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棉花——儿时最温暖的记忆

 zhb学习阅览室 2021-12-23

文:张宗龙

小时候在我们老家,家家有种棉花的习惯。老家种棉花可不是象新疆地区那样,成块成片地大面积种植,而是在沟沟坎坎上零散地种着。东家三棵、西家五棵,既不占大田,还点缀了乡间美色。当然,那时种棉花的真正目的是收了棉花能给家里缝棉被、给孩子们做新棉衣,是自给自足的一种小农行为。

小时候的我们,冬天哪里穿过毛衣毛裤、绒衣绒裤啊,更别说什么鸭绒鹅绒、貂皮呢子了。那时一到冬天,村里大人小孩都穿的是棉袄棉裤,很多人连秋衣秋裤都没有,直接光身子穿棉衣,老家叫乏桶子袄。而穿在身上的棉衣是否保暖、穿上是否抗冻,完全取决于棉衣里的棉花是不是新的,新棉花让人感觉温暖,旧棉花保暖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但我们那儿地少人多、土地金贵,大田里光种粮食都打不够吃的,棉花不当吃不当喝的,自然不能大面积种植。在生产队时期,勤劳的农人经常到村东的河边、北洼地的沟旁,开一片荒地种几亩棉花。后来分田到户,家家就在自家的地头地边,零散地种着几棵。棉花好成活、不占用耕地、也不用过多侍弄,春天撒下几棵棉籽,秋天就能收获几筐棉桃,这其实就是农人们的一项副业,或者叫额外收获。

记得小时候我跟着大人去种棉花,在田间地头的空闲地,或者在水沟干渠的斜坡处,找块土质比较松软的地方,拿小铲挖一个小坑,放入一两粒棉籽,用薄薄的干土覆盖,浇上一瓢水,就不再管它,而是忙活大田里的庄稼去了。过了一段时间,大人们好像忘了棉花的存在,谁也不怎么提起。但突然有一天,撒棉籽的地方就拱出一两个淡绿的叶子,显得那么娇小、那么脆弱,我有时真怀疑它能不能长大。再过一段时间,棉花好象突然长高了,棉株甚至都高过了我,枝干粗壮,挺拔挺立,又在主干上面分出好多小枝干,叶子也变得浓密。我有时呆呆作想,这棵蓬勃的棉株是那个小小的棉籽变的吗,我们小时候要是长这么快该多好啊!

更惊喜的是,夏天的骄阳一晒,棉花就开花了。先是一朵两朵、后是一枝两枝,慢慢开满了枝丫。有白色的、有淡黄的、有淡绿的,不几天就变成粉红、继而变得深红,竟比家里养的花儿还美。但正象奶奶说的,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当棉花变得颜色深红时,很快就掉落了,让人很是伤感。这时爸爸就会说,花谢了应该高兴才是,因为只有花谢了,才能结果,而棉花结的果就是一个个淡绿的小棉桃,看着可爱极了。

但那时的小孩子只对吃感兴趣,棉桃不像杏子、桃子那样,成熟了可以吃,对棉桃的成长我们其实并不上心。棉花好像也不用施肥、浇水、除草,它就那样孤独且顽强地生长着,当大田里的庄稼长得高大茂盛的时候,它们就混杂在了路旁的野草中,引不起人们的关注了。只有到了秋天,大田里的庄稼开始收割时,人们才惊奇地发现,那棉花又一次“开花”了。

秋天的棉花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显得洁白而神圣。这时绛红色的叶子已开始掉落,只剩下一个个深褐色的棉桃裂开了小嘴绽放着,密密的棉絮显得蓬松软绵,似天上的白云、又似草原的羊群,远远看去,一株株的很是可人。摘棉花通常是我和奶奶的任务,我们胸前套着一个布袋,用手把棉壳里的棉花一朵朵揪出来,那棉花绵软软的,摸着有种丝滑的感觉,还没上身就感受到了它的温暖。奶奶说,棉花的用处可大了,它不仅能缝被子、做棉衣,更主要的是能纺线,她们小时候穿的粗布衣服,就是用棉花纺线做的。听了这些,我摘棉花的劲头更大了,对棉花的感情又增进了一分。

小时候姥娘家就有一台纺线机,印象中姥娘经常翘着小脚,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吱吱呀呀地纺线。她们那个年代的人更苦,纺的棉纱自己舍不得做新衣服,都拿出去卖钱。到我们小的时候,生活条件好一些了,妈妈便用崭新的棉花为我们做里外三层新的棉袄棉裤,有时还做个棉马夹。那时常常买不起外边笼袄的褂子、里边挡风的衬裤,棉袄棉裤直接穿上身。刚穿的时候还挺暄乎,时间稍长,棉花就变得瓷实、内衬变得挺硬,就需要在有太阳的时候,脱下来暴晒,边晒边拍打。一件棉衣通常要穿一个冬天,中间没有替换的衣服,外边土了吧唧、里边水渍斑斑,也只能忍着,到春天能穿夹袄的时候才脱下来。

我大姨自从搬到邹县去住,家里条件好起来,表哥们经常给她买新式羽绒服,但大姨仍对棉衣情有独钟,每年冬天我妈都给她做一身新的。后来,大姨有病站不起来了,坐了几年轮椅,屁股底下垫的棉垫子、身上穿的棉袄棉裤,都是我妈用新棉花做的。我妈常说,大姨家条件那么好,啥好衣服买不起啊,可她还是爱穿棉衣,其实她是怀念小时候的日子啊。

自己种的棉花、妈妈做的棉衣,穿在身上暖暖的,现在想起来也是暖暖的回忆。上次回老家,妈妈正在晒从地里刚收来的棉花,摊在院子里的凉席上,白的耀眼、绵的暖心,忍不住拍照发到朋友圈。有朋友见了便大加赞赏,回复说盖上妈妈亲手缝的棉被多幸福啊。是啊,现在我们都用的是高级被子,什么丝棉的、羽绒的、蚕丝的、羊毛的、纤维的,各有千秋、也各有特点。但在我们农村,甚至不少城里人家,人们盖的最普通的被子还是自己缝的棉被。它天然柔和,和皮肤接触无刺激、无异味、无污染、无漂白,盖上身上既轻盈又保暖,最受人们欢迎。当然,在农村最受欢迎的原因,恐怕还是棉花是自己种的、被子是自己缝的,盖上身上更可心、更温暖吧。

只是,现在不管城里还是农村,再也没有人穿棉袄棉裤了,就连农村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的老人,也没人再穿那种老式的大档裤。新棉花做的棉衣,成了我们最温暖的回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