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族人物故事‖唐河中原大树赵的先贤-翰林赵长安

 乡土大河南 2021-12-23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唐河中原大树赵的先贤-赵长安



                 口述:赵本和  赵富金      整 理:赵保 胜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说起长安,首先想到的会是我国西汉、唐朝的都城。都城长安历经几百年的沧桑,有着太多的故事,有着太多的辉煌。可本文所说的则是中原大树赵、栗湖赵的先贤—赵长安。
赵长安又叫孟长安。清康熙九年庚戌科(1670年)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三名,后官至翰林,和康熙时重臣李光地(翰林)为同科进士、挚友。
                 南学窗前
宋代,崇祯十六年(1643年)的一天,东山的一小山坳里(据说叫溜子坑)。一片祥云升起,红彤彤的朝霞映红了东方天际,瞬间,一道红光从低矮的茅屋内升腾,随之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一男婴呱呱坠地了。声音特别洪亮,惊醒了黎明前沉睡的小山村:孟家得喜啦!孟家添丁啦!
孟家穷的叮当响,孟夫人营养不良,大有弱不禁风之势,为使儿子免生灾难,健康成人,取名长安。
满月席上,长安显得瘦弱,但他饱满的额头上,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透出一股睿智,机灵聪明,逗人喜爱。可孟夫人一副病恹恹的样子,一年后,便撒手人寰,这下可苦了刚满周岁的小长安。
孟父心如刀绞,悲痛万分。长安怎么办?送人吧!难以割舍,于心不忍,不送吧,自己家境一贫如洗,恐难以将长安抚养成人,更别说成才,为此事,孟父焦虑成疾。别人劝道:“不如送西乡他姨妈家,他姨妈家家景不错,在当地属稍富裕的人家,多养活一口人应该没问题,听说那里的私塾先生教学相当成功,说不定长安还会有出息呢?”
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孟父只得忍着骨肉分离的难舍之情,将小长安送到新野县古槐乡(1)栗湖赵其姨父赵维仕家,从此,长安就叫赵长安。(2)
长安家住栗湖赵大营村子中央,丁字口东南角的东湖边,有一所私塾学堂,叫南学。私塾先生赵敬贤是早年间的秀才,教书很敬业,学识渊博,功底扎实,看问题有独到的见解,是遐尔闻名的好先生。
六岁时,长安和哥哥长平形影不离,长平已八岁,在南学念书。长安不到入学年龄,跟着哥哥,经常趴在学堂窗边,先生在室内教“子曰:学而时习之”之类,长安则在窗外一动不动,不哭不闹,似乎非常专心听讲,只要长平在校,窗边就有长安的影子。
时光流逝,一年过去。长安仍那么守时,那么静心,那么专注。长安的举动引起了敬贤先生的关注。老先生想:长安这孩子,不知是有灵性还是痴呆,好奇心驱使先生一探究竟。
一日午饭后,先生把长平、长安二兄弟叫进学堂,说道:“小长安,你成天在窗前有什么好玩的?”
“先生,我不是在玩,是在听你讲课。”
“能背些什么?”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先生目瞪口呆,这是《弟子规》的结尾。
晚上,赵敬贤先生备了一份薄礼,到长安家和赵维仕拉起了家常。话题慢慢引到长安身上。“维仕,长安啥时上学?”
 “长安尚小,生性顽皮,等等再说,我想让他放几年牛,帮着料理点家务杂事,将来多少识几个字就行,我没过高的奢望,况且,几个孩子读书,难供呀!”
先生道:“维仕,长安这孩子聪明,非常有潜质,是块读书的料。这样吧!孩子的学费全免了,从我的工钱中出,只当给你帮个忙,谁让咱是乡里乡亲的,再说,看着这么好的苗子,我也不忍心让其荒芜吧!长安其实是我教书生涯中遇到的奇才,将来定会有所作为。”
先生不妄叫敬贤啊!
                 十七个半
安入学后,不辜先生希望,不负姨父母厚爱,如饥似渴,废寝忘食。赵维仕时常外出做点生意,长安和哥哥常帮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放牛、拾柴等。长安从小失去了母爱,读书方面也让人省心,人又有眼色,又勤快,渐渐地,赵家把他视为己出。
长安个头不大,入学较早,和同窗学兄们相比,他简直就是个小不点,大哥哥们真把他当小弟弟看,时常拿他逗乐子,并戏称“小学霸”,有不明白的地方都愿找他请教,从来也没人欺负他,更没人嫌他是外乡人。
敬贤老先生更是疼爱有加,每次授课,总是有意无意地将长安放为重点,题量多,任务重,难度大,学兄们比他早几年入学,可所学课程没他多。长安智力好,记忆力强,可以说是过目不忘,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在小学堂绕上三圈就会背诵,这令学兄们咋舌羡慕。
清顺治(1657年),14岁的长安准备参加新野县童生试的第一阶段考试。赵敬贤先生到县署礼房给赵长安等三名学子报了名,有四名村人和一名秀才保举,二月(农历)十六日开考,由本县县官主考,共五场,历时三天,内容为八股文、试贴诗、经论、律赋、策论等。
四月发榜,本榜新野县童生试共录取生员十八名,长安考取第三名,是本次生员年龄最小,个子最矮的一个,这引起了知县的注意,又因赵长安的文章写的特别出众,其经论有独特的见解,八股文字里行间更是透出一股大气,大有气吞山河之势。知县看后纳闷:唐河东岸一个小小的古槐乡,十三个半庄,怎么会有如此地气,出此才人呢?
翌日,派衙皂火速赶往古槐乡,将赵维仕带往新野县衙问话。赵维仕当堂给县太爷跪下道:“大人,找小民有何贵干?”
知县示意赵维仕起身问话。“赵维仕,你家赵长安本届童生试考取前三名,令子的确不错,成绩骄人,是你的骄傲啊!”接着话锋一转:“长安是你的孩子吗?”
“长安是我的孩子,大人,怎么了?”
“是你亲生的吗?”
 “是。”
县太爷立马脸色不悦,一反常态,堂桌一拍,吼道:“不可能,老爷我是进士出身,也是个有学问之人,我管辖的唐河东岸自古不可能出此高才,小小的古槐乡,区区之人口,会出此才俊?”
赵维仕一看县太爷发怒,恐怕长安及家人遭不测,不得不道出长安身世之谜。
随即,县太爷满脸堆笑,和颜悦色道:“这样吧!我怜长安是个人才,你家的条件不行,对长安今后的成长不利,成才更不利,从长安个人及国家的角度考虑,长安留在你身边不合适,不如由我抚养,我会请更知名的先生教授,长安在县城读书条件会更优越,如何?”
赵维仕当庭表态:“不同意。”
无奈知县又说:“我给你三百两纹银补偿吧!”
赵维仕不是银两能打动的主:“一千两纹银也不中。”
县官忙改口:“一千就一千吧!”
赵维仕态度强硬地说:“不是钱的问题。”
县官只好作罢,叹道:“本届童生试录取生员十八人,赵长安年岁小,又不是咱本籍人士,就只当半个吧!”言外之意外地占半个指标。自此,十七个半就成了本届童生试的代名词。
                牌匾风波
随后几年,长安仍拜在敬贤先生名下读书,后又转入另一名师门下。这时的长安已不再局限于会读会背,而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做起诗文得心应手,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来形容更是恰入其分。
院试录取后,进入南阳府学宫就读,然后一路斩关夺隘,一帆风顺地通过乡试、会试。即将迈向殿试的厅堂。
康熙九年(1670年),长安参加了庚戌科的殿试。阴历三月,由康熙主持,这次殿试在故宫太和殿举行,露天,时间一天,每人一张小桌,站着书写答题,宣纸试卷,八开大小,共十九折,分三个部分,正文部分两米多长,作文八股形式,长安的作文约二千四百字。
放榜后,长安金榜题名,康熙庚戌科三甲,第一百三十三名,赐同进士出身。
中进士后,官拜州府,由于为官清廉,宵衣旰食,励精图治,深得朝廷赏识而官拜翰林。(3)
长安在考秀才,中举人,擢进士,封翰林后,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秋,回栗湖赵祭祖,在村中南学旁建牌坊回报梓桑。石材等料均已备齐,择日动工,动工前,前往祭祖,当长安给先祖磕第三个头时,“扑通”一声,祖坟塌陷。先生一看,方知是先祖承受不起,经指点迷津,最终,牌坊建在苍台街(老街)西门处。
牌坊为双排立式建筑,典雅别致,上部出檐,均为石制材质,正面镶嵌着匾额,上书四个大字“桑梓情深”,落款:翰林长安,不知是用赵姓好,还是用孟姓妥,故未具姓氏,从而导致后来的麻烦。牌坊前立石刻碑:“官民人等,到此具下轿、车、马”以示警人。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据 唐县志》载:城西南九十里——苍台移县丞治此。即在苍台设立县衙门审理民事至清末。当时苍台经济发展迅速,又因苍台地处偏远,故设县衙办事机构(俗称“小衙门”),办事机构的最高长官叫—县丞。
有一位县丞年轻气盛,又天高皇帝远,不把任何物、任何事,任何人放在眼中。一日,闲暇无事,骑着高头大马,带着随身侍从,耀武扬威地从翰林牌坊旁窜过,无视牌坊石刻示警。
一儒学老者看到后,找县丞论理,县丞依仗自己有权势,不予理会。老者据理力争,但县丞并无悔过意,一怒之下派人将牌匾取下:“看你奈何于我。” 
这下可激怒了栗湖赵赵氏族人。在族长的带领下,众人向小衙门涌去,要求县丞将翰林匾额嵌上。可县丞气盛,有权,就是不挂,还对族人谩骂,并指示人殴打。赵氏族人只得告到唐县县衙,可官官相护,天下乌鸦一般黑,五次三番,毫无结果。
听说新野赵姓位高权重,无奈,族长带一能说会道之人,前往新野西赵庄找一家子帮忙。西赵庄一赵姓长者,是族人中学识渊博,资历最深,威望最高的,人称“大佬”。把事情原委讲给大佬,大佬说:“好办!”
大佬随即从里间取出一只竹制的,像腰子似的黑漆竹篮,掀掉黄绸布盖,篮里整齐地码放着十二套顶戴花翎(4)。交待说:“见着县丞,只须说,给我们的顶戴花翎安排安排吧!”中午盛情款待不在话下,临走大佬留下一句:“小看秦琼没马骑!”
第二天,赵氏一干人等带着顶戴花翎前往小衙门。族长见着县丞,将竹篮往县丞堂桌上一放说道:“大人,你把篮中的物件给安排安排吧!”
县丞不知为何物,当掀开黄绸布时,吓得舌头伸出老长,半天缩不回去,即刻对着堂桌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原来,县丞是个识货的,他也是个读书人出身,顶戴花翎从七品到三品,各品都有,可县丞连品都不占,大家说:“他能安排吗?”
县丞是个识时务之人,二话不说,立马带上四名侍从,抬着翰林匾,步行向牌坊走去,毕恭毕敬地挂上,口中念念有词道:“翰林大人,老前辈,长安老夫子,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万望海涵,大人不记小人过。”说罢,俯身磕头,长跪不起。
至此,后任的县丞再也没有不拜翰林牌坊的,再也不小瞧栗湖赵赵氏族人。
                  马桩石蹬
立牌坊后,长安有闲暇时,也骑马回来祭祖,看望乡亲。并给父母盖座带院落的三间青砖大瓦房,门楼上书“赵府”,后也称“翰林府”。门首安放着一对青色大理石石狮子,看上去威严肃穆,大有官宦之家的气势,这在穷乡僻壤,鹤立鸡群,格外引人注目,与之相匹配的石拴马桩,石上马蹬一应俱全。
拴马桩,为白色理石制成:长约五尺,边长约八寸,四棱柱体,顶端的四棱锯磨成四个倒置的等腰三角形。约八寸处的四棱上,分别锯磨成四组上下对称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看上去似一人头,马拴在凹陷的脖上,像位武士手持缰绳待主人上马。
底部(地面部分)分别雕刻着四蹲雄狮,凶猛威武,似有立地生根,不易撼动之感,拴马桩通体镌刻着鱼纹,寓意鱼跃龙门。拴马桩解放初仍矗立在翰林府老宅上,上了年岁的人至今记忆犹新。解放后不知去向,这是后人心中的一大撼事。
上马蹬为红色砂石制成:长约一尺半,宽约一尺二,高约二尺,两阶三蹬,底蹬高约九寸,中蹬高约六寸,顶蹬高约四寸五,底部稍显墩厚,给人一种安稳牢固之感。
据说,拴马桩和上马蹬不是同期制作,材质也不一样。拴马桩栽上后,感觉少了点什么,后来,才找来一个材质一般的石碾子,临时制成,故留有碾轴槽痕迹。
上马蹬历时三百余年,至今仍静静地躺在南湖边,因其貌不扬,免遭横祸,保存完好,实属不易。
翰林长安,后人礼赞!无论是赵姓长安,还是孟姓长安,都是先哲都是先贤,都是楷模都是典范。
    
注:

1)古槐乡:传说栗湖赵等十三个半庄,清代、民国时属新野县古槐乡,但无证可考。
(2)赵长安:赵氏第十二代,赵维仕第三子。
(3)翰林:唐以后的文学侍从官,明清两代从进士中选拔。
(4)顶戴花翎:清代官帽佩带,“顶戴”是区别官员等级的帽饰;“花翎”即孔雀尾羽,以翎眼多者为贵,一般是一眼,多者为双眼或三眼。

     

作者简介

  口述:赵本和  赵富金      整 理:赵保 胜 

赵保胜,生于1951年11月,唐河县苍台镇栗湖赵村人,中学高级教师,现已退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