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金高‖渐渐走近《红色娘子军》(下)

 淮阴语文 2021-12-23

渐渐走近《红色娘子军》(下)

吴金高

五、观演中芭

芭蕾舞剧电影《红色娘子军》很小就看过,什么时候能现场耳闻目睹艺术家们的演出呢?

2021922日下午,我应邀在金湖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观看苏剧《太湖人家》,翻看《2021紫金文化艺术节观演指南》,在“特邀优秀剧目展演”栏目 ,“舞剧《红色娘子军》”这一行字赫然跳入眼帘。真是个好消息——1015-17日,《红色娘子军》将在南京江苏大剧院演出;演出单位,正是该剧的“嫡亲娘家”——中央芭蕾舞团。

多好的机会啊!我赶紧在网上预订了171930那一场的票。为了确保到时能“深度融入”剧情、看得更“懂”,接下来的日子,我找出早就下载保存在电脑里的1970年舞剧版电影全场剧本,打印成册,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就各场次的标题、音乐曲作者等作了批注;一有空就戴上耳机,打开微信收藏的舞剧版电影《红色娘子军》视频,一边听场景音乐,一边看情节舞蹈,也不时对照剧本琢磨音乐旋律、乐器音色与舞姿表情等。

早些年,我在南京湖南路一家书店买过一盒芭蕾舞剧电影《红色娘子军》的VCD,虽然装帧比较粗糙,翻录后的声音和画质都不太理想,但多少还是强化了该剧在我头脑中的印象。现在又一遍一遍地听、看、想,对剧情、人物、音乐等有了更为明晰的认知,查阅相关资料,对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演进历程也有了新的了解。

算起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刚好和我同年。1963年,由周恩来总理提议创作,中国舞剧团立即响应,根据1960年故事片电影《红色娘子军》(梁信编剧,谢晋导演,王心刚、祝希娟、陈强主演)集体改编为同名芭蕾舞剧。1964926日,由中央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前身)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大获成功。两周以后的108日,该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再演。据说,开始,演员们在舞台上激情澎湃地表演,都不知道台下的观众有谁。演“老四”的演员首先发现了观众席中有位不平凡的“熟人”,虽然台下比较暗,但极其熟悉的脸庞和独特的发型加上特殊的演出地点,让演员们猜到了是毛主席在观众席上。演出后,毛主席上台与演员合影,并说了三句话:“方向是对头的,革命是成功的,艺术上也是好的。”据南霸天扮演者也是该剧三位编导之一的李承祥回忆,当时整个礼堂回荡着“毛主席万岁”的高声欢呼,他扮演南霸天,不敢靠前,也不敢纵情欢呼,只好悄悄让扮演洪常青的演员“代为”多喊几声。

因为伟大领袖的亲自观看和高度评价,中央芭蕾舞团把108日确立为这台芭蕾舞剧的生日。

从此以后,《红色娘子军》成了每一位中芭演员的必修课,也成了每一代中芭人的传家宝,尤其是1970年舞剧版电影《红色娘子军》在全国放映后,她更成了亿万观众非常喜欢的民族经典,几乎是一夜之间,洪常青、吴清华成了包括我在内千千万万人崇拜追捧的偶像。

带着对《红色娘子军》这部历久不衰艺术神话的热切向往,20211017日下午,我和爱人一路高德自驾,辗转前往南京河西江苏大剧院——这还是我第一次自己开车进入南京主城区。进场之前,在附近一家餐馆,我们点的简餐中,普普通通的一碗面条就将近40元,贵点可以理解,可实在吃不惯,心里就有些不爽,但想到再过一会儿就可以一睹中芭艺术家的风采,也就不在乎了。

1930,剧场帷幕准时拉开,六分多钟的《红色娘子军》背景、剧情和巡演历程介绍以后,演出正式开始。

随着故事情节一场一幕地展开,回荡在大厅里的主题音乐一会儿悲怆哀伤,一会儿紧张激烈,一会儿舒缓明朗,一会儿激越雄壮,有时也阴沉灰暗……很快,观众的视听直觉、内心情感不同程度融入到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所呈现的壮阔波澜中……

将近两个小时的现场观看,听觉效果的确很棒,江苏大剧院的音响真的一流。但要说看得见的影像画面,就因“位”而异了。

我们订的是楼上第一排中间的票,本来是想重拾当年“楼上观影”的感觉记忆,觉得应该是价廉“座”美的选择,总以为,舞台上表演的场景动作反正就那样,远一点也不会少了什么;曾经看过一个从上方特殊角度俯拍的《天鹅湖》全剧视频,感觉就很不错啊——楼上看,说不定看的还更真切些。哪知,身临其境,才看一会儿就在心里大呼“失算”:楼上毕竟离舞台更远,剧中人物的表情、细微的动作等等,自然就看不真切,大场面和群众演员的倒也无所谓,可那么多特别情境、主要演员的关键细节看不清,视觉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有这种感觉,主要与之前我在微信公众号里看过《红色娘子军》电影视频有关。尤其是一些细节镜头,如吴清华——铁链锁手时的怒目圆睁;从常青手里接过银毫子时的感动;手捧、脸贴红旗的深情;接过椰子汁喝下去的感激……各种面部表情、动作细节、人物之间的交流互动等,我们在楼上那么远的位置,无论如何也没有看视频特写镜头那样清清楚楚。当时就想,要是带个望远镜多好。再看看大剧院楼下,前几排居然有座位一直空着呢,真的很眼红,可当时也没想到问一下中途换票可不可以。

另外稍有欠缺的是,全场音乐不是中芭交响乐团的现场演奏,而是他们的现成录音。此后剧组转往扬州演出,倒是提前预告“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们将在扬州与'娘子军’会师”,可临演还是未能实现齐聚中芭交响乐团以及现场合唱的呈现,扬州观众只见到中芭首席老指挥卞祖善先生。其中原因后来知道,是为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政策”。

我们这次的南京观演虽说有些遗憾,但更多的依然是心灵的震撼。这种震撼,来自恢弘的场内音响和浓烈的观剧氛围,来自红色娘子军那种不屈不挠的无畏精神,来自新一代中芭艺术家整体精湛的演艺水准和对崇高艺术理想信念的执着与传承;同时,那些大老远自驾甚或坐高铁赶来“看戏”的人们,那一队队、一对对60后、50后甚至40后观众相携而至的身影以及他们怀揣的革命理想与红色情怀,那洋溢在所有观众脸上的对于高雅文艺作品的崇敬之情,还有在前大厅巨幅剧照下争相留影时那一个个率真欣然的神色,演出结束谢幕时场内一再爆发的如潮掌声……都让我深有感触,难以忘怀。

曾经,我一直对《天鹅湖》顶礼膜拜,尤其喜欢剧中一曲又一曲风格各异的主题音乐。这次在江苏大剧院,我突然间觉得,中芭的《红色娘子军》,不就是咱们的《天鹅湖》吗!她演绎、记录了半个世纪的红色记忆,成就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经典!

南京现场观演,真的不虚此行。在回来的路上,回味演出的同时,我又多出一个念想:什么时候,只要再有现场观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机会,票价再贵,我也要订视听效果俱佳的VIP票座。

六、经典回眸

一部《红色娘子军》,多少人看了多少遍,听了多少年,但总是百看不腻、百听不厌。当初,连该剧的创编人员也认为,最多演两三年吧,谁知,近六十年了,依然久演不衰,愈演愈“热”。她的魅力在哪里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对这部经典的回望与“温习”更多了一份专注。

1.《红色娘子军》的音乐舞蹈很传神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对于塑造洪常青、吴清华等舞蹈形象自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补充和烘托作用。

关于《红色娘子军》的作曲者,早先我们看到的资料上都署名“集体创作”,后来逐渐清楚:剧组首先确定吴祖强、杜鸣心二人领衔——他们都曾在建国初期留学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作曲系,后回到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由于创编时间紧迫,两位作曲家又从自己的爱徒中物色助手,分工合作,这样就有了王燕樵、施万春、戴宏威三位中央音乐学院应届毕业生的加盟。加上剧中多次引用或借鉴了的《红色娘子军连歌》(1960年老故事片版电影《红色娘子军》插曲)的曲作者黄准,该剧的作曲一共六人。

六位作曲家联手打造的音乐,安排了几个鲜明的主题,随着剧情的展开交替贯穿、相呼相映。

全剧最突出的音乐主题有四个,现将专家提炼的“娘子军连歌、洪常青、吴清华”三个主题以及我感悟的“南霸天主题”共四个乐段集中呈现如下——

【作者注:上面乐句有4处需要加连音线,但在Word文档中不怎么好画,我采用的是“特殊标记法”,就是在需要连接的两个相邻相同的音符中,将前者加粗,一共四处,分别是第②句中的63,第④句中的55。另外,第③句中有四处“三连音”: 262765262321,这四组音符上面的连音线因不好画从略,特说明。】

对照这几个音乐主题,认真回看1970年芭蕾舞剧版电影《红色娘子军》,我在观影、听乐后有了一些零散的体会:

“娘子军连歌主题”表现了这个战斗集体的音乐形象,也是对全剧主题思想的概括和升华。剧中,只要是有娘子军成员出现(或即将出现,哪怕是联想、展望到)的场面,联欢的、操练的、战斗的,表现娘子军机警、英勇、顽强等情形场景的,包括一些特定细节处,如清华和战友俩夜晚与小庞在南府接头,洪常青就义前怀念战友和展望娘子军前景等,都有这个主题音乐的烘托。

 “洪常青音乐主题”或快或慢、或亢或沉、或明或暗:当洪常青和小庞首次来到椰林;清华在根据地见到常青;南府内团丁报告有重要客商(洪常青)前来拜寿,随即常青气宇轩昂亮相匪穴,以及最后洪常青昂首挺胸迈向火堆慷慨就义……音乐旋律中都包含这个主题。

“吴清华音乐主题”鲜明而丰富,充满强烈的反抗精神。影片开始,土牢内吴清华被吊锁着,后面的出逃,搏斗,遇救,控诉,参军……她的每一次出现,每一次独舞,都会显现这个音乐主题,或深沉悲壮,或昂扬激动,或亲切舒缓,各种乐器特色营造,多种节奏变幻呈现,包括第三场里,清华和战友潜入南府、摸掉岗哨后现身大院,虽光线较暗,但在单簧管奏出的这个主题渲染下,清华的机警和英武特别光彩照人。

“南霸天音乐主题”在剧中出现的不算多,但对于表现南贼的形象特征却总是“先声夺人”:出场毒打清华,寿宴迎宾送客,结尾仓皇出逃……未见其人,已知踪影; 4”和“7”音 “极不协和”地巧妙介入,加上几处用小号弱音器的吹奏,更衬托出这个“民团”头目、恶霸地主的阴险狡诈。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有多个版本,要说音乐与舞蹈的同步对接最一丝不苟、两者水乳交融契合度更高的,我觉得还是1970年舞剧版电影的最好。其中最精彩的,是第二场后半部分《清华参军》中 “清华来到红区、重逢常青、控诉南贼”时,清华深情独舞的那段音乐。

你看,吴清华跌跌撞撞地来到根据地,眼前到处是红军红袖标、红旗红缨枪;你听,短笛奏起的吴清华主题后,高亢、嘹亮、优美的竹笛,用《娘子军连歌》“向前进,向前进”那句旋律变奏出一段“明朗”的旋律,你一听就会联想到,根据地的天是明朗的天,根据地的地鲜花盛开,根据地的人翻身做了主。

你看,吴清华见到了红旗,骤然踮起脚跟,碎步后退又疾步向前,来到英雄树下,双手捧起红旗,紧贴脸庞,泪流满面;你听,小提琴柔板以较慢的速度,高亢而婉转的旋律,烘托了清华找到救星、见到“家人”那无比激动的心情。

你看,认出了小庞,常青也来了,这不是在椰林里救起自己的恩人吗?你听,大提琴、双簧管亲切而深情的旋律,表现的不正是此情此景?

你看,连长递来了一碗椰子水;你听,双簧管的旋律情意深深。你看,清华不知所措感激万分,双手捧碗,含泪喝下;你听,大提琴的声音如泣如诉,也让人无不动容,无比温暖。

特别是后面表现清华触及伤痕控诉南贼一节, 舞剧版电影的音乐更显得深沉、激烈、刚劲。

和那段配乐绝对天衣无缝的,是薛菁华的舞蹈,无论塑造形象还是叙述事情,抑或表达内心情感,她的舞姿与音乐可谓相得益彰,浑然天成,在视觉和听觉上都能最大程度激起观众的义愤,在同仇敌忾情绪的渲染上,此时的音乐极为得力——

看,清华猛地拉起袖子,露出一道道血淋淋的鞭痕时,义愤难平的“侧身吸腿”“背身跪步”,不屈不挠的“探海翻身”,还有再现铁链吊绑的“足尖并立”,以及气贯长虹的倒踢紫金冠、细腻动人的足尖碎步等,都看得人心酸、心疼、心碎。这一连串动作,丰富贴切传神的舞蹈语汇,加上交响乐团中小号组和圆号组轮番渐次奏出的一连串嘹亮、激越的节奏性旋律,如呼唤,似呐喊,更为形象地表现了清华和大家共有的“强烈阶级仇恨”,极其饱满地刻画了她强烈的反抗精神和追求光明的鲜明个性。

全剧都是这样,每一个舞蹈动作都为塑造人物、表达内心、推进情节、升华主题服务,处处精彩绝伦。难怪一些观众看了1970年舞剧版电影后说:薛菁华老师,我愿为你受南霸天的鞭刑。

当年看这部芭蕾舞剧电影时,我也纳闷过,怎么所有人都不说一句话的呢?现在终于明白,舞蹈艺术家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乃至身上的每一处关节都会说话,而配乐的每一段旋律、每一个音符,也都在深情表达。

如果是单纯欣赏《红色娘子军》音乐,那就要首推1997“音乐会组曲”版的。而其中最为细腻动人,更富器乐表现的独特个性,也更能引发共鸣的,依然是表现琼花来到红区看到红旗、见到恩人、控诉南贼那段——全剧唯一集中表现主要人物“喜怒哀乐”的 “琼华参军”片段。

改编后的组曲一共9段,这一段尤其强化了主奏、领奏乐器的表现力,尤其是竹笛的明丽、双簧管的润透,小提琴的如诉如泣,表现了清华来到红区、见到红旗时的激动;后面,双簧管清朗的旋律则表达了她受到关切时的感激;特别是紧跟着的一段大提琴深情悠扬的奏鸣,很好地再现了她叙述身世时的悲苦。

同样是“清华参军”的场景,“音乐会组曲”中的这段旋律,已经与电影版此处的音乐完全不同。现在中芭公演该舞剧时,这一段的旋律也变了,倒是与“音乐会组曲”当中的那段旋律基本一样。这次在南京大剧院现场观演,也可能是我对薛菁华先入为主的崇拜,加上座位较远,我就觉得此处音乐不够“理想”——在“喜怒哀乐”中,演员的表演显得“哀”有余而“怒”不足,远没有1970舞剧版电影那样的豪迈、激越啊。

后来,仔细回味,我觉得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音乐会组曲版的这一段旋律,没有明显地融入 “娘子军连歌”“吴清华”和“洪常青”三大音乐主题,听来,就大有与全剧“脱钩”的感觉。

所以,音乐会组曲版的,还是更适合音乐会演奏;如果是舞剧表演,我还是更喜欢1970电影版的音乐。

根据分工,电影中包括这个片段的整个第二场音乐,由王燕樵作曲。他按照总体统筹的布局,遵循男女主要人物主题音乐全剧一以贯之、《红色娘子军连歌》旋律融会贯通始终、适当融入海南民族民间元素的原则,把红军战士昂扬向上、军民团结亲如一家,特别是吴清华敢于反抗、爱憎分明、积极革命的英雄形象表达得恰如其分、纤毫毕现。

虽然,当初的王燕樵算是“名不见经传”,但他把承担的这一场音乐编创得丝毫不逊名家,同样也让我越听越肃然起敬。


2.《红色娘子军》的情节很耐看

多次观看,仔细琢磨,我觉得除了音乐舞蹈,《红色娘子军》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展开特别巧妙,剧情的发展很讲究起伏递进,能给人一波三折、一唱三叹之感。

这部舞剧是“双主角”,而纵观全剧,我感觉最核心的形象其实是女主角吴清华,围绕她的系列情节以及所彰显的人物特点,我是这样理解并概括的:

三次不屈抗争:夺鞭逃出牢房;椰林勇斗团丁;敢夺南贼手杖——塑造的是拼死一搏的形象。

三次激愤难平:牢房欲挣枷锁;南府夜击仇人;挥手处决南贼——彰显的是深仇必报的果敢。

三次血泪控诉:椰林恩人扶助;喝水露出伤痕;加入声讨队伍——突显的是苦大仇深的身世。

三次感激动容:接过常青银元;见到红军旗帜;喝下真情椰汁——刻画的是感恩戴德的情愫。

三次喜不自胜:常青椰林指路;光荣参军入伍;练习投弹射击——彰显的是翻身解放的自豪。

三次英姿飒爽:接枪入列亮相;夜探南府老巢;山口英勇阻击;表达的是革命到底的决心。

三次深情独舞:雷击醒来无助;当众控诉仇敌;幡然领悟教育——描述的是不断成长的轨迹。

层层递进的情节冲突和情感刻画,才让这部芭蕾舞剧环环相扣,高潮迭起,引人入胜。

3.《红色娘子军》的史料很难得

一直为当初没有购买、保留下什么原版的《红色娘子军》图文资料而遗憾。为了更周全地了解《红色娘子军》,除了梳理、重温已有的音像资料,最近我借助网购的极大便捷,进行了一次“抢救性挖掘”,不到一个星期,很快圆了我的《红色娘子军》“史料梦”——

《红色娘子军·革命现代舞剧主旋律乐谱》:人民出版社1970年出版,全书173页,包含1970芭蕾舞剧版电影全场音乐的曲谱。网购时,为了保险起见,我选择了两家各买一本,结果一样,都是原版真书。记得其中一个卖家曾两次打我电话,略带歉意地说,书不是广告上说的“九成新”,挺旧的……我说没关系,只要内容完整,看得清楚就行。其中一本的封底还有当年“购于武汉纪念”的蓝色印章。

《红色娘子军·革命现代京剧主旋律乐谱》:人民音乐出版社1972年出版。封底也有购书印章,红色的,但字符已难以辨认。

《红色娘子军·革命现代舞剧剧本》:人民出版社1970年出版,这本书特别珍贵——剧本开始的“主要人物”,不是简单的姓名、角色,而是剧照加姓名和身份简介,几幅剧照,就是当年我们在书店和家里墙上经常看到的,正面人物是彩色剧照,反面人物为黑白;男女主角一人一页,其他正反配角两人一页,总共4页,正反鲜明,主次有别。

一组“主要人物”剧照后面是书的“正文”,分三部分内容:序幕第一到第六场(其中含“过场”)两首歌的词曲。

“正文”后面,还有11页其它镜头剧照,其中第一幅就是红衣清华腾身跃步冲出黑牢的“倒踢紫金冠”造型;最后6页连版连印,正面超宽幅的3页画面,显示的是剧终前在新党代表吴清华和连长的带领下,根据地军民踏着烈士鲜血“向前进,向前进”的奋进场景。

这本书当年定价才0.25元,这次,网上标价52元,我二话没说,立即转账付了款。

这本书的主体是剧本。剧本页当中,每一场次每个场景,各个人物的细节表现,一系列舞蹈动作的具体名称等,都清清楚楚。特别难得的是,随着剧情的铺展,还就重点细节或相关舞蹈动作配了黑白剧照,一共96幅,文字页里,每页安插一两幅剧照,每一幅剧照下面都注有“剧照三十二(例)”,有的还加了此时舞蹈动作的名称,而剧本相应的文字说明处也注了“(剧照三十二)”,图片清晰,文字简洁,图文对应,一目了然。

连同两本主旋律乐谱,那些磁带、光盘和下载的音像资料等,都是观众熟悉作品、走进剧情必备的参照和媒介。无论是当年和现在,人们在观演前,要是能更多地借助这些资料,提前熟悉一下背景、剧情、以及舞蹈、音乐这样那样设计安排的“所以然”,就一定会多一些心领神会,少一些囫囵吞枣,那么,这部著名芭蕾舞剧就会更多更广、更深更透地走进人们的心里。

同时,这些资料,我感觉也都是音乐舞蹈教学的绝好教材、重要参考和珍贵范本。

4.《红色娘子军》的意义很深远

《红色娘子军》之所以被公认为是经典,高山仰止、无法超越的经典,我的理解感悟还有——

她所呈现的,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故事、一部普通的作品;你从中感受分享到的,是曲折而又动人的情节、丰富而又高尚的情操、大气而又细腻的音乐语言、古典而又出新的舞蹈艺术……只要专注欣赏了,你会发自肺腑地感激并崇拜那些富有革命理想和创作激情的剧作家、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舞蹈家……那一长串熠熠生辉的名字。

为什么那么多的观众、听众总是众口一词地说,《红色娘子军》像一堵高墙,至今无法逾越?我觉得那是因为,她完全可以作为今天的人们学习作曲、配器、指挥、舞蹈、灯光、化妆及其它舞台艺术特别权威的“国标”教科书。

《红色娘子军》这部经典的诞生、发展与传承,更与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紧密关联——

有了我们党从延安时期就开始确立的“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以及后来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艺术家们才能够创作成功并逐步完善出像《红色娘子军》这样活在亿万人民群众心坎上的雅俗共赏的民族正气歌、时代最强音。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影、书画电视、磁带唱片、光盘电脑、手机微信、5G网络……现代信息传媒技术的逐渐发达和日益普及,才让《红色娘子军》等文艺作品的人物形象、场景音乐、风格特点等等,让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革命故事及其所折射的一串串红色精神能够在越来越便捷理想的条件下,在广大群众的耳畔、眼里、心中越来越丰沛,越来越明晰,最终在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所有这一切,不正是当年的红色娘子军们在漫漫征途和茫茫黑夜浴血奋斗所追求和憧憬的光明前景吗?

这是我走近并喜爱名剧《红色娘子军》经历与情感的真实记述,也可以作为我参加“四史”学习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心得体会。

谨以此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20211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