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百馆(66)唐朝时,为什么把御驿亭改名望亭

 吴越尽说 2021-12-23

相城区望亭镇地志馆

作者:郁永龙


  望亭地志馆,位于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文体教育服务中心一楼。

  一、望亭镇由来

望亭原名御亭驿,唐改为望亭。即今江苏吴县西北望亭镇。《资治通鉴》: 唐大顺元年 (890),孙儒作乱,“遣刘建锋攻拔常州,杀行周,遂围苏州”。《通鉴考异》 引 《吴录》:“十一月,孙儒攻破望亭、无锡诸屯,遂至苏州。” 又光化元年 (898),钱镠将顾全武 “克苏州,追败周本等于望亭”。皆此。明、清于此设巡司。

  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西南部、太湖东北岸。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望亭,人口8000。三国吴置御亭,隋开皇时置驿。唐时常州刺史李袭誉改名。光启中于此置屯。光化元年(898年),钱镠将顾全武拔苏州,追败淮南将周本于此。为运河所经,唐至德时即置有堰牐,宋时屡经修建,有漕运、灌溉之利。

  《吴郡图经续记》卷下:“望亭,在吴县西境。吴先主所立,谓之御亭。隋开皇九年置为驿,唐常州刺史李袭誉改今名。刘禹锡诗云'怀人吴御亭’谓此也。”1949年为望亭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5年置镇。现为苏州相城区管辖。

苏州相城区望亭镇,是一座有着近两千年历史的古镇,素有“苏州西大门”之称,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北太湖滋润千年。

因地处水陆交通要道,这里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在长达16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望亭历劫无数。


  二、望亭地志馆

望亭地志馆于2013日年5月17日建成开放。馆内展示的文物,大部份是从望亭镇北面月城遗址出土的,最早的可追溯到6000年前良渚 文化时期。这些馆藏中,主要包括新石器时代的石器、春秋战国时期的陶器、青铜器,汉、唐、宋的彩陶、青瓦,明清的铁器以及清朝皇亭碑等文物。其中,出土的大量精美渔猎、纺织、农耕工具充分证明了望亭拥有极为辉煌的良渚文化。



2021年1024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