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 你跑赢今年最差的基金经理了吗?

 零壹贰012 2021-12-22

图片

文/檀所长

2021年的余额已经不足十天了,翻开自己的基金账户,不知道基民朋友们今年基金的收益怎么样,有没有达到行业平均水平呢?

为此,我们对市场上近1.44万支公募基金做了统计。年初至今,全部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4.33%。

其中,股票型基金期间平均收益率为3.99%,指数型基金期间平均收益率为4.05%,均低于行业均值;

债券型基金期间平均收益率为5.42%,略高于行业均值;

混合型基金表现最好,期间平均收益率达到8.13%。
图片
图1:2021年年初至今各类别公募基金收益率
看了这份成绩单,自己收益是好是坏,心里应该就有数了,是不是大多数都没有跑赢行业平均水平呢(开个玩笑,哈哈哈)?

图片

最倒霉的基金经理 年内新发三基金跌幅均超30%


如果你觉得自己运气差,博时基金的基金经理万琼可能比你更差一点,甚至可能算得上是年内运气最差的基金经理了。

根据天天基金网数据,基金经理万琼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为91.82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36.58%。但是今年以来,其“运气值”好像有点低了。

在我们整理公募基金数据的时候发现,年初以来基金跌幅TOP20中,万琼所管理的三只基金都榜上有名,跌幅均超过了30%。

其中博时全球中国教育区间跌更是超过50%,在近1.44万支公募基金中跌幅居首(说实话,有点心疼买了这只基的基民)。

今年6月8日成立,7月就赶上《双减意见》最终落地,可谓是“精准踩点”。到7月底,基金净值就近乎腰斩,大跌43.79%。

截至12月21日,该基金最新净值为0.458元,年内跌幅已达51.79%,腰斩。

去翻了翻该基金的持仓,中公教育、科大讯飞、新东方、视源股份、好未来占基金净值比均超5%。
图片
图2:年初至今公募基金跌幅TOP20
其他两只基金分别为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和博时恒生科技ETF,分别于3月18日和5月17日成立。

大家都知道2021年的港股,活生生的跌成了一个鬼故事。港股恒指再创年内新低,较年内高点回撤超过25%,恒生科技指同期跌超48%,无疑成为今年全球表现最差的主流股市。

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年内也呈现出“过山车”的走势。6月28日,该基金最高涨幅曾高达25.13%,此后便转头向下,一路下跌。截止12月21日,该基金年内跌幅达到30.75%,最大回撤近50%。

博时恒生科技ETF是5月17成立的,美团、腾讯、京东、快手、阿里巴巴、小米等一众互联网巨头均是其核心持仓。然而,好巧不巧的又赶上反垄断的大潮。7个月内整体一路下行,年内跌幅达到30.63%。

作为基金经理来说,即使过去的管理业绩表现不错,但是在市场偏弱、情绪较差的情况下发行新基金“精准踩点”,业绩没做上去还引来基民的疯狂吐槽,这一年确实是有够倒霉的。

图片

2022年上半年 科技和制造业板块被一致看好


作为我们普通基民来讲,择时、择基显得格外重要。2022年,投资还要继续,做好总结,才能继往开来。

最近,蚂蚁基金联合43家基金公司基于对123位基金经理(89位偏股型基金经理,34位偏债型基金经理)和1.2万名基金投资者的调研发布了《2021基金经理千次调研报告》。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份报告或许可以提供一点借鉴。

针对'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这个老问题的原因,大致可以总结为持有前持有后两个方面。

对于持有前,最困扰基民的问题就是“基金产品太多,不知道怎么挑选”。茫茫一万四千多只基金,面对最头大的问题,往往会选择最简单的解决方案。

优先考虑历史收益情况,当下热门题材成了绝大多数人选择基金的主流方案,折射出追涨、追热点的偏好。

而我们都知道,基金业绩只能反应历史情况,并不能代表未来。再加上现在热点频繁切换,这就很容易注意导致“买之前涨的很好,一买入就亏损”的状况。

未来,对于择基,可能我们要更加关注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投资策略、波动率和回撤等方面,只有这样才是获得理想的回报的前提条件。

图片
图3:基民投资基金时最困扰的问题

当然不得不谈的就是,持有后的非理性择时行为,未及时止盈、持有时间短等是造成亏损的重要因素。

根据报告数据,在持基时长方面,约35%的受访基民反馈,过去持有一只基金的时间最长不超过6个月。

其中,当持有基金出现亏损时,约47%的基民会等待反弹后盈利才卖出,而31%的基民会在10%亏损以内就进行止损操作,余下22%的基民会在10%以上亏损才会选择卖出。

针对投资者的这些持基行为,超5成基金经理建议投资者持有基金最好长于一年。投资行为上,最好能够建立自己的投资纪律,设定合理的止盈止损点,从而避免持有期短、追涨杀跌、交易频繁等非理性行为。

最后,还是说一下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投资方向的问题。

在关于下一阶段的市场机会上,基本面的微观盈利提升是2022年上半年A股的主要驱动因素,其次是宽松的货币环境。

在市场风格方面,超过六成的基金经理更看好中盘成长,看好小盘成长和大盘成长风格的分别占到35%和32%。

整体而言,2021年的市场风格偏好或将延续。

进一步到细分板块,近六成受访基金经理看好明年科技和制造板块的股票投资机会,其次为消费和医药板块。

图片
图4: 2022年上半年基金经理看好的板块

在债市方面,在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等多重因素支撑下,外资增配中国债券的趋势将在明年上半年得以延续。

中长期持有的心态 严明的投资纪律是我们在基金投资中必须学会的东西,至少要对自己的钱负点责任不是嘛。2022年上半年,被一致看好的科技和制造业板块,或许可以关注一下了。

解决了方向问题后,下面就牵扯到基金投资策略的问题了,右下角的点赞和在看点起来,下次投资策略就给你安排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