韩信正在和陈豨暗中勾结,想要推翻汉朝的统治。吕后找萧何商量对策,萧何用计将韩信骗到宫中,吕后找人将韩信杀死,避免了一场动乱。韩信不是一般人,吕后在杀死他之后,马上写信给刘邦,报告了这件事。

听说萧何在诛杀韩信的过程中立下了功劳,刘邦马上派人回到国都,封萧何为相国,增封五千户食邑,还给他配备了500名护卫。

得到封赏的萧何非常得意,认为自己不愧是皇帝最信任的人。听说萧何加官进爵,其他官员也都纷纷前来庆贺。就在一片祝贺声中,竟然有一个人披麻戴孝,来到了萧何的家中。

萧何很纳闷,就问他:你为啥要这样做?

他回答说:“您已经大祸临头了!当今圣上在外面栉风沐雨,您在家中镇守,风吹不着日晒不着,皇上却要给您加官进爵还配护卫,为什么?还不是因为韩信刚刚在国都谋反,皇上对您有疑心了吗?您以为皇上派来的卫兵,真的是来保护您的吗?我劝您不要接受皇上的封赏,并且把家中的钱全都捐到前线,皇上才会对您放心。”

萧何这才恍然大悟,按照这个人的说法办,刘邦这才放下心来,没有继续猜疑他。

实际上,司马迁写《史记》时,一来珍惜笔墨,二来要尽量客观,所以对于刘邦的内心动态没有太多分析。如果我们仔细想想,那么这个人说的话还不足以完全解释刘邦的疑心。

想一想,韩信是什么人?开国功臣,国士无双。虽然此前就被举报谋反,刘邦也没有杀了他,而是将韩信从楚王贬为淮阴侯,并且留在国都,连软禁都谈不上。为什么?一来是刘邦认为韩信不会真的谋反,二来是韩信功劳太大,杀不得。

然而,刘邦自己都下不去手的人,在他外出征讨反贼时,吕后竟然和萧何两个人联手杀了韩信,这件事对于刘邦来说必然是十分震撼的。而且,我们不知道吕后到底在信中说了什么,但难保不会让刘邦误认为是萧何谋杀了韩信(实际上也确实出谋划策了)。不管怎么说,刘邦都忍不住会想:萧何连韩信都能解决掉,他的威胁难道还小吗?

而且,从建立了汉朝之后,刘邦的疑心就越来越重,被他杀的诸侯王有好几个,并且未来还将继续杀。甚至到后来,连他的救命恩人、吕后的亲妹夫樊哙也遭到猜忌,差点被杀死。平时没什么举动的人都被猜忌,更别说参与谋杀了韩信的萧何了。

可以说,萧何被吕后拖下了水,所幸有人及时进谏,才免于一场灾难。否则和韩信一个结局,体会兔死狗烹的后果,是在所难免的了。

到了后来,黥布叛乱的时候,刘邦再一次做出了类似的事情,萧何不得不到处做坏事,败坏自己的名声,刘邦才放心。即便如此,后来萧何还是因为提建议被刘邦关进了监牢,好在有人劝谏,刘邦才把萧何放出来。

由此可见,伴君如伴虎,真不是随便说说的。尤其是服侍一位开国皇帝的功臣,更是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稍不留意,就会落得悲惨的下场,像韩信一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