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一段亲密关系,要包容和理解,是已经说烂了的一句话。 我们在说在“包容”这个词的时候,往往强调的是自己为了这段关系的努力和付出,默认被包容的那个人是获益方,所以人人都想做那个被包容的人,这样才显得自己在两个人的关系被爱得更多一些。 但是其实,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那些能够善于包容对方的人,他们自己活得也更快乐。有人说,爱一个人才会包容理解他(她)。 我不完全赞同,我认为包容和理解他人是一种能力,包容和理解力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有些人天赋异禀,大多数人资质普通。但我们可以并且应该认识到这个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练习来提高的。 拥有或者习得了这项能力的人其实并不会把对象限定在某个人身上。比如我队友,他能够包容我所有的坏脾气,缺点,性格缺陷和人性弱点,有人说那是因为他爱我,我不否认他爱我,但我不认为他是因为爱我才对我这样。因为他不止对我一个人这样,他对身边所有的人都是这样,哪怕是商场的售货员,他买衣服从来不试,他说试来试去,售货员太麻烦了;去餐厅吃饭,也从来不因为服务不周而找服务员麻烦。我几乎没有见过他生气。 所以,我认为包容和理解应该是对谁都能包容理解,但是如果爱一个人,会更容易学会包容和理解他,或者包容和理解的程度更深一些。 如果一个人爱一个人的时候才会包容和理解对方,就很有可能会带有一种付出感,我个人是无论在什么关系中都不喜欢付出感的,有付出感就容易出现期望,有期望就容易出现失望,失望就是心理失衡的开始——我都已经这么理解,体谅,大度了,你竟然还让我不满意! 所以,很多人是,一时包容,秋后算帐。平时你包容我我包容你,一到吵架,各种阵年旧帐,一一翻出来攻击对方。 我觉得这不算真正的包容,真正的包容应该是没有付出感牺牲感的,应该是自己心里觉得就是这样,我不是为了你而这样,而是我在面对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件事的时候,我的处理方式就是这样。真正的包容和理解并不等同于退让和委屈求全。 所以,我们在说包容和理解的时候,不应该为了包容而包容,而应该把这当成一种能力和智慧去习得,提高自己的包容和理解力,当自己这种能力提高的时候,受益最大的其实并不是对方,而是自己。你不会再为父母没有做到绝对公平而耿耿于怀,不会再为伴侣没有关注到你的情绪变化而黯然伤神,不会再为孩子达不到你要求而大发雷霆……你会发现,生活中值得生气的事情越来越少,你会变得越来越平和。 每个人和他人的关系其实归根结底都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自洽是处理和他人关系的前提。 所以,包容他人,其实更是善待自己! 点击蓝字 关注冷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