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期待和渴望。只不过每一个人期待和渴望侧重的东西不一样,有些人渴望金钱,有些人渴望名利,有些人渴望成功,有些人渴望感情。 而一个人如果对感情有期待和渴望,那痛苦大概率要比期待渴望金钱和名利的人要多,因为追求金钱名利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努力和方向是我们可以控制的;而感情需要他人配合,可他人的态度是我们控制不了的。 在我专业哄婆婆这十年中,我不断给她做心理建设,这两年终于让她放下对老公的情感期待。又开始要处理她对女儿的情感期待了,她女儿生性凉薄,心中无半点感恩之心,所有的养育之恩,抵不上她平时的严格教育要求,甚至说出这个妈妈对她很糟糕这种话,工作以后几乎不和她联系。 对于她的女儿,我不想做任何过多评价,自私凉薄且愚蠢。我让她就当做好事,不计任何回报的培养了一个大学生,为社会做贡献了。其实看到她女儿这样,我心里也是很生气的,但是通过和她女儿聊天我可以基本确认,她女儿是我带不动的学生,愚蠢且不自知,改变不了她女儿的想法,要让她不再为此伤心,就只能改变她的想法。 在我心里,ABC认知理论是YYDS。可以用来治疗一切想不通。也是我最喜欢推荐给别人使用的方法。在推荐给别人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人和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差距非常大。和教学生一样,有些人一点就通,还能举一反三。而有些人,愚蠢而固执,且不接受思想的多样性。随着接触的样本越来越多,我发现接受思想的多样性这一点对大部分人来说都很困难。而这一点和人受教育程度高低没有绝对必然的联系。 也有人对我说她认为通过改变认知来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是弱者的表现,觉得改变认知并没有真的解决问题。对此我持保留意见,有些问题本就是主观问题,不存在怎样解决。社交恐惧症判断到上了社交牛逼症,你说谁要迁就谁才叫解决问题? 生活需要智慧,维持关系需要智慧,经营感情需要智慧,人的精力感情都是有限的,感情要双方都愿意经营才有意义,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如果在这段感情中,只有一个人在卖力经营,期待永远得不到回应,那么,这段感情不经营也罢,不再经营也就不再期待。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 清风朗月,不期而遇 你会点蓝字关注我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