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剪云 || 关于处世的弹性——读全唐书有感(4)

 溪云斋 2021-12-23


我翻阅着厚厚的书本
忽而眼前模糊一片
出现稀稀落落的光斑
想着万家灯火
何时有一盏灯是为我点



——xi yun zhai chu pin

风剪云随笔

关于处世的弹性

——读后唐书有感(5)

行于尘世,明是非分好歹辨善恶,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也是力赞的且纵人力行的行为。

然社会是个大染缸,人性是个可变量。长期的关系相处中,人们虽然知道好歹却也养成了爱听好话、圆滑处世的顽疾,如此必然形成难以消弭的风气,还被人互劝着觉得是成熟,同样对那些爱憎分明的、坚持原则的群体,有意无意地众起孤之。这,也是国人几千年来的弊病。

这个世界,刚强者易折,皎皎者易污,便成了必然。

特别在官场上,那些为人处世的原则性太强,手段太硬,执行力太猛的人,大多会招致反对派的强烈反弹和极力打压。如果不顺应大众而死守着理想抱负和不随众的价值观,此外,王叔文的理想和价值观,宁折不弯也只有折了,必然会在坚硬的现实面前撞得头破血流,这几乎成了数千年来的定律。

虽然他们做人做事都太缺乏弹性,但从人格理想的层面看,其实这些人的精神是坦荡无私、苍天可鉴的,也是最不应该遭到世人的诟病的。

要知道,这个世界无论在什么时代,富有弹性的柔弱,都远比一意孤行的刚强更适合在官场上立足,也更适合在这个险恶的世界上生存。老子就曾以牙齿和舌头的例子示教于孔子,告诉他做人不能像刚强易折的牙齿那样,而应该学习舌头——柔软、有弹性、善于权变。

否则,在世事的棋局中,在政治的博弈场上,无论你多努力,只能是一名业余选手的样子,况且,你即使是对的大家也知道你是对的,但因为人性无法逾越和被根治的劣根,你也只能被作为对立的一面被将错就错。

因为其时,你要面对的那不是一个或一群具体的人,而是几千年来一直被奉为成熟和讨人喜的处世艺术的沉疴。等待你的终究是被折或被弃。

即便如此,那种所谓的弹性还是不要学的好,如果少了那些弹性,有一说一率真而为,势必会少了很多拐弯的环节,效率也大大提高。自然,人性的虚假面也会逐渐消弭。

笔记于2020.05.03


END

作者简介

风剪云,本名周卫东,寓居青岛的靖江人。纯粹的码字爱好者,有文字出没于各类媒体刊物及诗歌、散文集。

 溪  云  斋

特邀顾问:乔延凤

顾问:梁永利  邵秀萍  陈荣来  王相华  项见闻

总编策划:风剪云

特邀主播:安心

朗诵嘉宾:水晶·简  天宝宝  李磊  三月  小暖

致谢友情支持雪馡儿  豆丁 夕眉  翡儿

合作媒体:《几江诗刊》《也是文学报》《齐鲁文学》、头条《蓝色海洋诗社》《北京三味诗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