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南旧事||情定碧浪湖,归来悔已迟。

 含山唐 2021-12-23
晚唐诗人杜牧,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区别盛唐诗人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是晚唐的明星。

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唐朝有名的政治家杜佑的孙子。他父母生养子女比较多,小杜排行十三,人称“杜十三”。

杜牧家学渊源,诗文了得。唐大和二年,杜牧26岁时进士及第。大和八年,在淮南节度使下当了个书记。当然不是现在的党委书记,只是节度使下面的一个官职。也就是那一年,他应好友湖郡刺史崔元亮之邀来到湖州。

杜牧来到湖州,遍游吴兴名胜,还为"碧澜堂"写堂匾。吴兴,山水清远,人灵地杰。杜牧深深喜欢上了湖州的山山水水,还有湖州美丽的女子。

那年端午节,霅溪河上百楫龙舟,彩旗招展,锣鼓喧天。这天,崔刺史和杜牧一行人来到霅溪河畔观龙舟比赛。来到河边,霅溪河两岸站满了人,真个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河里的龙舟,随着鼓声,年轻力壮的划桨人整齐地划动着船桨,溅起的水花如一朵朵盛开的白莲。鼓声、划桨时的号子声、岸上观众的喝彩声此起彼伏。龙舟冲出定安门水门算获胜者。出了定安门的龙舟,意犹未尽,又径直向碧浪湖驶去,绕浮玉山一周再回来。

傍晚,夕阳照在霅溪河上,人群渐渐散去。杜牧也想回去的时候,忽听得一声“水珠”传进耳朵。这小杜循声一看,只见一中年妇人在唤自己的女儿。那叫“水珠”的女孩,约十岁有余,真叫一个齐整(漂亮)。鹅蛋形的脸庞在晚霞中红红润润,犹如一朵出水芙蓉,清纯而秀美。那一双明眸闪着少女的聪慧和天真。杜牧见此,不禁吟起《西洲曲》的"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的诗句来。“哎——”水珠应一声,声音细而绵柔,粉脸上升腾起桃花般的红晕,那一对小酒窝更是勾人心魄。诗人小杜如坠云里雾里。杜牧阅美女无数,特别是青楼女子;但像水珠这样清纯秀气的江南女孩,还是第一次遇见。

杜牧不由自主地来到母女俩身边,对着水珠的母亲作了个揖,说道:“伯母您好!”又指着那女孩,“她是您女儿呀!”水珠母亲看见一个当官模样的人问自己,不禁战战兢兢起来,却不想水珠竟说道:“这位官人您好。我是她女儿呀。我们住在碧浪湖边岘山脚下,正想回去呢!”杜牧听那百灵鸟般美妙的声音,那么软,那么糯,竟莫名地喜欢起来。“那我雇一小舟送你们回去吧。”杜牧说道。

水珠母女一听这位官人要送她们回去,也不好推辞,就随杜牧下船。一叶小舟载着杜牧他们三人,沿霅溪河南行。船出了定安水门,向碧浪湖而去。船中,杜牧不禁又端详起水珠来。一袭蓝底白色兰花的衣衫,衬托得脸蛋更加娇艳迷人。这么一个小姑娘,将来长大了肯定是国色天香倾城倾国呀!此时,这小杜诗人竟向水珠母亲提起亲来。“大人,不可,不可啊!我家女儿还小啊。”水珠母亲婉言推辞。“我不是现在就娶她。十年为期。十年后,我必定到湖州为官。到时我再娶水珠姑娘不迟,如何?”水珠听罢,眯哩哩一笑,娇羞地低下了头;水珠母亲也默许地点点头。攀上官家这门亲,也许是前世修来了福吧。杜牧给了水珠母女一些丝帛银两,算是聘礼吧!

杜牧回到淮南,心里一直想着这事。然身为官家人,也身不由己。在这之后的岁月里,杜牧做过黄州池州等州的刺史。宣宗大中四年(850年),杜牧被升为吏部员外郎。在京城为官,官大了,而水珠姑娘这门亲事始终牢牢占据着他的心。十年之期早过,可还未能到湖州为官。怎么办?他给当朝宰相连写三个报告《上宰相求湖州》,急切要求外放到湖州。

好在当朝宰相是杜牧好友周墀,外放湖州的好消息终于成真。但和水珠约定的时间已过了十四年之久。不过,杜牧那个兴奋啊,无以言表。到湖州前,他写了一首《将赴湖州留题亭菊》:
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
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
小杜诗人自比陶渊明,“楚兰心有期。”心里想着的还是湖州霅溪畔遇到的姑娘水珠。等到了湖州,就要迎娶她。“正是撷芳时”,满怀希望啊!

不曾想,想不到,这杜牧到了湖州任上,寻着水珠母亲时,却是另一番情景。水珠,已是别人的妻子了,还生了一双儿女。杜牧无奈,但心里那个苦啊。
“自是寻芳去较迟,
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
绿叶成阴子滿枝。”
诗人不愧是诗人。诗言情,情到深处,竟吟出这么一首《怅别》诗来。杜牧这段情缘流传至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戏赠莘老》诗也提到此事。
“亦知谢公到郡久,
应恨杜牧寻春迟,
鬓絲只好对禅榻,
湖亭不用张水嬉。
可见宋朝的东坡先生也读过杜牧的这首诗。

一年后,杜牧又被内升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到长安第二年,迁中书舍人。这段时期,杜牧重新整修了祖上的樊川别墅,并且闲暇之时经常在这里以文会友,湖州的事也暂时不去想她了。

(碧浪湖旧景。选自1934年《摄影画报》。王真正老师提供。)


注:唐代杜牧湖州情缘在《唐才子传·卷六》杜牧条下,有这样的描述:
"大和末,往湖州,目成一女子,方十余岁,约以十年后吾来典郡,当纳之,结以金币。洎周墀入相,牧上笺乞守湖州,比至,已十四年,前女子従人,两抱雏矣。赋诗曰:'自恨寻芳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此其大概一二。凡所牵系,情见于辞。"

    关注“含山唐”,精彩可回放。

申明:
1、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来源于传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