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钓鱼与人生

 江北大汉 2021-12-23

A

钓鱼,一年四季“鱼情”不同,春秋天是钓鱼的旺季,炎炎夏日和数九隆冬则是钓鱼的淡季。一日之内,“鱼情”同样可能有所区别:就春秋两季来说,几乎从早到晚都有鱼可钓,但夏天就要钓早晚;而冬天则要钓中午。为什么“鱼情”会有如此变化?那是因为鱼是变温动物,对水温的变化十分敏感,太高或者太低的气温都会对它的活动性产生影响。而“鱼情”无论是一年四季的变化或者一天当中的变化,说到底,是由“鱼”的生命规律决定的

就人的一生来说,事实上也是有起有落:一般说来,幼年和童年、少年,我们生理上的发育远未健全,心理上远未成熟,是我们人生的准备期——为我们此后的一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积累的时期;而青年与中年时期,则是我们朝气蓬勃、精神抖擞,脑力最好用,身体最健旺的时期,事业步步向上的时期,为社会作出的贡献绝非其它人生阶段能够相提并论的时期;至于老年,不用说,总体说来属于我们人生的低潮期,在这个阶段,我们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必然越来越少。当然,即就是我们在上述三阶段里,同样也存在着可能起起落落的情况,而能够在我们一生中始终高调、高潮迭起的情况不能说没有,但委实相当罕见。因为这是人生的规律。

所以,我们钓鱼,假如希望获得理想的鱼获,那么,必须研究“鱼情”,掌握规律。假如我们希望家庭幸福、事业有成,那么,同样必须研究相关的“学问”。如同我们在鱼获不够理想甚至十分惨淡的时候,我们不能悲观丧气,而应坦然面对,坚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样,当我们的人生处于低谷的时候,同样不能心灰意懒,而应懂得等待,懂得坚持,为高潮的到来蓄力。

B

钓鱼,打窝是少不了的——虽然也有喜欢游钓的,但后者毕竟不是主流;这就如同我们一些人缺少主动出击的意识,更多地是蛰伏与等待,有的时候也有可能被他逮住某个机会一样。而打窝,不就类似于一种投资?有投资,才会有回报,这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切的。我们看身边一些钓友的鱼获总是比别人更丰硕,可曾注意到这些钓友的投入比我们更坚决、更舍得?就我自己钓鱼的经验来说,我就知道,假如窝料仅仅是菜饼、玉米粉一类的东西,诱鱼的效果十分有限,而假如我们能够在这中间掺入蜂蜜、食盐乃至一些“小药”——某些无毒而对鱼有特别的吸引作用的中药,诱鱼效果可能成倍提高。

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上、事业上获得成功,同样必须舍得投入。这投入,我不是指向关系人行贿一类的花费,而是指在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上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必要的经济。比如说,作为一个做教师的,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甚至教育家,那么,你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多听课、多学习。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够忙的了,还又有杂七杂八的家庭事务的牵扯,怎么办?挤时间,忙里偷闲读书与学习。鲁迅先生在言及自己成功的经验的时候,说过下面这样一段话: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如此,其它成功者又有几个不是这样?

有投入才有产出,这是大家十分熟悉的经济学原理。钓鱼如此,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C

冬钓,也就是冬天钓鱼,高手会告诉你,往往要要“守”和“走”结合,方才可能获得理想的鱼获。假如你一味守窝,可能因为打下的窝点里根本没鱼而“空军”;反之,假如长时间没有动静,这时候挪一挪,走一走,主动出击找鱼,反倒很有可能获得不错的鱼获:冬天,鱼的活动性下降,往往会聚于有水草、河底有凹坎的水位相对较深的地方,假如你恰好将鱼钩下到了这些地方,没准会接二连三上鱼。

就人生来说,“守”在很多情况下是必要的——“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的就是这种坚定与坚毅,并且有太多人的成功也与这一品格有关。也确实,我们要想做成一件事,假如总是朝三暮四、随风而动,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方向,那么,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只有我们专注于某一目标、某一方向,我们才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达到非同寻常的深度;浅尝辄止,不断尝试而又迅速放弃,自然可能让我们更多失败甚至一事无成。

但是,如同冬钓太过执着,当窝点已经被证明无鱼的情况下,你还坚持,这时候就变成固执不知变通了。这种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对我们的人生目标进行必要的修正,给自己重新定位呢?我以为这是十分必要的。很多人一定知道,鲁迅最初是学医的,但最终却弃医从文。我们能够想象的是,假如不是鲁迅发现疗治人们精神上的疾病比之身体上的疾病更加重要,而且也可能发现自己更适合从文,进而主动求变,那么,即便是鲁迅此后能够成为一代名医,其成就和影响恐怕也不会比现在更大。也就是说,鲁迅之所以能够达到今天的高度,应该与他当初果断的“走”有关。

当“守”的时候则“守”,当“走”的时候则“走”,努力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这大概是我们应该遵循的人生之道。

D

对我们众多的钓友来说,钓鱼其实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与奋斗目标。有人或许立志要为实现什么什么而奋斗;也有些人可能希望自己这一生能够在某一领域达到一定的高度,成为什么家、什么者;还有人什么也不想,就想平平安安地过一辈子,娶个小女子,喝口小酒,过个小日子。这些想法有的浪漫、有的现实;有的宏大,有的“渺小”,但我以为,都不失一种选择,一种目标。因此,假如一个人志存高远,努力拼搏,让自己的人生轰轰烈烈、鲜鲜亮亮,固然值得欣赏;而假如没有多大的目标,甚至于就想好好工作,在工作之余,钓钓鱼、散散心,我以为也没什么错。何况说,钓鱼还是一种健身活动,对于调节我们的身心、结识朋友、丰富业余生活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呢?

退一万步说,就我的视野之内而言,还没有看到那个钓友因为钓鱼而后院起火的。反之,因为诸如赌博一类的不良爱好而家破人亡的并不鲜见。当然,因为钓鱼,因为我们钓鱼而产生的种种消费,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等等,则是我们为社会进步作出的一大贡献——虽然说这一点有些钓友或许从没想到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